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独孤明国 给各位分享信息表达标准类有哪些内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不胜数:声音、图片、温度、体积、颜色……信息的类别也不计其数:电子信息、财经信息、天气信息、生物信息……。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在热力学中,信息是指任何会影响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的事件。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事件的不确定性是以其发生几率来量测,发生几率越高,不确定性越低,事件的不确定性越高,越需要额外的信息减少其不确定性。

比特是典型的信息单位,但也可以使用像纳特之类的单位,例如抛出一个公正的**,其信息为log2(2/1) = 1 bit,抛出两个公正的**,其信息为log2(4/1) = 2 bits。

扩展资料:

认知科学家及应用数学家认为信息是一个泛及至少和两个相关实体的概念,目的是在提供量化的意义。假设有任意定义尺寸的物体集合S,以及其子集合R,在本质上,R是一种S的呈现方式,或者说R传递了有关S概念性的信息。

Vigo定义R传递有关S的信息量为当将R中的对象从S移除时,S复杂度变化的速度。依照Vigo定义的信息,模式、不变性、复杂度、呈现方式以及信息可以集成在同一个数学架构下。此架构试图要克服在表征及量测主观的信息时,香农-维纳信息定义下的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

什么是信息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信息化标准化是围绕城市信息化各项建设事业,坚持与国际标准接轨,宣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地方实用性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推进信息化应用工程立项、实施、验收及重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促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水平地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技术服务过程,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标准化最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外表的信息系统开发;第二个层面是标准体系建设,这是信息系统能够持续、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支撑;第三个层面是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职责到位、发挥作用,这是标准体系能够完善和贯彻所必须的保障。
不了解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当作是一次性系统开发的工程行为,就会局限于第一个层面;不了解标准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当作是一次突击性的工作,就会局限于第二个层面。 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仅仅孤立地从某个问题、某个层面着眼,盲目地赶国外的ERP、CIO等时髦的概念,虽然短期内见效快,终归是扬汤止沸。只有第三个层面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从而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走在别人的前面。

什么是信息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信息化标准化是围绕城市信息化各项建设事业,坚持与国际标准接轨,宣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地方实用性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推进信息化应用工程立项、实施、验收及重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促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水平地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技术服务过程,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标准化最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外表的信息系统开发;第二个层面是标准体系建设,这是信息系统能够持续、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支撑;第三个层面是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职责到位、发挥作用,这是标准体系能够完善和贯彻所必须的保障。
不了解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当作是一次性系统开发的工程行为,就会局限于第一个层面;不了解标准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当作是一次突击性的工作,就会局限于第二个层面。 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仅仅孤立地从某个问题、某个层面着眼,盲目地赶国外的ERP、CIO等时髦的概念,虽然短期内见效快,终归是扬汤止沸。只有第三个层面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从而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走在别人的前面。

现代医疗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包括哪些标准

指本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类别,具体是“有关法规”、“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标准”、“设备标准”、“材料与金具标准”、“安装与验收标准”、“试验标准”、“运行标准”、“计量标准”、“检修标准”、“安全标准”、“供电质量标准”、“计算机标准”.

对于某一技术标准,其归属类别具有唯一性,不可同时具有两个及以上类别.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拓展资料: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 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 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 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航天时代、基因生物工程时代、纳米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等等, 但不管怎么称呼, 21世纪的一切事业、工程都离不开信息, 从这个意义来说, 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为确切。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的目录

第1章导论第1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一、数据与信息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第2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一、系统硬件二、系统软件三、空间数据四、应用人员五、应用模型第3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一、基本功能二、应用功能第4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一、发展概况二、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第2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第1节地理空间及其表达一、地理空间的概念二、空间实体的表达第2节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一、GIS空间数据的分类二、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三、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四、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示第3节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一、矢量数据结构二、栅格数据结构三、曲面数据结构第4节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一、系统功能与数据源间的关系二、空间数据的分类与编码三、矢量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四、栅格数据的输入五、曲面数据的输入复习思考题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第1节空间数据的变换一、几何纠正二、地图投影及其转换第2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一、由矢量向栅格的转换二、由栅格向矢量的转换第3节多元空间数据的融合一、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二、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第4节空间数据的压缩与重分类一、空间数据的压缩二、空间数据的重分类第5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一、点的内插二、区域的内插第6节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一、多边形连接编辑二、节点连接编辑复习思考题第4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第1节空间数据库概述一、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三、空间数据库的实现和维护第2节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一、语义数据模型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第3节空间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一、关系数据模型二、逻辑模型设计第4节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一、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概念二、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步骤第5节空间数据查询一、空间关系查询类型二、属性数据查询三、空间属性联合查询四、空间查询语言第6节空间数据库索引一、范围索引二、格网空间索引三、四叉树空间索引第7节空间元数据一、元数据及其作用二、元数据实例第8节空间数据库引擎一、空间数据库引擎概述二、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工作原理第9节空间时态数据库一、空间时态数据库概述二、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复习思考题第5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1节数字地形模型分析一、地形因子的计算二、地形剖面线计算三、DEM的通视分析第2节空间叠合分析一、空间叠合分析的概念二、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三、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第3节空间邻近度分析一、空间缓冲区分析二、Voronoi多边形分析第4节空间网络分析一、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二、计算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复习思考题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第1节GIS应用模型概述一、GIs应用模型的分类二、GIS应用模型的构建第2节土地定级估价模型一、技术路线二、土地定级估价模型三、应用实例第3节适宜性分析模型一、一般形式二、应用实例第4节发展预测模型一、一般介绍二、应用实例第5节区位选择模型一、数据准备阶段二、综合影响评价阶段三、区位选择分析阶段第6节交通规划模型一、交通发生量预测模型二、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三、交通量最优分配规划第7节地球科学模拟模型一、确定土壤侵蚀的数值分析模型二、设计土壤侵蚀数据处理流程三、土壤侵蚀图的输出复习思考题第7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第1节应用型GIS设计概述一、系统设计的目的二、系统设计的模式三、系统设计的流程第2节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一、系统分析二、系统设计三、系统实施四、系统运行和维护第3节地理信息的标准化一、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制定第4节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复习思考题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第1节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一、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及其类型二、网络地图和数字地球第2节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一、图形坐标系与颜色模型二、输出的几何变换三、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第3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与虚拟现实一、三维空间制图模型二、数字高程模型的构造三、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复习思考题附录参考文献……

按著录格式的不同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分为哪几种

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目录型检索工具    

目录型检索工具是记录具体出版单位、收藏单位及其他外表特征的工具。它以一个完整的出版或收藏单位为著录单元,一般著录文献的名称、著者、文献出处等。目录的种类很多,对于文献检索来说,国家书目、联合目录、馆藏目录等尤为重要。

2、题录型检索工具     

题录型检索工具是以单篇文献为基本著录单位来描述文献外表特征(如文献题名、著者姓名、文献出处等),无内容摘要,是快速报道文献信息的一类检索工具。  

3、文摘型检索工具    

文摘型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的文献,选择重要的部分,以简炼的形式做成摘要,并按一定的方法组织排列起来的检索工具。按照文摘的编写人,可分为著者文摘和非著者文摘。   

4、索引型检索工具    

索引型检索工具是根据一定的需要,把特定范围内的某些重要文献中的有关款目或知识单元,如书名、刊名、人名、地名、语词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并指明出处,为用户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检索工具。   

扩展资料:

信息检索工具的特点。

1、信息检索服务的开放性

在因特网这个大型系统中包含信息资源、信息设备、信息通道、信息检索软件及信息终端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都是开放的。

2、超文本的多链接性

以超文本技术为基础链结构将小同地方的相关信息有机联系起来,使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文本或图表中的超文本链接点访问另一个相关的文档,通过这些链接,信息检索能够以交互和跳跃式的方式进行,从而达到浏览检索的目的。

3、操作的简易性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一般采用Client/Server结构,通过交互式的图形界面,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信息查询要求,系统就会自动向适当的服务器提出请求,使因特网检索资源能够广泛地深入到学校、家庭、办公室乃至每一个人。

什么是信息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有哪几种,并指出《中图法》的五大部类

  为了使检索的过程,即文献标识和信息提问的对比进行得顺利,二者都需要用一定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只有借助于这种语言,文献的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才能有一个共同的约定,彼此才能沟通思想。也就是说,文献存储时,文献的内外特征按照一定的语言来加以描述,而检索时信息提问也按照一定的语言来加以表达。这种把文献的存储与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的语言,就叫做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种类:
  一 按照标识的性质与原理划分:①分类法语言 ②主题法语言 ③代码语言三大类。
  ①分类法语言是指以数字、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结合作为基本字符,采用字符直接连接并以圆点(或其他符号)作为分隔符的书写法,以基本类目作为基本词汇,以类目的从属关系来表达复杂概念的一类检索语言。
  著名的分类法有《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
  ②主题法语言是指以自然语言的字符为字符,以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用一组名词术语作为检索标识的一类检索语言。以主题语言来描述和表达信息内容的信息处理方法称为主题法。主题语言又可分为标题词、元词、叙词、关键词。
  ③代码语言是指对事物的某方面特征,用某种代码系统来表示和排列事物概念,从而提供检索的检索语言。例如,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这种代码语言,可以构成分子式索引系统,允许用户从分子式出发,检索相应的化合物及其相关的文献信息。
  二 按照表达文献的特征划分:①表达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 ②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
  ①表达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主要是指文献的篇名(题目)、作者姓名、出版者、报告号、专利号等。将不同的文献按照篇名、作者名称的字序进行排列,或者按照报告号、专利号的数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以篇名、作者及号码的检索途径来满足用户需求的检索语言。
  ②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主要是指所论述的主题、观点、见解和结论等。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分类法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如: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A马克思**、列宁**、毛**思想、***理论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宁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著作
  A49***著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著作汇编
  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列宁**、毛**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哲学、宗教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洲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思维哲学
  B81逻辑学(论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
  C1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
  C96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D**、法律
  D0**理论
  D1国际****运动
  D2中国***
  D33/37各国***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世界**
  D6中国**
  D73/77各国**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
  E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事
  E3/7各**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经济
  F0经济学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交通运输经济
  F59邮电经济
  F7贸易经济
  F8财政、金融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文化理论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G3科学、科学研究
  G4教育
  G8体育
  H语言、文字
  H0语言学
  H1汉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常用外国语
  H4汉藏语系
  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
  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西亚语系)
  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
  H64东北亚诸语言
  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
  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西亚语系)
  H7印欧语系
  H81非洲诸语言
  H83美洲诸语言
  H84大洋洲诸语言
  H9国际辅助语
  I文学
  I0文学理论
  I1世界文学
  I2中国文学
  I3/7各国文学
  J艺术
  J0艺术理论
  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绘画
  J29书法、篆刻
  J3雕塑
  J4摄影艺术
  J5工艺美术
  J59建筑艺术
  J6音乐
  J7舞蹈
  J8戏剧艺术
  J9电影、电视艺术
  K历史、地理
  K0史学理论
  K1世界史
  K2中国史
  K3亚洲史
  K4非洲史
  K5欧洲史
  K6大洋洲史
  K7美洲史
  K81传记
  K85文物考古
  K89风俗习惯
  K9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
  N1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
  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N93非线性科学
  N94系统科学
  [N99]情报学、情报工作
  O数理科学和化学
  O1数学
  O3力学
  O4物理学
  O6化学
  O7晶体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P1天文学
  P2测绘学
  P3地球物理学
  P4大气科学(气象学)
  P5地质学
  P7海洋学
  P9自然地理学
  Q生物科学
  Q1普通生物学
  Q2细胞生物学
  Q3遗传学
  Q4生理学
  Q5生物化学
  Q6生物物理学
  Q7分子生物学
  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环境生物学
  Q91古生物学
  Q93微生物学
  Q94植物学
  Q95动物学
  Q96昆虫学
  Q98人类学
  R医药、卫生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2中国医学
  R3基础医学
  R4临床医学
  R5内科学
  R6外科学
  R71妇产科学
  R72儿科学
  R73肿瘤学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皮肤病学与**学
  R76耳鼻咽喉科学
  R77眼科学
  R78***学
  R79外国民族医学
  R8特种医学
  R9药学
  S农业科学
  S1农业基础科学
  S2农业工程
  S3农学(农艺学)
  S4植物保护
  S5农作物
  S6园艺
  S7林业
  S8畜牧、动物医学、**、蚕、蜂
  S9水产、渔业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
  U1综合运输
  U2铁路运输
  U4公路运输
  U6水路运输
  [U8]航空运输
  V航空、航天
  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航空
  V4航天(宇宙航行)
  V7航空、航天医学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社会与环境
  X3环境保护管理
  X4灾害及其防治
  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Z1丛书
  Z2百科全书、类书
  Z3辞典
  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年鉴、年刊
  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希望能给你带去帮助!!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

可见人跟教育之间的关系,好比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土壤,万物离不开阳光。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

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役,而非适应现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

扩展资料:

1、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如果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这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之前似乎无甚价值。于是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使儿童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这种荒谬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流传极广。

长大**的提法本身就愚蠢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儿童阶段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而实际上,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中,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就会以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人格和**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只要把孩子当成动物一样训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