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袁春玉 给各位分享赤泥标准物质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赤泥跟红壤有什么区别(赤红壤土的特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赤泥跟红壤有什么区别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铝生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

赤泥跟红壤有什么区别

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一般红壤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铁化合物及铝化合物。红壤铁化合物常包括褐铁矿与赤铁矿等,红壤含赤铁矿特别多。

煤渣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煤渣的成分是什么

  粉煤灰是煤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中的细灰(一般是指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粉煤灰大部分是球状,表面光滑的细小颗粒,比重1.8~2.4,容重:50880kg/m3,4900孔筛余量:30~50%,标稠水量:24~70%,比表面积为2000~4000cm2/kg。一般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为:SiO240%~60%、15%~40%、Fe2O34%~20%、CaO2%~10%、MgO0.5~4%、SO20.1~2%。粉煤灰中主要物料是玻璃体,占50~80%;所含晶体矿物主要有:莫来石、α—石英、方解石、钙长石、硅酸钙、赤铁矿和磁铁矿等。此外还有少量未燃炭。粉煤灰在我国每年排出量很大(一般燃用1吨煤约产生250~300公斤粉煤灰)如不处理,则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排入河湖等水体也会造成水污染。
  煤渣是从工业和民用锅炉及其他设备燃煤所排出的废渣(主要以燃煤火力发电厂、化肥厂造气炉及北方地区民用锅炉等)煤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40%~50%、Al2O330%~35%、Fe2O34%~20%、CaO1%~5%。其矿物组成主要有:钙长石、石英、莫来石、磁铁矿和黄铁矿、大量含硅玻璃体(Al2O3·2Si02)、和活性SiO2、活性Al2O3以及少量的未燃煤等。目前该类废渣在我国分布很广利用量远没有排出量大,弃置堆积时还可放出含硫气体污染大气及危害环境。
  电石渣是由维尼伦厂和化工厂排出的废渣,其化学成分为氢**镁、碳酸钙、硫酸钡和泥沙。电石渣的物理性质:颗粒直径0.02~0.15mm,相对密度2.4~2.6,容重0.6~1.0。生产中排出量很大并且一般为湿排(水容后成泥浆状,排入沉淀池中)含水量为40%~80%左右。该类废渣较难储存、运输,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炼**铝后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赤泥的化学成分为:SiO2、CaO、Al2O3、Fe2O3、MgO、Na2O、K2O、Ti O 2赤泥的物理性质是:颗粒直径0.08~0.25mm,相对密度2.7~2.9,容重0.8~1.0,赤泥每年排出量很大(生产1吨**铝要排出0.6~2.0吨赤泥),湿排时污染土地、水源、干燥后随风飘扬又污染大气。
  3 高湿含量轻质废渣烘干处理的难点
  此类物料如进行综合治理时多数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后,才能输送、储存及合理利用。但由于它们多采用湿排方式,一般排出时含量在30%~80%,这对干法利用时的烘干处理难度非常大,其主要难点如下:
  3.1 输送及喂料困难
  由于物料水分过大(物料基本呈“泥浆”或“牙膏”状态)不易送入烘干机内,输送过程中无法储存及计量喂料,而落人烘干机后极易出现堆料和粘堵现象,造成流动速度慢,产量无法提高。
  3.2 蒸发速率低、热耗高
  由于物料30~80%的所含水分需在烘干机内蒸发产生水蒸气,才能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逐步蒸发水分达到3%~5%的要求。这样的干燥过程类似于湿法回转窑的生产工艺要求。物料烘干时需克服原有蒸发速率低、料温下降快及物料周围环境湿含量过大的缺点。因此需持续供给其高温干燥热烟气,用于保持物料具有较高的蒸发水分的“动力”,故热耗很高。如图1的曲线指出物料水分与热耗之间的比率关系。

赤泥的放射性

赤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放射性主要来自于镭、钍、钾,一般内外照白指数均在2.0以上,所以属于危险固体废物。

我公司想用赤泥废渣生产混凝土,需做哪些试验?需经过哪些国家审批和检验

用于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常规指标的情况下,只需放射性检测合格即可用于实际生产。如自己试验能保证放射性合格,无需国家部门审批。

强碱性和弱碱性硅藻泥有什么区别

纯的硅藻泥是无法直接做到墙面上的,市面上很多的厂家在里面掺杂其他的材,不同的厂家所掺杂的东西不一样,大多数在里面加了**钙。**钙含量越高,越不容易掉粉,其吸附能力越差,ph值就越高,成强碱性。里面的**钙含量越少,约容易掉粉,其吸附能力越好,ph值就越接近7成弱碱性。

什么是标准物质?国家标准物质的定义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standard material)是一种或多种经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以便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采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监控是实验室检测内部质量保证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龙昌研究的有害物质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主要是痕量元素等方面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准确,为此实验室依据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中“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要求,开展质量控制,其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是实验室较为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方式。故实验室如何使用标准物质监控以及对得到的检测数据如何评价,将对质量控制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可以是有证标准物质也可以是实验室自行制备的标准物质。对于有证标准物质,实验室在遵照其保存条件和使用说明的前提下即可正常检测;对于自行制备的标准物质,首先应根据CNAS GL03《能力验证试样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确定控制样品是否是均匀的,采用“t检验法”法确定控制样品是否稳定。在保证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要用有证标准物质加以确认特性值或同行业权威实验室同时加以确认。
标准物质的使用及结果评价

通常在实际样品的测试过程中加入标准物质一同分析,这样标准物质的质量水平就可以用来衡量整个测试过程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引入休哈特过程控制理论,即这样的质量控制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循环进行后,便可得到一段时间内测试过程的整体水平数据。实验室通过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单次和阶段性的数据进行评价,从而可以考核全时间段内的质量情况。实验室控制样品(LCS)可每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LCS应按通常遇到的基体和含量水平准备,其测定结果可建立质量控制图进行分析评价。

无论标准物质的检测过程中何时出现不满意结果时,均应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样品及方法等方面查找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日后问题再次出现。

在实验室日常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最控制时,应采用En值、CD值、Z值及绘制控制图等恰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评价,对测试结果的质最水平最化处理,更加客观的认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发现和改进不合格的测试工作;同时也叮以根据数据的趋势性变化,对质量水平有所顶见,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最终达到质量保证的目的。

建议应用范围:
1.实验室内人员考核和方法验证。
2.实验室内部质量监控,制作控制图。
3.客户审核供应商,进行现场盲样考核。
4.客户组织供应商能力,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



我们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具有研制标准物质的能力,如有对标准物质有需求或疑问,可致电:0769-86836273-643

什么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有什么作用

【】标准物质是一种纯度高、稳定性强的环境物质。可以有标准溶液(例如COD标液)、高纯金属(例如金属锌)、高纯试剂(例如碳酸钙);
【】作用:制作标准曲线;质量控制实验标样;比对试验标样;考核盲样;加标回收率标样、认证实验标样 等

标准物质具有哪些特点?用途是什么?

(1)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与被测样品的组成越接近越好,这样可以消除方法基体效应引入的系统误差;

(2)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被测样品预期达到的准确度高 3~10 倍;

(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被测样品浓度的函数,所以要选择浓度水平适当的标准物质;

(4)取样量不得小于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最小取样量。用途:

(1)评价监测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和验证标准方法,发展新的监测方法

(2)校正并标定监测分析仪器,发展新的监测技术;

(3)在协作实验中用于评价实验室的管理效能和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强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能力;(4)把标准物质当作工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使用;

(5)通过标准物质的准确度传递系统和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国际同行间、国内同行间以及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和时间上的一致性;

(6)作为相对真值,标准物质可以用作环境监测的技术仲裁依据;

(7)以一级标准物质作为真值,控制二级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和定值,也可以为新类型的标准物质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