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方嘉强 给各位分享浙江的泥石流有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2016-12-23在浙江省丽水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灯塔街205号。

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1100MA28JCA67G,企业法人叶郑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交通项目(公路、机场、港航)建设、投资、开发、管理、维护、试验检测,建筑材料、金属材料销售,土地开发,土地收储,文化旅游项目投资,机场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城镇化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管理咨询,公路权属范围内广告经营,房地产开发。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电脑分区是什么意思

浙江发生的地震和石泥石流灾害

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

近几年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有哪些

2008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
2008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2012年10月3日至4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普降暴雨,今天早上9点20分左右造成这个县龙海乡一个小学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18名学生被埋
2012年7月31日凌晨,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发生一起泥石流。据现场初步核实,这次泥石流可能造成28人失踪。
2012年7月9日22时25分,接汉中市防办报告,南郑县法镇及红庙镇先后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4人失踪,1人受伤

太多了....

舟山特大泥石流是什么时候发生啊

2010.8.8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中国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水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活动强度的相关因素: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泥石流都分布在中国哪些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多山的国家,泥石流分布十分广泛,危害也相当严重,但各地危害程度不一,在我国境内,黄土高原、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山前地带,秦岭、太行山地区以及北京的西山、辽宁西部的山区和吉林长白山地区,均有泥石流分布,甚至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时有泥石流灾害发生。而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则是我国泥石流发生最频繁、爆发最凶猛的典型分布区。

(1)云南东川因民沟泥石流

1984年5月27日晨4时30分,在云南省东川市西北一百多公里处的因民沟,发生了一次由暴雨引起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次泥石流发源于因民沟上游左侧的支流——黑山沟。黑山沟沟长5.4公里,集水面积9.5平方公里,山坡坡度左岸为50°,右岸为45°左右,分水岭处标高3579米。从总体来看,山体比较稳定,仅局部地段有少量浅层滑坡,有的地方也曾发生过山崩。但由于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和自然风化作用,尤其是山崩时有大量的块石滚到沟床中填积,长年累月,越积越多,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1984年5月27日,在黑山沟的上游三风口一带降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雹暴雨,冰雹粒径为10到20毫米,雨滴直径为5至10毫米,雹暴雨来势凶猛,沿陡峭山坡直泻而下,夹带着大量的沙石泥土,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黏滞洪流汇聚于沟床中,涌向下游。流量越大,流速也就越快,到黑山村上游80米处,开始淘蚀沟床,最后造成水、泥、沙、块石俱下的泥石流,犹如一条长龙,直向因民沟袭来。它的舌状前缘,俗称龙头,把沟床中的沙砾、石块推向下游,掀上两岸。

据现场调查,这次泥石流破坏并波及的地段,长1500米,宽30~50米,沟床被淘深2.5~5.0米,搬运固体物质总量为36万立方。固体物质中块石直径大于0.5米者约占30%,最大为5.5×3.3×1.6米,泥石流的流量为400立方/秒,流速为6.11米/秒。在这场泥石流**死亡121人,伤34人,死牲畜360头,冲走粮食137万斤、食油3万斤,冲毁农田3205亩,冲毁各种建筑4万多平方米、管道2万多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

(2)四川甘洛县利子依达泥石流

1981年7月9日,在四川甘洛县利子依达发生了一场高密度黏稠泥石流,它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在横断山脉地区发生的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泥石流。

利子依达是成昆铁路横跨大渡河后从沟口附近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主沟与大渡河交汇处海拔638米。当时正在成昆线上行驶的列车的两个机车头、一节行李车和一节硬座车厢顷刻之间被推到了大渡河中,另外两节硬座车厢被扔到桥台护坡上,还有一节出了轨,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两类:一是生物措施,通过植树造林、种草育草来保持水土,使斜坡坡面得到保护;二是工程措施,如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