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宋冰空 给各位分享房颤低风险是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二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
三 治疗
1、病因治疗:应努力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病因治疗。
2、急性发作:若病者心室率很快,已出现急性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症状与体征,应首选同步电击复律。心血管功能尚好者,最初的治疗目标为减慢心室率。应用洋地黄、β阻滞剂或维拉帕米,使安静时心室率维持在每分钟60~80次,轻微运动后,心率加快不超过每分钟100次。洋地黄可单独应用,亦可根据需要,与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阻滞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忌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
3、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短于12个月者称为阵发性房颤,复律成功的机会大,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机会较大。ⅠA类药物中以奎尼丁为最常用和有效,但可能导致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普鲁卡因胺亦很有效。应用ⅠA类药物复律前,应给予β阻滞剂减慢房室结传导,以防止以上药物的对抗迷走神经作用,否则,在房颤转为房扑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弱,导致心室率加速。ⅠC类药物的氟卡尼、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与ⅠA类相似,但亦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亦能有效转复心房颤动。当药物复律无效时,可尝试同步电复律。为预防左以为血栓形成,复律前应接受为期3周华法林治疗(使凝血酶元时间延长至对照值的1.3~1.5倍),并持续至复律后2~4周。
在决定对慢性房颤病人进行复律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能否长久维持。房颤病程的长短(病程越长,复律后越难维持)、心房扩张的程度(心房越大,成功率越低)和病者年龄(老年病者成功率较低)均是影响复律后窦性心律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房颤的复发,可选用奎尼丁、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药物。
目前已有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的报告。
4、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2个月者称为持续性房颤。一般不再复律,而用药物治疗。
对于快速房颤,***是相当有较的常用口服药物。***用药过量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病人自己和家庭中的成员一定要学会用听诊器听心室率(注意不是数脉搏),根据心率调整用药量,心率快则增加药量,心率慢则减少药量,使心率维持在70-90次/分。***要长期应用。曾经发生过***中毒者,在中毒完全恢复后,只要病情需要,仍然可继续应用。
慢性持续性房颤病人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特别是既往有栓塞病史、超声诊断左心房内有血栓、严重二尖瓣狭窄、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者均属高危患者。原先无心脏病史、年龄在60岁以下者属低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一般主张应给予长期抗凝药物(长效阿斯匹林每日325mg或华法林),低危病者则不必长期应用。,应当指出,对于房颤的长期抗凝治疗,尚无一致见解。即使需要长期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亦应注意针对个体不同的情况,权衡利弊,并应充分考虑药物可能增加潜在出血的危险。
对于发作频繁、心室率很快、药物治疗无效者,可施**室结希斯束消蚀术,同时置入频率适应性心室按需起搏器。
关于医生说现在房颤已经控制住,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医生的说法对吗?
愈曾是心内科医生,以上说法基本没错。因为药物除颤有个过程,即:房颤——阵发、短阵房颤——房性早搏——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在这过程中,只是最后一步心跳和脉搏是规则的,中间三档都是不规则的!
由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房颤,需要换瓣吗
五月中旬,在阜外做了瓣膜置换,前后均无房颤出现。后检查结果良好,心脏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波异常。
什么是心脏房颤
什么是房颤?
房颤这病严重吗,能根治吗
房颤这个病还是算比较重,但是他不是一房颤马上就有严重危险,他是一个缓慢进展引起好多其他情况的病。
引起的情况包括:左房变大,心脏变大,心功能变差,脑梗塞,死亡率增加,痴呆等。
目前的治疗只有两种,一个是射频消融,一个是我研究的生物针加中药。
我的治疗可以根据房颤,但是,不是100%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年龄、伴随着其他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中医的体质辨证分型都有关系。
有关心脏房颤手术!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对于一个半月前做了该手术,最近感觉累,易疲劳属于正常现象,手术之后,患者身体虚弱,需要调整恢复的过程,现在的情况,注意定期的复查,平时避免劳累,按时休息,合理膳食。术后病人因活动受限,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减低,宜用清淡、易消化的膳食,少食多餐,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恢复调整和身体状况不同,对于饮食没有什么是不适合,适量即可。希望帮到您
房颤是什么?房颤有什么危害?
说道房颤估计大家都是一脸懵。房颤是什么?这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房颤非常危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房颤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危害呢?
什么是房颤?
房颤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时候
心脏房颤血栓脱落可以到大脑、下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心房激动的频率可达300~600次/分,患者自我感觉心跳频率快而不规则,有时心率可达100~160次/分。通俗来讲,正常人心跳是“咚哒、咚哒、咚哒”,而房颤患者的心跳是“咚咚咚咚哒,咚咚咚咚咚哒,咚咚咚哒”,毫无规律。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持续时间以及对复律治疗的反应,目前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等。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
(1)脑卒中患者中约15%-20%是由房颤导致的,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不能规律的收缩舒张,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栓塞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栓塞在脑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
(2)房颤和心衰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房颤时,心房激动不能以正常的节律传导给心室,心室充盈异常,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引起房颤性心肌病,诱发心衰。心衰时,心室功能异常,血液淤滞在左心房,导致左心房心肌被过度牵拉,心肌纤维化,心房内电传导紊乱,最终诱发房颤。
房颤心衰应该如何治疗?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到终末阶段的严重疾病,常合并多种疾病,而房颤是其中一种。 房颤与心力衰竭常共存于同一患者,心衰是引起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反之,房颤又使心衰不断恶化,二者互为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及死亡率,并且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Framinghan心脏研究显示,在新发心衰患者中超过半数合并房颤,在新发房颤患者中超过1/3患有心衰,二者同时存在时死亡风险更高。因此,预防和治疗房颤是心衰治疗的重要策略,而有效地控制心衰也会对房颤的防止起重要作用。
《2020 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提出,心率、节律、抗栓、治疗基础疾病作为房颤合并心衰治疗总纲领。药物治疗依然作为心衰和房颤治疗的基础方式,而CRT-D(心脏同步治疗除颤器)/CRT-P(心脏同步治疗起搏器)及房室结消融作为三线治疗推荐。
CRT-D(心脏同步治疗除颤器) 和CRT-P(心脏同步治疗起搏器)统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目前心衰治疗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CRT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实现最佳的心房心室顺序激动,以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帮助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同步,室间、室内再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返流,增加每搏输出量。有效帮助心脏提供足够的力量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使心脏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逐渐实现心脏功能的恢复。
有研究表明,不管房颤是否进展,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都可提高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症状,并显著减少全因死亡的危险;CRT应答与逆转心房重构,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有关。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也显示,伴有慢性房颤的心衰病人CRT治疗的益处与窦律者相当。所以对于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CRT对房颤与心衰的治疗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