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乔巧荣 给各位分享风能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风电资源排序表?大神们帮帮忙(中国风电资源最好的省排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风电资源排序表?大神们帮帮忙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 中国部分大型风场 新疆/达坂城风电一场 新疆/达坂城风电二场 新疆/布尔津 甘肃/玉门 内蒙/辉腾锡勒 内蒙/朱日和 内蒙/商都 内蒙/锡林浩特 河北/张北 辽宁/东岗 辽宁/横山 山东/长岛 山东/荣城 浙江/泗礁 浙江/括苍山 浙江/鹤顶山 福建/平潭 广东/南澳 海南/东方 内蒙/赤峰 辽宁/锦州 辽宁/营口 吉林/通榆 广东/惠来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许多风力发电的优惠政策: 第一,风力生产的电力,***减半征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规定,风力生产的电力减半征收***。 第二,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先征后退。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7]11号)附件,大功率风力发电机装备属于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列入国务院确定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功率风力发电机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实行先征后退。财政部《关于调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8]36号)规定,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是指单机额定功率不小于1.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从该文件附件《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退税商品清单》看,各类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暂定退税年限1年~3年不等。 企业要享受进口税收先征后退优惠政策,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从事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或其关键部件设计试制能力;2.具备专业比较齐全的技术人员队伍;3.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4.已有明确的市场对象和较大用户群;5.除控制系统、变流器、齿轮箱外,风力发电机组年销售量应在50台以上,叶片年销售量应在150片以上,发电机年销售量应在50台以上,企业在研制生产初期上述年销售量指标可作适当下调。 第三,进口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风能电站建设经营、1.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被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风力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被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但是,自2008年5月1日起,进口单机额定功率不大于2.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进口免税政策停止执行。投资项目在2008年5月1日以前批准的,进口免税政策也只能延续到2008年10月30日。 第四,使用风力发电技术,按15%的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风能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属于新能源及节能技术,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技术和风电场配套技术都属于高新技术,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享受15%的低税率优惠。 第五,电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及其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规定,电力项目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享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中国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中国风电资源排序表?大神们帮帮忙

中国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河北、辽宁和吉林。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000MW的省份超过9个,其中超过2000MW的省份4个,分别为***(9196.2MW)、河北(2788.1MW)、辽宁(2425.3MW)和吉林(2063.9MW)。***2009年当年新增装机5545.2MW,累计装机9196.2MW,实现150%的大幅度增长。

中国新能源战略开始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设为重点。按照国家规划,未来15年,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至3000万千瓦。以每千瓦装机容量设备投资7000元计算,根据《风能世界》杂志发布,未来风电设备市场将高达1400亿元至2100亿元。

扩展资料:风力发电优缺点:

优点

1、清洁,环境效益好;

2、可再生,永不枯竭;

3、基建周期短;

4、装机规模灵活。

缺点

1、噪声,视觉污染;

2、占用大片土地;

3、不稳定,不可控;

4、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5、影响鸟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力发电

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哪?

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温带**气候,雨日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地表植被稀少也减少了风的阻力,尤其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西北风更是强劲,亚欧**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中国处在两者之间海路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风力资源丰富。其中新疆最为丰富

风能资源的中国风力发电发展规划设想

1中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其分布  1.1储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的历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绘制全国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该图反映了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各个地区风能资源潜力的多少。全国风能资源储量估算值是指离地10m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量,而非整层大气或整个近地层内的风能量。全国的储量是使用求积仅逐省量取了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00W/m²的面积后,计算出每一省的风能储量。中国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这个储量称作“理论可开发总量”。实际可供开发的量按上述总量的1/10估计,并考虑风能转换装置风轮的实际扫掠面积,再乘以面积系数0.785(即lin直径的圆面积是边长1m的正方形面积的0.785倍),得到中国陆地10m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亿kw。 2000年全国电力装机规模约为3亿kw,略高于估算的全国离地10m高实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这表明我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必须进行风能资源详查,探明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装机容量。另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深2~15m的海域面积非常巨大,海上风能资源测量必须着手进行。由于海上风速比陆上更高,湍流更小,更接近中国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因而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前景更加广阔。  1.2分布在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上。这些地区缺少煤炭及其他常规能源,并且冬春季节风速高,雨水少;夏季风速小,降雨多,风能和水能具有非常好的季节补偿。另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有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合发展风电,比如江西省都阳湖地区以及湖北省通山地区。  2中国风电发展应考虑的因素  2.1风能资源了解风能资源情况对估算风电场发电量以及评估潜在的效益非常重要。对风电场而言,风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最低要求为2000小时,即单机容量为600kw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不能低于1200MW心才具有开发价值。当风电场风电机组平均年利用小时数达到2500小时,风电场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当风电机组平均年利用小时数超过3000小时,为优秀风电场。  2.2电网条件当风电装机容量不超过当地电网总容量的10%时,风电不会影响电网的质量。但是由于风的随机性,风电不能调度,因而它也不可能替代常规装机容量以满足负荷要求。风电产生的电量可以替代煤电产生的电量,以便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一般风能丰富的风场距离现有电网较远,规划时应考虑接入系统的成本,与电网的发展相协调。  2.3交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比如山脊、戈壁滩、草原和海岛等,必须拓宽现有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大部件运输,其中有些部件可能超过30m。  2.4经济问题随着技术发展,风电成本逐步降低。但目前中国风电上网电价比煤电等高出0.3~0.4元/kw·h。对一个装机容量为100MW,年发电量为250GW·h的风电场而言,当地电网消费者每年需要多付出0.75~l.00亿元购买风电。虽然这是保护环境的代价,但对那些经济发展缓慢、电网比较小、电价承受能力差的省份和自治区,过多发展风电将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2.5风电机组国产化降低风电成本的方法包括优选场址、规模开发、风电场优化设计和通过设备招标选择机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降低风电机组成本,因为它占风电场初始投资的比例非常大,约占60~70%。尽量采用国内制造的部件,在达到与进口设备同等质量的条件下。争取成本下降15%,这将大大减小风电和常规煤电电价的差距。  2.6环境问题风力发电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质,特别是在减排COZ气体方面能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充分利用风能资源。风电场产生的噪音和景观问题在中国影响很小,因为风电机组离居民点都比较远。  2.7海上风电场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而且稳定,欧洲己经建成几个示范海上风电场,取得在海洋中建造风电机组基础和向陆地输电的经验,丹麦制定了建设400万kw海上风电场的规划,有5 个装机容量为10万kw到15万kw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开始实施。中国东部沿海岸上风能源不够丰富,岸外风能潜力很大,应开始对资源储量进行勘测,初选近期有开发价值的场址,为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海上示范项目做准备。  2.8融资中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中,许多风电场是利用国家经贸委技改项目贴息贷款以及国外**提供的软贷款。由于它们贷款利率低,还贷期长,因而还贷期上网电价比较低。将来软贷款逐步减少,使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还贷期短,将导致还贷期上网电价比较高,制约风电大规模开发。  2.9社会问题总体说来,社会对风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对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作用还了解甚少,需要加强宣传。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有关立法机构应制定具体鼓励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在全国范围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分摊风电与常规火电的价差。  2.10 政策初期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是行政性的,如允许并网、收购全部电量、还本付息电价、网内摊销等,使业主有可能向银行贷款建风电场,风电与常规火电的价差甚至由电力局系统的利润承担。对风电比较重视的省区**允许将风电的价差摊到全省的平均销售电价中;但是,相对于风能贫乏的省份,在风能丰富的省份,用户需要支付更多的电价用于风电。目前急需制定政策,制定出按污染排放量分配比例,由全国所有省区共同承担。同时各省应根据当地风能资源条件制定风电最高上网电价,以利于有效开发风能资源,降低成本。  3 21世纪初中国风电发展规划设想  中国从1986年建立第一个风电场起到1994年电力部**风电并网和还本付息电价的规定,风电场是利用本国**拨款或外国**赠款建设的,主要对风电并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示范。在1995年由电力部主办的北京国际风能会议上,正式提出200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规模为1000MW的目标。目前各省电力公司已经成为投资风电项目、成立风电公司的主体。融资方式有来自国家经贸委“双加工程”的贴息贷款,有来自许多国家的优惠软贷款以及一些商业银行贷款。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从1994年的29W增加到2000年底的344MW。与1995年电力部提出的目标相比,少了许多。从许多有关的省电力公司那里得知,到2000年底可以获得资金的项目达到960MW,说明资金短缺不是中国风电发展的障碍。只有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制定更多激励政策,我国风电才能在ZI世纪大规模发展。目前,风电上网电价高于煤电部分只在省级范围内分担,风电应该在那些风能资源丰富、火电厂温室气体排放多、经济发展快,电价承受能力强的地区优先发展,比如广东、福建和浙江省。但是目前这些地方市场经济比较发展,电价高的风电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电网平均电价很低的新疆和内蒙自治区风电却发展快。由于当地电网容量和负荷小、电价承受能力差,再扩大风电规模从总体上看对当地经济发展不利,这种状况应当改变。  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应加强东北三省、内蒙东部、河北北部及整个沿海陆地岛屿的风能资源详查,找出能够建设4000MW风电场的场址,并开始对岸外海上风能资源进行普查,找到几个可以建设示范海上风电场的场址。**将鼓励采用国产机组建设风电场的业主,以贴息的方式补偿国产机组示范风电场的风险,开拓市场拉动国内总装和零部件制造业,提供批量生产和改进产品的机会,降低机组成本。在现行政策条件下,到2005年底全国装机预计达到1500MW。在2006年到2010期间,国内制造的整机和零部件成本较低,在新增容量中将占70%,如果减排温室气体的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国家**全社会分摊风电价差的政策,全国风电装机规模也许能达到3000MW~5000MW,并建造一座海上示范风电场。风电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逐步降低的发电成本,必将成为ZI世纪中国重要的电

我国陆地蕴藏风能多的是哪些地区

山区大风口地区都是风能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