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柳昌雪 给各位分享循环甲烷醚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甲醚?(什么是甲醚化氨基树脂)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甲醚?
甲醚 【中文名称】甲醚;二甲醚;氧代双甲烷 【英文名称】dimethyl ether;methoxymethane 【CAS 登录号】115-10-6 【结构或分子式】 CH3-O-CH3 所有C、O**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相对分子量或**量】46.07 【分子式】C2H6O 【密度】相对密度1.617(空气=1) 【熔点(℃)】-138.5 【沸点(℃)】-24.5 【闪点(℃)】-41.4 【蒸气压(Pa)】663(-101.53℃);8119(-70.7℃);21905(-55℃) 【性状】 无色可燃性气体或压缩液体,有**气味。 【溶解情况】 溶于水和乙醇。 【用途】 用作溶剂、冷冻剂等。 【制备或来源】 由甲醇脱水而得,也可由原甲酸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分解而得。
二甲醚的作用
二甲醚:一种易燃气体
肾上腺素的作用。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英文大写缩写为 :A 或 E)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会使心脏收缩力上升,使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 N-methyl transferase,PNMT)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一般作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黏膜的血管缩小。在药物上,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止时用来**心脏,或是哮喘时扩张气管。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由于它能直接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利用其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可以缓解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肾上腺素能**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
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对离体心肌的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率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局**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适应证
1.早期肾上腺素溶液点眼被用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其降眼压机制不完全明了,被认为与减少房水分泌及改善房水流畅系数有关。肾上腺素降低眼压的治疗指数较低,降眼压的疗效与其浓度成正比,但浓度的增高伴随着全身吸收引发的副作用随之增加,故现在已很少单纯应用于青光眼的治疗。
2.瞳孔扩大:常利用其扩瞳作用与***及阿托品组成散瞳合剂,使扩瞳作用达到最大,以对抗虹膜粘连,用于治疗虹膜炎及眼外伤等。亦可在青光眼的治疗中与缩瞳剂合用,防止虹膜后粘连及瞳孔括约肌痉挛与瞳孔阻滞,减轻长期缩瞳的副作用。
3.缩血管作用:利用其缩血管作用,使用溶液滴眼收缩球结膜血管,可以鉴别球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及巩膜充血;外眼手术术中或术前应用可减少手术野出血,但对较大血管无效;局部**剂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延长局**的作用时间及减少局**的用量,也可减少其全身吸收量 。
禁忌症
1.可使僵硬与震颤症状暂时性加重。
2.氯丙嗪、酚妥拉明所致低血压,以及氯仿、环丙烷**时均忌用。
二甲醚是什么
二甲醚:一种易燃气体
甲醇的用途是什么/?
甲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生产甲醛,甲醛可用来生产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业,其次是用作模塑料、涂料、纺织物及纸张等的处理剂。甲醇另一主要用途是生产醋酸。醋酸消费约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可生产醋酸乙烯、醋酸纤维和醋酸酯等,其需求与涂料、粘合剂和纺织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甲醇也可制造甲胺,甲胺是一种重要的脂肪胺,以液氮和甲醇为原料,可通过加工分立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是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
合成气(CO+H 2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可以生产被称为21世纪的新
(1)一**碳和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H 2 一定条件 . CH 3 OCH 3 +H 2 O,故答案为:2CO+4H 2 一定条件 . CH 3 OCH 3 +H 2 O;(2)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各个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 各个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 ,即表达式: K= c(CO)? c 3 ( H 2 ) c( H 2 O)?c(C H 4 ) ,故答案为: K= c(CO)? c 3 ( H 2 ) c( H 2 O)?c(C H 4 )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而对于放热反应,该结论成立,故答案为:<;②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得出△H 2 =-48.9kJ?mol -1 ,故答案为:-48.9kJ?mol -1 ;(4)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是燃料甲醚发生失电子的**反应,在碱性环境下,即为:CH 3 OCH 3 +160H - -12e - ═2CO 3 2- +11H 2 O,故答案为:CH 3 OCH 3 +160H - -12e - ═2CO 3 2- +11H 2 O.
甲苯与甲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甲醇,又称木醇,木酒精,是最简单的醇。纯品为无色透明,易燃,高度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是有机合成原料、药品、油漆、香水、防冻剂、聚丙烯醇、变性酒精等制造业的原料。沸点64.5 0C,密度0.795,蒸汽压97.30 mmHg(200C),**极限6.0—36.5%,(体积)。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甲醇毒性中等,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体内。职业中毒以呼吸道为主。甲醇为神经毒物,有明显的**作用,特别对视神经、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反复接触中等浓度甲醇可致暂时或永久性视力障碍和失明。甲醇的毒作用带窄,因此急性中毒后果严重,往往造成死亡。其急性职业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中毒表现与醉酒相似。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推至人在接触39.3—65.5g/m3的甲醇蒸气中30—60分钟是危险的。甲醇与其他醇类不同,在体内**缓慢,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当缺乏防护时,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环境中工作可渐致慢性中毒。国内资料认为,环境浓度上限在260mg/M3,工业接触危害不大。另外,皮肤长时间接触液态甲醇,可导致局部温热感,轻度充血或脱脂、发痒,甚至出现皮炎和湿疹。尽管甲醇为神经毒物,但有文献报道,甲醇中毒可致多脏器损伤。吉林某材料厂工人错把甲醇当成甲苯在生产中加热,当温度达450C时,大量甲醇逸出,加之室内通风不畅,约20分钟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以及右肾盂少量积液。此事故共有三人中毒。另外,黑龙江也有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致眼的损伤的报道。文献还报道了除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合并损伤外,尚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国外也报道了用甲醇反复擦洗皮肤造**的视觉障碍及失明的病例。许多专家认为职业性甲醇接触的慢性影响是视觉传导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且随接触工龄的延长而损伤加重,呈正相关。 甲苯 化学品文档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2052 CAS号108-88-3 中文名称甲基苯 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Toluene 别 名甲苯 分子式C7H8;CH3C6H5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分子量92.14蒸汽压4.89kPa/30℃ 闪点:4℃ 熔点-94.4℃ 沸点:110.6℃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14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染料中间体、药物的主要原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性:人经眼:300ppm,引起**。家兔经皮:500mg,中度**。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 ,8小时/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统和实质性脏器改变。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经口200mg/kg。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5400�0�8g/m3,16周(间歇)。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g/m3,24小时(孕1~18天用药),致胚胎毒性和肌肉发育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mg/m3,24小时(孕6~13天用药),致胚胎毒性。 代谢和降解:吸收在体内的甲苯,80%在NADP(转酶II)的存在下,被**为苯甲醇,再在NAD(转酶I)的存在下**为苯甲醛,再经**成苯甲酸。然后在转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所以人体吸收和甲苯16%-20%由呼吸道以原形呼出,80%以马尿酸形式经肾脏而被排出体外,所以人体接触甲苯后,2小时后尿中马尿酸迅速升高,以后止升变慢,脱离接触后16-24小时恢复正常。一小部分苯甲酸与葡萄醛酸结合生成无毒物。甲苯代谢为邻甲苯酚的量不到1%。在环境中,甲苯在强**剂作用或催化剂存在条件中与空气作用,都被**为苯甲酸或直接分解成二**碳和水。
什么是甲醚?
甲醚 【中文名称】甲醚;二甲醚;氧代双甲烷 【英文名称】dimethyl ether;methoxymethane 【CAS 登录号】115-10-6 【结构或分子式】 CH3-O-CH3 所有C、O**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相对分子量或**量】46.07 【分子式】C2H6O 【密度】相对密度1.617(空气=1) 【熔点(℃)】-138.5 【沸点(℃)】-24.5 【闪点(℃)】-41.4 【蒸气压(Pa)】663(-101.53℃);8119(-70.7℃);21905(-55℃) 【性状】 无色可燃性气体或压缩液体,有**气味。 【溶解情况】 溶于水和乙醇。 【用途】 用作溶剂、冷冻剂等。 【制备或来源】 由甲醇脱水而得,也可由原甲酸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分解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