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程安澜 给各位分享大一的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学体测项目及各自所占百分比(大学体测每个占比)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学体测项目及各自所占百分比
大学女生体侧项目 及各自所占百分比为 体重指数15% 肺活量15% 坐位体前屈10% 立定跳远10% 50米跑20% 800米跑20% 仰卧起坐10% 大学男生体侧项目 及各自所占百分比为 体重指数15% 肺du活量15%
大一型企业的标准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大型
中型
小型
工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人
万元
万元
2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
300-2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
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建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人
万元
万元
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
6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
6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批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人
万元
2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100-2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100以下
3000以下
零售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人
万元
5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
100-500以下
1000-15000以下
100以下
1000以下
交通运输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人
万元
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5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500以下
3000以下
邮政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人
万元
1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1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以下
3000以下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人
万元
8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
400-800以下
3000-15000以下
400以下
3000以下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对大一新生的建议和意见
1.为了期末复习时省力,课堂一定要好好听课,课后作业一定认真做,不糊弄。临近期末,将要考离散数学结构和高数还有C语言,一周学完三本大厚书,复习时hhhhh,头要秃了
2.课余时间多读书,不想读书的时候在你所在的城市里走走转转,我在北京,周末没事儿的时候会去美术馆,博物馆转转,或者书店里坐坐读书,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有时候两张地铁票就足够了。
3.和室友们和谐相处,尊重每个人的习惯,清楚每个人的底线,也要坚持好自己的原则,还有,不要把时间都放在宿舍里,没事做的话去图书馆自学一些新玩意儿,或者像上文中说的出去转转,距离产生美,还是有道理的。
4.可以新培养一个技能,比如做视频,摄影,或者编程,学一门外语,按照自己的爱好来,多尝试才能发现自己喜欢的。
5.一些有趣的社团活动还是值得参加的,今年我去参加学校天文社外出观星活动,认识很多别的学校的朋友,也见识了一些大神,感觉很棒!
6.还有一些想起来再补吧~大学生活只要自己认为过的很充实有意义就可以啦~但是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熬夜和补觉上面,好好享受你的三个月暑假吧!
7. 不要急着否定任何道理
你可以听不进去任何道理,因为正确的大道理都需要仔细拆开讲讲才能讲明白,听的人也必须拥有一定的阅历才能理解道理背后的内涵。你将看到听到很多道理,觉得相见恨晚或者不屑一顾,这都正常。但是建议你看到它们时,都在脑子里过一下,没准等到有一天,你会在一瞬间顿悟它的真谛
8.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巨大差异的存在
可能过去你在街坊邻居嘴里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老师嘴里是“我有一个学生”,你考到这个大学可以让你的父母骄傲上好久,但是别忘了:能和你考到一个学校的,大家都不差。
更何况,因为一些你懂的的原因,你可能是百里挑一,但是你的舍友为了能进入这个学校,练出了**挑一的本领。
而且在这里,评价每个人的方式是多元的,日后你们选择的道路也是多元的,你必须要承认有的人因为专业选择,家庭背景以及机缘巧合,一开局的优势就比你大。而且有些差异,并不是说你通过努力就一定可以弥补的,因为在你奋起直追的时候别人也在原来的坚实基础上持续发展。
学会接受差异,明白自己和一些人比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比相对成长,不要去比较绝对成果,因为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和太多你不可控的因素较劲只会给你带来烦恼和痛苦。
9. 不要焦虑
当然,初入大学的你肯定会十分迷茫和焦虑,什么都想要,但是什么都看似拿不到。我想对你说的是,焦虑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做好你现在要做的事,别想着太远的未来。未来,就在你当下正在做的事里,你焦虑不会让旅行的过程缩短,你颓废也不会让这段旅途变长。
所谓釜底抽薪,正是要你排除焦虑的干扰,直接解决给你带来焦虑感的问题本身,你都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了,哪还有时间做事了?后果只是恶性循环。
10. 道路自信
人各有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你怎么就觉得你一定非要像别人一样年少有为出名趁早,没准你是大器晚成型的。网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方法,每个都在告诉你他们特别管用,也会批判其他方法的不靠谱,但实际上,每一个方法坚持下去去做,都能获取不错的结果。
只不过很多人朝三暮四道路不自信,走到一半又改变方向,重复消耗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到了最后当然什么都得不到。认准你觉得适合且有正向反馈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11. 但是道路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考虑现实的
大部分人走的路,可能没有多么耀眼的成绩,但是它好在足够平稳,已经有无数的人为你亲身试验过,某条路大概率是正确的。少部分人走的路,虽然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绩,但是往往也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和别人做不到的付出。
因此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如果你自身能力尚且不够,或者家庭经不起折腾,那么千万别赌,先求稳定,再说发展。普通人家的孩子先找一个自己适合的领域做好积累,会比拿着自己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靠谱的多。
大一的基本目标会是什么??
一定要选择吗?
大一开始,你就应该做出一种选择。为何说大一时做选择是合适的哪?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背景情况相似的同学,他们毕业后的道路都是既定的,这个既定具体可以在了解本校上几届学长的毕业出路中明确,也就是说你未来的路已经确定了:去企业工作、考国家公务员、继续考研深造、留学深造、自主创业等。一般来说,。你面临的道路就是这么多,未来你是必须要选择其中的一条路的,那么现在你打算选择什么哪?
你可以怎么选择?
大学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没有体验过,也不知道大学有什么以及它们各有什么用,这是人进入新环境的一种常规状态。但是大一学生是可以将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并以此来定义大学对于自己的意义的,从而可以根据意义和目标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其实,大学本来就是一体,大学的度过虽然是以时间为序一年又一年来计算的,但是人生的变化却是以角色转换来计算的,也就是角色的更替时大一学生可以做就业选择的理论依据。无论对于大一学生还是大四学生他们都将面临五种出路,他们的角色也都将从学生转换为职员,那么为下一个角色作准备就成为大一学生的一个选择和任务了。
生涯高度下的选择。大一学生可以从人生角度来定义大学和做选择,因为大学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那么你就可以从人生这个高度去理解大学对于自己的作用。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义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大一学生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了。例如你选择做一名教师,那么你就得在专业的领域选择、理论深度以及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上下功夫了。
阶段目标下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考虑人生有些太远或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想法,那么你可以以短期目标作为选择的依据。短期目标可以是大学毕业后的目标,也可以是你想要在大学里取得的目标,如果你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去外企工作,那么这个目标就可以作为你现在选择的依据,从而你就要在大学里做与就业相关的选择了。
客观环境下的选择。如果你感到人生深不可测,很难计划;你也没有短期目标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将同类环境的出路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花一个月时间,去和辅导员、专业课、就业办的老师聊聊,去和大三、大四的学长聊聊,这样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本专业的师长毕业后都有什么出路。他们在毕业时都选择了什么,反推回来,你毕业后的状态无非也就是你调查的那么多,既然跑不出那几条出路,那现在你就开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选择了。
什么在影响着你的选择?
知道了选择的策略之后,哪些因素在影响和左右着你是否选择和选择着什么哪?外在环境是你选择的基础,他人影响时你选择的参考,个人特质是你选择的依据。
外在环境:社会环境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现状,了解了社会环境,可以让自己的视野更广阔,从而目标和选择也会与时俱进。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你做什么样的选择。你所在城市的发展和氛围,你所在的校园文化都会影响你的选择。家庭环境,主要是父母、亲人的背景同样会影响你选择的方向,因为他们的能力及其社会资源可以影响你的选择,大一学生一定要多了解外在环境,在做选择前更要充分掌握信息。
他人影响: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我们身边的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大学里你所在的班级、所在的寝室会形成一种氛围,这种氛围也会影响你的选择。一个学习积极、团结协作的班级、寝室会让你做出努力学习、奉献他人、关心他人并与他人合作的选择。同样,负面的氛围也会使自己做出不利的选择。因此大一学生加入一个群体要慎重,否则群体的不好因素会影响着你。
个人特质:在考虑了环境和他人之后,就要考虑自己了,因为这是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对你自己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是你对自己的大学和人生的选择,所以最后的决定因素还是要以自己为依据。你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深刻地影响着你选择什么与不选择什么。在你的价值层面里,你会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做出什么是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判断,并且会以此为目标。你的家庭背景、教育层次、个人经历等都会影响你的价值观形成,从而影响你的选择。
你的兴趣、爱好是你选择的重要依据,因为人都会从自己喜欢、自己熟悉的方面去做选择,你小时侯形成的兴趣、爱好并在次基础上形成的能力,都会让你直接以此作为下一步的选择,如小时候你对跳舞感兴趣,而且现在也保持着,可是你现在迷上了萨克斯,那么你下一步选择很可能就是学好它然后去酒吧兼职。理想,可能是你小时侯就树立的一个当科学家的梦想,可能是你上高中时的去外企工作的目标。总之,理想就是你现在要成为谁、要做到什么的期望,上大学后你可以结合这些理想去做与理想相关的选择。
明确你的选择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就到了明确选择的阶段。毕竟在大一时你的不能太多、太分散、否则太多选择就等于没有选择。选择就是要在了解所面临的各种可能出路之后,结合自身去确定一个最符合自己目标的选择。
多目标下的选择:在了解自己前方都有什么路之后,大一学生很可能就依据自己所做的一些了解、掌握的一点信息就树立很多的目标,此时他们其实还没有全面的解出路。如有些大学生会树立考研和找工作的两个目标,但是这两个目标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选择,也可以是一个选择下的两个策略。如果你以就业为导向,那么是毕业后找工作还是读研后找工作其实就是一个问题了,此时考研成了实现就业的一种策略,而不是目标。但如果你想毕业后在学术领域发展或者考研失败后去找工作,那么你是没有目标的,这两种选择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学术发展一个是就业工作,两个目标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选择,两者的并立其实就是目标混乱的表现。那当你有几个目标时,你要思考的是,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他们的未来是不是一样的,能否实现你的目标,这些选择哪些最符合你的期望,采用排除法,最后剩下的那个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了。
了解选择后的结果:不能确定一个选择或选择发生混乱,往往是因为对一个选择、一个出路的可能结果不了解,也就是说,信息的不全面、不准确导致你的决策失误。在调研自己毕业后的可能出路后,你要对选择项进行全面的调研,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每一个出路,每个选择可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然后结合这个客观的结果来衡量自身。如果结合自身发现有几个出路是有交叉和重合的,那么你可以以个人的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从目标出发确定一时择。要注意每个出路本身都有社会大众的意义,但是只能当结合你自己之才会发生意义的转变,所以在出路调研时,要遵循客观、体现出路本来的发展含义,这样才有利于了解出路的客观结果,才能为你做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
量化你的选择:一个选择对应这一个目标,一个标准是有其量化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被量化的选择是不能被称为目标的,因为那个选择是混沌的,而选择的目的是要明确,以便指引你未来的大学生活。时间、标准、手段是目标的三要素,如你选择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为目标,那么目标的实现时间是毕业时,实现目标的总时间是从你现在开始到毕业前;什么标准、要求、条件才是你找工作的核心因素呢?你努力的方向和达到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以调研来明确标准的行动,只有知道了标准才会确定努力的方向。还要明确什么是衡量你达到标准的因素。如找到工作的核心因素是了解企业,那么衡量你了解企业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知道企业的名字还是了解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为准呢?手段,你实现目标的方案、策略,如你要毕业后去找工作,那么你会实施什么手段来实现目标呢?制作企业调研报告来了解企业、加强社会实践安和工作实习以增加工作经验、学好专业知识和接受培训考证以增加教育背景等,没有手段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当然除此之外,严格的执行、适时的修正等都是实现目标不可忽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