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伯然 给各位分享阿里地区是什么汇聚之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阿里地区在哪里?(阿里地区在哪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阿里地区在哪里?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拉萨,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拉萨,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阿里地区到新疆喀什市有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657.6公里
起点:阿里地区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66.7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G219
2.沿G219行驶1328.1公里,直行进入雪域大道
3.沿雪域大道行驶6.1公里,左转进入核桃大道
4.沿核桃大道行驶5.7公里,直行进入核桃大道
5.沿核桃大道行驶18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昆仑大道
6.沿昆仑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G315
7.沿G315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吐和高速公路
8.沿吐和高速公路行驶80米,直行进入吐和高速公路
9.沿吐和高速公路行驶223.4公里,直行进入吐和高速公路
10.喀什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吐和高速公路行驶80米,直行进入G315
2) 沿G315行驶390米,直行进入洪巴什二桥
3) 沿洪巴什二桥行驶80米,过洪巴什二桥,直行进入G315
4) 沿G315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疏勒大道
5) 沿疏勒大道行驶5.6公里,直行进入昆仑大道
6) 沿昆仑大道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688支线
7) 沿688支线行驶130米,过七里桥约120米后,直行进入解放南路
8) 沿解放南路行驶2.3公里,过右侧的渝都大厦约150米后,右转进入人民东路
9) 沿人民东路行驶250米,过右侧的喀什市人民广场约140米后,调头进入人民东路
10) 沿人民东路行驶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喀什市
介绍一下西藏的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驻地噶尔县。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土地面积33.71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扩展资料:
阿里地区的历史沿革: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
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
明朝(1368-)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明朝洪武皇帝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
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由汗庭任命管理(甘丹颇章**是其中的下级**,而且只有部分管理权),后期是拉藏汗任命女婿康济鼐管理阿里区域,后来,在清****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堆里嘎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以日土宗设日土县;以革吉设革吉县(驻那坡);以改则设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以仲巴洛强溪设仲巴县(驻札东);以普兰宗设普兰县;以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1962年将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辖6县。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地区驻噶尔县狮泉河。由改则县的路南4区设立措勤县(驻门董)。阿里地区辖噶尔(驻昆沙)、革吉(驻那坡)、札达(驻托林)、措勤(驻门董)、日土、改则(驻鲁玛仁波)、普兰等7县。
1979年3月7日复归西藏自治区领导。同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日土7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里地区
西藏阿里地区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毗邻。
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
扩展资料:
气候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
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参考资料:人民网-最美星空看西藏阿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