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乔青菡 给各位分享普京为什么叫远东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远东地区具体指哪?(远东地区是指哪些地区)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远东地区具体指哪?

远东一般包括今天的东亚(包括俄罗斯的东部)、东南亚和南亚,即阿富汗、哈萨克以东、澳洲以北、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区。

远东地区具体指哪?

远东(英文:Far East)是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称为“中东”,把更远的东方称为“远东”。

远东也曾是原苏联远东经济区的简称。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远东”这一名称,与东亚相关。在不列颠帝国时期这个词作为不列颠印度以东的统称而流行于英语中。在许多欧洲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荷兰语中也有类似的称呼。

在东方学者的用语中,远东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个文化概念。比如它从来不会把从属于西方文化圈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称为远东一部分,即使这些国家比很多东亚国家离欧洲更东。在这个意义上远东是从属于东方文化圈国家的统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远东

俄罗斯远东地区哪些地区属于中国

俄罗斯远东地区都不属于中国,这是二战的结果,是《雅尔塔协定》的明文规定。
《雅尔塔协定》全文如下: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根据美﹑英﹑苏三国于1945年2月达成的《雅尔塔协定》,1945年6月27日,中华**国民**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偕外交次长胡士泽以及沈鸿烈、钱昌照、张福运、卜道明、刘泽荣等人和***特派随员***,由重庆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与苏联***斯大林进行谈判。双方经过十次会谈,8月14日,国民**外交部长王世杰(宋子文已辞去外交部长职务)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关系之协定》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古问题的照会等。
根据相关协议苏联将占领中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到绥芬河,南迄大连,全长2400余千米的铁路以及旅顺到1975年8月13日。并悠久侵占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大连。
1949年12月16日,毛**访苏。当晚便展开两国***之间的谈判。***于1950年1月21日抵达莫斯科。双方开始就商讨条约内容进行正式谈判。2月14日双方签订《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与1952年收复东北的铁路和旅顺、大连。

我国地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后标注曾用中文地名,有何深意

没什么深意。那些地方原本是中国的领土,清末被沙皇**吞占。中国对它们有命名,**对它们也有命名。

什么是远东**格局?为什么叫“远东”

远东(英文:Far East;日文:极东;韩文:)是一个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的地理概念。从前一些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东南欧、非洲东北为“近东”,西亚附近为“中东”,而更远为“远东”。后来原来的中东和近东合称“中近东”。现在有时“中东”指的是“中近东”。同理,西方国家被中国古人称为“泰西”。

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也就是葱岭以东的所有地区。
远东与东亚相关。在不列颠帝国时期这个词作为不列颠印度以东的统称而流行于英语中。在一战前,近东一般指奥斯曼帝国附近地区,中东指南亚和中亚的西北地区,而远东则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在许多欧洲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荷兰语中也有类似的称呼。
在东方学者的用语中,远东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个文化概念。比如它从来不会把从属于西方文化圈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称为远东一部分,即使这些国家比很多东亚国家离欧洲更东。在这个意义上远东是从属于东方文化圈国家的统称。
二战后,西方国家对远东一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这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欧洲中心**思想以及它与欧洲国家在亚洲的侵略殖民活动联系在一起。在经济研究中都用更精确的术语比如东亚和东南亚,或者更大范围的泛太平洋地区代替。近东和中东则合称中东,通常指以色列以及阿拉伯世界国家和地区。

近东、中东和远东是如何划分的?

这些名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是欧洲人的习惯称呼,后来流传世界其它地区,沿用至今。但所指范围和界限往往说法不一。当十四、十五世纪时,资本**生产关系首先在欧洲萌芽,欧洲大西洋至北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迫切要求向外扩张殖民地,掠夺财富,富庶的东方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十六、十七世纪时,他们以自己所在的西欧为中心,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本身的习惯,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笼统的“东方”的各个部分,分别称为“远东”、“中东”、“近东”和“中近东”。但是这几个地区的划分都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远东”一词,一般指远离西欧的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我国、日本、朝鲜以及苏联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有时也把东南亚各国列入远东范围之内。“中东”一称,使用最广泛,但其范围和界限也很不确定。过去有的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通常泛指以西亚为主的(但一般不包括阿富汗在内)、地处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对中东的地理范围,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狭义的中东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西亚国家和地
区,即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以及非洲的埃及,共18 个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中
东,除上述国家和地区外,再加上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苏丹等国,甚至有的把东非的埃塞俄比业和索马里也列入广义的中东之内。因此,中东的地理范围,同历史上原有的概念相比,已大大地扩展了。
“近东”一词,过去主要指欧洲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等)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还包
括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它们距离西欧较近,同西欧联系密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般又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列入“东南欧”或“南欧”范围内。目前在国际上“近东”一词已不常用,而由于近东与中东在世界政
治、经济斗争中具有共同特点,同时,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人们常将二者合称为“中近东”,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前述狭义的中东,再加上巴尔干国家和利比亚。实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中东”一词。由于中东地
区大多数国家的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信奉***教,因此,“中东”又常同“阿拉伯国家”、“***国家”紧紧相联。

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有那些主要城市?

俄罗斯远东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统治东方):80多万人,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中国名字是海参崴,盛产海参的崴子(山、水弯曲的地方)。   哈巴罗夫斯克:70万人,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该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绿化城市之一,市效有占地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大草原森林。主要工业部门有飞机制造业、燃料工业、木材加工业、建筑和建材工业。中国名字是伯力,黑水靺鞨的首都,明朝时居住着女真族瓦尔喀部。  雅库茨克:20万人,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弛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不是中国领土,但是元朝辽阳省势力一度到达。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   马加丹:位于鄂霍次克海北岸,建于1933年,15万人,是新兴的港口城市,纳加耶夫港是它的海上门户。不是中国领土,渤海国与流鬼的陆路贸易经过这里。   南萨哈林斯克:萨哈林州的首府,位于库页岛苏苏亚河畔,18万人,1946年建市。从这里可以通过铁路至岛西岸的霍尔姆斯克,那里有铁路轮渡到瓦尼诺港与贝阿铁路干线相接。工业主要是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和海产捕捞加工。中国赫哲族使鹿部居住地,韩国客机曾被击落于此。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不是中国领土,历史上流鬼的中心。   乌苏里斯克: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乌苏里--兴凯湖平原南端,是三条河(绥芬河、木科夫力河、苏普提加河)的交汇处,20万人,始建于1866年。农业比较发达,市区附近有科马罗夫自然保护区。该市有三个通道可到达中国:一个是绥芬河通道,有铁路公路各一条;一个是东宁通道,有公路一条;一个是密山通道,有公路一条。中国名字双城子,明朝的双城卫。   纳霍德卡:俄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渔业中心,20万人,建于1935年。该市港湾内水深浪静,可全年通航。在纳霍德卡以东18公里处的亚美利加湾有由倭国协助建成的大型港口--东方港。到目前为止这里是全俄比较成功的一个自由经济区。中国女真族东海窝集部(库尔喀部)传统居住地。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布拉戈维申斯克(报喜城):20万人,1858年**强占该地并建城。在阿穆尔河与结雅河交汇外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河运事业发达。中国名字海兰泡,鄂伦春族世居之地。   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首府,1937年设市。位于比拉河畔,9万人。女真族萨哈连部传统居住地。**人就靠着那么几千个哥萨克,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占据了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