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慕容梦蕾 给各位分享心理防御方式评分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心理防御机制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心理防御机制的举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心理防御机制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心理防御有哪些?
(1)否认,对现实的否认或对自己情绪的否认,掩耳盗铃就属于这一类的防御方式。
(2)固执,不论自己的主意是否正确都坚持,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3)转移,把情感、**或行为从原本有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其它事物上,比如在外面受了批评,回家来对家长发脾气。
(4)合理化,就是为自己的"**"动机开脱和找借口,或对失败进行可接受的解释,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典型。
(5)外投射,将自己内心不为外界所接受的想法、**、情感归咎于他人,比如一个恨别人的人,确信"他恨我"。
(6)潜抑,就是将不能接受的想法除去。
心理防御方式有哪几种
一、生活中常见的8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1、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2、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3、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4、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
5、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6、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7、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8、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
二、5种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和自己的**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
2、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
3、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
4、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5、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与分类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
心理防御方式有哪些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积极的作用,能暂时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安,对情绪有缓解作用;另一种是消极作用,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防御机制在性质上带有隐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多半是逃避现实的,有时还会使现实问题更加复杂,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从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出发,心理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1、合理化机制:指个人自己能接受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和不快,保持个人的自尊(酸葡萄反应、甜柠檬反应)。
2、潜抑机制: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现实中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致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使自己避免痛苦。潜抑作用是所有心理防御机制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方法(如梦、失语、失态、笔误等)。
3、转移机制:个体将情绪反应转移给无辜的人或物,以发泄内心的不满,调节心理平衡(迁怒于人、迁怒于物)。
4、投射机制:指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的、所不能接受的**冲动和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来避免心理上的不安,维护个体的自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找替罪羊、投射测验等)。
5、反向作用机制:个体将潜意识中被禁止的**转化为意识领域里的反面的行为,从而帮助个体更平静地生活在一个戒律众多的世界里(如强烈****的人对他碰到的人过分关心,内心贪婪的**谈金钱是万恶之源、反对拜金**等)。
6、升华机制:人们把那些可能是不道德或违反伦理的强烈的潜意识欲念,以社会较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化悲痛为力量)。
7、仿同机制:亦称认同,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力图在态度上模仿其仰慕的人,它是一种抚慰达不到**的便利方法(追星族)。
8、**机制:指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周围世界的各种感觉、**、观念和情绪态度,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这是一种与投射相反的机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否定机制:把已经发生的挫折和不愉快的情境加以否定,从根本上认为它从没发生过,以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眼不见为净、隐儿盗铃、否认亲人的死讯或考试成绩等)。
10、补偿机制:当个体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受到挫折,或者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某种**时,通过选择其他能成功的种种方法来弥补这种**,以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盲人的视触觉、学生的特长)。
11、幽默机制: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以某些合适的言行来化解困境,度过难关,维持心理平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