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冯如墨 给各位分享磷化故障问题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磷化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磷化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磷化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长沙固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磷化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质 量外 观:无磷化膜或磷化膜不易形成

外 观现 象:工件整体或局部无磷化膜,有时发蓝或有空白片

产生原因:

1.工件表面有硬化层

2.总酸度不够

3.处理温度低

4.游离酸太低

5.脱脂不净或磷化时间偏短

6.工件表面聚齐氢气

7.磷化槽液比例失调,如P2O5含量过低

8.工件重叠或工件之间发生接触

解决方法

1.改进加工方法或用酸洗、喷砂去除硬化层,达到表面处理要求

2.补加磷化剂

3.升高磷化槽液温度。

4.补加磷化剂

5.加强脱脂或延长磷化时间

6.翻动工件或改变工件位置

7.调整或更换磷化槽液

8.注意增大工件间间隙,避免接触

求助关磷化方面的一些问题

你联系我吧

金属磷化的问题

采用碱性**法或酸性**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膜,其外层主要是四**三铁,内层为**亚铁。 一、碱性**法“发蓝”药液

  1.配方:硝酸钠50~100克氢**钠600~700克**酸钠100~200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表面务必洗净和干燥以后,才能进行“发篮”处理。

  (2)金属器件进行“发蓝”处理条件与金属中的含碳量有关,“发蓝”药液温度及金属器件在其中的处理时间可参考下表。

  金属中含碳量%------工作温度(℃)----处理时间(分)

  大于0.7--------------135-137------------143

  0.5-0.7--------------135-140------------150

  小于0.4--------------142-145----------153-155

  合金钢---------------142-145----------153-155

(3)每隔一星期左右按期分析溶液中硝酸钠、**酸钠和氢**钠的含量,以便及时补充有关成分。一般使用半年后就应更换全部溶液。

(4)金属“发蓝”处理后,最好用热肥皂水漂洗数分钟,再用冷水冲洗。然后,又用热水冲洗,吹于。二、酸性**法“发蓝”药液

  1.配方:磷酸3~10克硝酸钙80~100克过**锰10~15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把磷酸、过**锰和硝酸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器件先经洗净和干燥后才能进行“发蓝”处理。

  (2)此法所得保护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钙和铁的**物所组成,其耐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法所得的保护膜。

  4.“发蓝”工作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40~45分钟。在处理碳素钢时,药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处理合金钢或铸钢时,磷酸含量控制在5~10克/升。应注意定期分析药液磷酸的含量。

  5.“发蓝”处理后金属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磷化问题

前处理(除油除锈)-水洗-磷化液-水洗(纯水)-铬酸钾盐处理-水洗-烘干-喷漆。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钠和**酸钠。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金属“发蓝”药液  采用碱性**法或酸性**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膜,其外层主要是四**三铁,内层为**亚铁。 一、碱性**法“发蓝”药液  1.配方:硝酸钠50~100克氢**钠600~700克**酸钠100~200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表面务必洗净和干燥以后,才能进行“发篮”处理。  (2)金属器件进行“发蓝”处理条件与金属中的含碳量有关,“发蓝”药液温度及金属器件在其中的处理时间可参考下表。  金属中含碳量%------工作温度(℃)----处理时间(分)  大于0.7--------------135-137------------143  0.5-0.7--------------135-140------------150  小于0.4--------------142-145----------153-155  合金钢---------------142-145----------153-155 (3)每隔一星期左右按期分析溶液中硝酸钠、**酸钠和氢**钠的含量,以便及时补充有关成分。一般使用半年后就应更换全部溶液。 (4)金属“发蓝”处理后,最好用热肥皂水漂洗数分钟,再用冷水冲洗。然后,又用热水冲洗,吹于。二、酸性**法“发蓝”药液  1.配方:磷酸3~10克硝酸钙80~100克过**锰10~15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把磷酸、过**锰和硝酸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器件先经洗净和干燥后才能进行“发蓝”处理。  (2)此法所得保护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钙和铁的**物所组成,其耐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法所得的保护膜。  4.“发蓝”工作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40~45分钟。在处理碳素钢时,药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处理合金钢或铸钢时,磷酸含量控制在5~10克/升。应注意定期分析药液磷酸的含量。  5.“发蓝”处理后金属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表面磷化  近来的研究发现表明作为磷化膜基底的金属材料的表面状态对磷化质量影响很大。现归纳如下:  1、表面碳的污染  钢铁表面碳的污染对磷化处理非常不利,磷化膜质量差。碳浓度大的钢板耐式性差。碳浓度高的部位,磷酸锌结晶不能析出,造成磷化膜**,盐雾试验中会早期起泡和剥落。因此选材时就应注意这一点。 除了磷化处理剂及被处理钢材的影响外,很多影响因素存在于磷化工艺及管理方面。  1、磷化工艺的设计应合理  磷化工艺包括脱脂、除锈、表面调整、磷化、钝化及各工序间的水洗,有的还包括水洗后的烘干。一般希望除锈工序不安排在前处理生产线上,他会造成很大的弊端。酸雾对生产线环境的污染易造成零件再度生锈,零件焊缝处很难洗净,造成耐蚀性大幅度下降。因此要加强防锈,让冷轧板不通过酸洗,非酸洗的在成型前先进行酸洗。  2、前处理的结构是否满足工艺与材料的要求  生产实践中,由于窜水、加热系统、除渣系统、加料系统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磷化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对设备结构进行管理和要求 面镍磷镀  镍磷镀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金属表面防护技术。不用直流电源设备,是将工件直接浸到温度90℃左右的镀液中,完成镀层沉积。对电镀无法进行的大型设备和细小物件,或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具有凹凸纹的复杂外形,或深孔内壁,或要求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或塑料陶瓷,玻璃,石英等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均可获得致密均匀,并较电镀更为优良的镍磷镀层。  镍磷镀层对石油化工生产中大量存在含氯离子、硫化氢、二**硫、二**碳等环境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镍-磷合金镀层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在干燥和润滑的情况下,具有比硬铬更好的耐磨性,已被广泛用来代替高合金材料和硬铬镀层。  以超微金刚石、碳纳米管与镍-磷合金制备出镍-磷-碳纳米管-金刚石多元复合镀层在**、研磨、润滑、摩擦、化工、耐蚀保护镀层、装饰等方面将会比镍-磷合金有更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金属表面制备出镍-磷-碳纳米管-金刚石多元复合镀层。以碳钢为例,目前碳钢相对不锈钢的价格比为1∶5—1∶15,在碳钢表面制备出镍-磷-碳纳米管-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成本,即使加上电镀处理的费用,也肯定会低于不锈钢价格。这种复合镀层一旦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可观的。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磷化工艺的主要危害因素有哪些

谈不上危害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环境温度,处理时间长短,槽液酸比,操作技术,产品摆放,喷淋压力…等等,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镀锌板酸洗磷化后锌还在吗

有专门的镀锌板磷化工艺,只会有少部分的锌会失去。一般的镀锌板磷化工艺酸洗活化是不会用的,主要靠磷化中的氢氟酸来活化镀锌层。

铝件磷化和铁件磷化处理工艺的区别

区别如下:

1.工艺流程

铝件浸泡工艺: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碱蚀-水洗-水洗-出光-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

无锈及**皮铁件浸泡工艺: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

2.喷淋工艺

铝件喷淋工艺: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

无锈及**皮铁件喷淋工艺: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

3.工艺参数:无论是浸泡还是喷淋工艺,铝件与铁件参数基本一致

4.药剂组成:铝件磷化液中必须含有氟离子,而铁件磷化液中不一定含有氟离子

5.磷化膜外观:铝件锌系磷化膜呈连续、均匀、致密浅灰色,如果磷化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磷化膜的颜色会加深;铁件磷化膜均匀、致密、连续浅灰色至深灰色。

6.磷化膜耐腐蚀性检验:铝件磷化膜一般采用5%氢**钠点滴液,铁件采用硫酸铜点滴液。

磷化工艺的主要危害

(1) 灼烫伤害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电炉等熔炼设备在工作时容易引发灼烫事故。(2)起重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筑、冶金、机械、交通运输四大行业.根据大量事故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是:吊物**、挤压碰撞、触电和机体倾翻。起重伤害在指在生产用材料、设备的吊装、搬运,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存在着发生吊物挤、撞、**以及碎块飞出伤人等事故。磷化工艺中包含天车和一些简易的起重设备,其存在起重伤害的可能性.(3)高、低温危害现行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中规定,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即为高温作业。本项目单位在炼钢过程中存在高温和热辐射危害。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感觉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35℃时则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左右;极重体力劳动作业能力,30℃时只有一般情况下的50%~70%,35℃时则仅有30%左右。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主要体现在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等。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工伤事故。炼钢炉车间熔炼时温度较高,对操作工人容易造成高温危害。由于本项目中需要使用液氧,因而当大量液氧泄露时也存在冻伤事故的可能。所以,也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4)噪声危害磷化工艺过程中和自制氧机空压站两台空气压缩机,产生较大的噪声。噪声能引起人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5)机械伤害及高处**危险机械伤害的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动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其形式因生产设备的差异有以下几种:①咬人和挤压;②碰撞和撞击;③接触:包括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等。本项目机械设备较多,操作人员易于接近的各种可动零、部件和*露的转动部分都是的危险部位。如果这些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外露或防护措施和必要的安全装置不完善,很容易造**身伤害事故。储罐的维修检查容易发生高处**危险。(6)电气伤害本项目涉及的电气设备较多,容易导致电气伤害。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事故和电气系统火灾事故等几种。(Ⅰ)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的伤害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①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引起的可感知的物理效应。电击对人体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种类、持续、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电流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而造成伤害,会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触电事故绝大多数是由电击造成的。电解还原槽是以低电压高电流串联运转的,因此,电击事件通常并不严重。但是,在电力车间高压电源与电解车间联网路的连接点可能发生严重的电击事故,部分原因是交流高压电流。②电伤:如果车间内电缆若没有采取有效的阻燃和其他预防电缆层损坏的措施;电气设备接地接零措施不完善;临时性及移动设备(含手持电动工具及插座)的供电没有采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性能不完善等都会造成生产设备及电动设备,厂房电器设备漏电而引发触电伤亡事故。(Ⅱ)静电危害事故在**、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除尘管路等如无防静电接地,静电荷将**,一旦有放电条件,静电荷通过放电点瞬间放电形成火花,而引起火灾事故。(Ⅲ)雷电伤害事故本项目部分厂房高度超过10m,在雷雨天存在着被雷击的危险。因此,雷电伤害应引起一定的重视。(Ⅳ)电气系统火灾事故变配电系统有大量变电、配电、用电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配电装置、高低压开关柜、照明装置等,在严重过热和故障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一般来说,导致火灾的危险因素如下:①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外部短路及绝缘绕组短路,引起温度升高,烧毁变压器。②变压器线圈受机械损伤或变压器受潮、绝缘老化,引起层间对地短路;或硅钢片之间绝缘老化,铁芯局部过热严重或者紧夹铁芯的螺栓套管绝缘损坏,引起发热而温度升高,引发火灾。③过电压或过电流引起变配电设备故障引发火灾。④电缆过负荷,电缆隔热、散热**引发火灾。⑤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造成的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⑥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其焊渣、火星和高温金属碎末极易引燃现场的电缆、油渍、绝缘材料和设备或管道上的保温层等可燃物质,引发火灾事故,甚至会引起乙炔或氧气瓶着火或**。(7)火灾和**危害本项目中涉及的压力容器较多形如:氧气储罐、煤气发生器等,容易导致**事故。车间内点火源较多,而氧气为助燃气体,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煤气发生系统中发生意外泄露或煤气积聚,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8)生产性粉尘本技改项目中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主要来自:原料运输粉尘,电炉冶炼产生的烟气,轧钢加热炉粉尘。粉尘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引起以下不同病变:①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如尘肺、粉尘沉着症,职业性过敏性肺炎,呼吸系统肿瘤等;②由于粉尘对呼吸道粘膜、皮肤、眼、耳等部位的**作用所引起的相应疾病;③中毒作用。(9)窒息、中毒氩气具有高密度性、窒息性。正常空气中氩气沉积在底层容易使人窒息。由于炼钢过程中需要加入氩气精炼,当氩气储罐发生泄露而气流流通不畅时,容易导致局部地域发生缺氧窒息。在煤气发生系统中,当煤气发生意外泄露,同样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影响磷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 表面碳的污染

钢铁表面碳的污染会导致磷化膜质量差。对磷化的处理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碳浓度大的钢板耐式性差。碳浓度高的部位,磷酸锌结晶不能析出,造成磷化膜**,盐雾试验中会早期起泡和剥落。因此选材时应该特别注意。

2、 钢铁表面**膜

钢铁表面**膜的厚度直接影响磷化及效果。用偏光分析**膜与耐蚀性之间关系后发现:当**膜厚度小于16*10-6mm时较好。**膜过厚则耐蚀性差,当出现兰色的**膜时,常常磷化不上。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对**膜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开始磷化处理。

3、 钢板表面的结晶方位

当钢板在制造的时候,如果改变了热处理温度等一些条件时,会造成钢板表**有不同的结晶方位,而结晶方位的不同又影响着磷化性。结晶方位整体时,表面反应性高,其在有**剂存在时比其他结晶防卫有较大的溶解度,这有利与磷化反应第一步骤--酸蚀,所以对于整个磷化的过程也非常有利。

4、 冷轧钢板组成元素在表面浓化对磷化的影响

由于热力学和金属物理学方面的原因会使冷轧钢板组成元素在表面浓化,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将出现的锰忽然磷的表面浓化。当锰浓化高时,磷化反应良好。另一方面,P的浓化将延迟晶核的形成和生长,劣化反应性,浓化的P的**物,推迟了铁的溶解,使磷化性降低。而表面的锡、铝、钛、铬、铅等会使磷化结晶粗大,造成耐蚀性降低。

工艺要求不断的提升,而磷化作为金属表面处理中一道比较重要的工序,人们的要求当然也越来越高,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我们要提高其效果,首先就要除去这些影响因素。

金属表面预处理对磷化有什么影响

金属表面处理中,磷化的作用不是除油,事实上,磷化必须在除油之后才能进行。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的原理是将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致密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磷化不能除油。事实上,工件必须除油(行话叫脱脂)之后才能进行磷化。磷化过程完全取决于磷化槽液与工件表面的良好接触,而要确保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磷化之前或磷化过程中把利用高效液体脱脂剂把工件表面的各种油脂、脏物、锈、**皮等异物高效的彻底去除。如果工件表面的异物末被彻底去除干净,这些异物就会对磷化起到一种机械屏障作用,延缓成膜速度,影响磷化晶体与工件表面的结合,甚至完全阻碍磷化槽液与工件表面接触,导致不能形成磷化膜。如果脱脂不彻底,虽然磷化膜形成了,但磷化膜不均匀。有些脏物虽然被磷化膜覆盖,但磷化膜与工件表面的结合力差,易导致涂膜起泡、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