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田翠竹 给各位分享生态良好的标准有哪些内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 衡量生态环境的指标 有哪些啊?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谢谢 急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 衡量生态环境的指标 有哪些啊?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谢谢 急

满意答案热心问友2009-05-14自己转变人称就行了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了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现代天文学理论认为,太阳系是由所谓的原始星云形成的补充: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及特征,指标体系分条件指标和压力指标两大类 这类指标能够表明一定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该系统在资源开发、环境改善方面的潜力。 1.生境亚类 (1)大气:1)大气背景值;2)降雨pH值。 (2)土壤:1)土壤类型;2)土壤元素背景值;3)土壤质量(肥力、水分、质地、厚度)。 (3)水:1)地表水状况;2)**水状况。 (4)气候:1)年降水量;2)降水分步均匀度;3)灾害性天气日数;4)无霜期;5)蒸发量;6)常年风速。 (5)景观:1)绿色植被率;2)人均绿地面积;3)农区土地与植被的比例;4)景观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 2 资源亚类 (1)土地资源:1)土地总面积;2)草原面积;3)农田面积;4)可利用水域面积;5)可利用山地丘陵面积;6)可利用滩涂面积;7)可利用湿地面积。 (2)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2)可利用水资源量;3)农业用水总量;4)灌溉用水量.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内涵释义 1)大气质量指数

河流等级怎么划分

请问 衡量生态环境的指标 有哪些啊?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谢谢 急

面积

河 流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
世界水日的由来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四十七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举办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1996年,由水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世界水理事会成立,并且决定在世界水日前后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这就是世界水论坛会议。

历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1994年,关心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1995年,女性和水;1996年,解决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上的水够用吗?1998年,**水———无形的资源;1999年,让每个人都生活在下游;2000年,21世纪的水;2001年,水与健康;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2003年,未来之水; 2004年,水与灾害。

前不久,联合国环境署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曾有人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水 库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

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

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 流 等 级 划 分

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

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

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降 雨 等 级 划 分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12小时降雨量在0.2—5毫米之间。

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1—25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5.1—15毫米之间。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1—5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15.1—30毫米之间。

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50.1—10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30.1—70毫米之间。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0.1—200毫米之间;12小时降雨量在70.1—140毫米之间。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毫米;12小时降雨量大于140毫米。



拦 河 闸 等 级 划 分

拦河闸等级是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的。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

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

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



中 国 七 大 流 域



海 河 流 域

淮 河 流 域

太 湖 流 域

松 辽 流 域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流 域

珠 江 流 域



大 禹 治 水

相传在4000多年的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整个民族陵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唐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当时他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主持汉水。鲧采用“堙障”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这磊,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

唐尧死后,虞舜继们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为师。”说他以水为师,善于总结水流运行规律,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治理洪水。他带领百姓,“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了洪水。“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大禹治水的功绩一直受到后人的赞颂和怀念。战国时期仍有人感慨系:“微禹,吾其鱼乎!”说要不是禹,我们现在早已变成鱼虾了。后来,大禹治水的传说普通流传,在以后世代的口口相传中,人们把远古时代许多重要的水利活动都附会大禹身上。甚至将一些自然力创造的奇这,疑为鬼斧神功,也附会大禹的身上,更增加了几分神话色彩。又传说他死后,葬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上,也就是今天的大禹陵。对大禹的缅怀,是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对治水的呼唤。



李冰与都江堰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人,“能知天文地理”。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蜀郡守,在四川灌县(含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兴办了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主产的发展。

都江堰枢纽工程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沿江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和人字堤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

这三项主体工程是有机的整体,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上百丈堤、平水槽、人字堤、马脚沱、节制闸等诸项付属项目,便沟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排灌系统,达到了“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目的。所有施工材料都就地取材,采用当盛产的竹、木和鹅卵石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冰首创都江堰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虽经历代不断维修、改造,但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晴 雨 录

清代逐日逐时记载的降水记录,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晴雨录记载了自清代雍正二年(1724)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北京地区的降水情况,共 180年,但中间缺漏6年,实为174年。据《清会典》记载:“钦天监掌观天象,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凡晴雨风云雷霓晕珥流星异星皆察而记之。晴明风雨按日记注,汇录于册,为《晴明风雨录》。缮写清、汉文各一本,于次年二月初一日恭进。”文中观象台即今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的古观象台。《晴明风雨录》即晴雨录。晴雨录以传统的子、 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为计时标准,按时记载降雨情况,周而复始,昼夜不断。降水情况分晴、微雨、雨(或晴、微雪、雪)**。没有定量的描述,级与级间也无清楚的标准界限,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降水情况系列。为认识这 180年间北京地区的降水规律找到一个实测依据。与自1841年开始的北京地区的雨量实测记录相对照,重叠年份所记载的基本内容完全吻合。



雨 的 夏 秋 农 谚

夏雨隔墙田(鲁)
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赣)
夏雨不过篱(赣)
夏雨不过河(湘)
夏天本是窟窿天,一方下雨一方旱(甘)
夏季东雨似堵墙,淋女不淋娘(湘)
夏天雨,能隔墙,这边下雨,那边出太阳(豫)
夏天雨水少,初霜来得早(鲁)
夏雨大,秋雨少(黑)
夏有雨,三伏旱(甘)
夏天雨大,冬天雪大(吉)
夏天(季)雨多,冬天(季)雪少(***、新)
夏雨多,冬雪少(鲁、川)
夏水多、冬水多;夏水少,冬水少(闽)
夏天雨水大,秋霜来得晚(吉)
夏雨大,初霜迟;夏雨少,初霜早(鲁)
夏雨多雨水,秋冬易干旱(桂)
夏雨少,秋霜早(华北、苏、鲁、西北)
夏雨少,冰雹多,冬雪多(藏)
一雨便成秋(皖)
秋雨不过沟,过沟会害羞(云)
秋雨不过墙(闽)
秋雨隔田垄(浙、鲁)
秋雨隔灰堆(浙)
雨淋秋,水悠悠(赣)
秋雨早,霜来早(宁)
秋雨多,冬雪多(辽、宁)
秋雨多,冬雪少(***)
秋水纷纷,冬雪满天(苏)
秋雨多,冬雨少;秋雨少,冬雨多(闽)
秋雨多,春雨少;秋雨少,春雨多(冀、闽)
秋雨多,春风小(吉、苏)
秋雨多,春雨少(长江中下游、陕)
秋多雨,春不旱(冀)
秋多雨,春少雨;秋少雨,春多雨(鄂)
秋雨多,春早夏不早(宁)
秋雨多,明春早(吉)
秋雨多,冬旱(宁)
秋天多雨,干旱无比(冀)
秋雨大,春不旱;秋雨小,春天旱(吉)
秋季雨雪多,来年三四月雨水大(藏)
秋天烂道,明年雨少(京、津、冀、晋)
秋后雨水多,来年雨水缺(皖)
秋季水满河,来年雨不多(桂)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水利含义的变迁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的《孝行览·慎人》,但其中“水利”一词指捕鱼之利。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河渠史》出现“水利”一词开始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含义。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目前,水利的含义又有了扩展,水利还应包括水土保持、环境水利、水利渔业等工程及水资源调度管理、水行政管理等非工程内容。因此水利一词的定义可概括为:采用各种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如河流、湖泊、海洋以及**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满足人类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需要。

防止水管冻裂

北方的冬季,水管容易冻裂,造成严重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比如,(1)雨季洪水冲刷掉的覆盖沙土,冬季之前要补填上,以防土层过浅冻害水管。(2)屋外的水龙头和水管要安装防冻设备(防冻栓、防冻木箱等)。(3)屋内有结冰的地方,也应当裹破麻袋片、缠绕草绳。(4)有水管的屋子要糊好门缝、窗户缝,注意屋内保温。(5)一旦水管冻结了,不要用火烤或开水烫(那样会使水管、水龙头因突然膨胀受到损害),应当用热毛巾裹住水龙头帮助化冻。



厕 所 节 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
(2)水箱漏水问题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
(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
(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洗 澡 节 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



世界各地水价比较

我国的水价(每立方米原水),城市生活用水原水约为0.1元,工业用水原水约为0.16元,农业用水约为0.03元。无论与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比,还是同国外水价比,都明显地偏低。欧美工业水价一般相当于8元人民币,农业水价相当于0.8元人民币。世界各地水价粗略比较如下(换算**民币计):挪威、加拿大2.1元,受尔兰3.3元,纽约3.7元,瑞典和英国4.8元,荷兰5.1元,芬兰5.4元,比利时5.7元,法国6元,意大利6.9元,德国8.1元,澳大利亚9.3元,香港地区20元,东京22.8元。中国水价真的是低得没法再低了!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5至9月,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风力等级划分

六级:风速10.8-13.8米/秒,每小时39-49公里,举伞困难,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

七级:风速13.9-17.1米/秒,每小时50-61公里,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到不便。

八级:风速17.2-20.7米/秒,每小时62-74公里,树枝折断,人向前走阻力很大。

九级:风速20.8-24.4米/秒,每小时75-88公里,吹倒草房,吹动屋瓦。

十级:风速24.5-28.4米/秒,每小时89-102公里,可吹倒树林,破坏一般建筑物。

十一级:风速28.5-32.6米/秒,每小时103-117公里,摧毁力大,吹倒大树,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

十二级:风速大于32.6米/秒,每小时117公里以上,海浪滔天,摧毁力极大。



干旱等级划分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热带气旋等级划分

热带气旋是大气中的一种巨大涡旋现象,中心为台风眼,常风平浪静,近中心周围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伴有狂风暴雨,是最恶劣的危险区域。

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8-9级的热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0-11级的热带气旋。

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的热带气旋。

强台风:近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生态城市要达到哪些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一、一般性要求

  1.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城市,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编制了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咯、措施和行动计划。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

  2.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热岛效应较低。

  3.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4.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水、燃气、供热、供电、通讯、交通等设施完备、高效、稳定,市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安全,生产、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广泛采用了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普遍应用了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

  5.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达到了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园、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住宅小区、社区的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

  6.社会各界和普通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城市生态建设、环保措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7.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律法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

  二、基本指标要求

  (一) 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1 综合物种指数 ≥0.5

  2 本地植物指数 ≥0.7

  3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50%

  4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2.5

  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6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 ≥12

  7 建成区绿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8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年 ≥300

  9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 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

  11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95

  12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85

  (三) 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13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85

  14 自来水普及率(%) 100,实现24小时供水

  15 城市污水处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18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90

  19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 ≥40km/h

生态恢复的依据是什么?

为人类健康保护大自然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有哪些

一、森林资源的枯竭

其中影响最大森林锐减便是热带雨林减少,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砍伐林木用于出口。

二、酸雨

由于CO2等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科学家预测,到下世纪中叶,地 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从而导致南北极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热膨胀, 就会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将葬入海底。

地球上的许多 平地,如北京、上海、伦敦、纽约等城市全部被淹没掉。数亿沿海居民将**迁居。同时地 球变暖将使不少国家和地区干旱少雨,虫害增多,农业减产。

此外,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SO2、氮**物等有害气体也在急剧增加。当大气中的SO2与氮**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与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H值低到 5. 6以下(正常为5.6),这种雨称为酸雨。如果大气中SO2和氮**物浓度很高时,可以使降 雨的pH值低到3左右。

三、水土流失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四、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指的是由于植被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移动,在土地表层形成沙层的现象,是属土地资源破坏。我国是土壤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五、生物种类和资源减少

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少属于稀有品种。由于森林、草原 等自然资源不断地受到人为的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乱捕滥猎,不仅表现在数量减少方面,而且质量也明显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