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蔡逸宇 给各位分享线束总成的国际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分求:汽车线束检测要求(汽车线束检测仪)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高分求:汽车线束检测要求
QC/T 29106-2004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电线束。
你找的应该是这个吧。百度搜下就能看到 如有需要我也可以发给你
汽车电路绝缘电阻一般多大
没有查到国家汽车标准的具体要求。
建议,如果你要估算的话,按照1M/V即可。(这是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相关标准)
或,你可参照国家行业标准,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执行。这标准给出了“产品绝缘耐压性能”。见下图。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追答:
找到了一个标准,供你参考。QC/T29106-2004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如果你找不到,我可以给你电子版。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如何划分?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的特点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2)灵活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
3)开放性: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型等;
4)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接入;
6)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
增加更为系统化的内容
一、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结构化综合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话音及图形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成为现今和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大厦的发展紧密相关,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智能大厦具有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一般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保安自动化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等,它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内在联系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同时又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二、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发展
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最初实施,距今已有十几个年头。
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产生。人们对美国哈特福特市的一座是式大楼进行改造,对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系统等采用计算机监控,为客户提供话音通讯、文字处理、电子了件以及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同时,多家公司转入综合布线领域,但各厂家之间产品兼容性差。
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仪,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
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即《商业大楼电信综合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综合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
1995年底,EIA/TIA 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 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出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
制定EIA/TIA568A标准基于下述目的:
*建立一种支持多供应商环境的通用电信综合布线系统;
*可以进行商业大楼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建立和种综合布线系统配置的性能和技术标准。
该标准基本上包括以下内容:
*办公环境中电信综合布线的最低要求;
*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
*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
*连接器和引脚功能分配,确保互通性;
*电信综合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
三、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概念
1.定义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任何用户选择的话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电信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应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
2.特点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2)灵活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
3)开放性: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型等;
4)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接入;
6)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
3.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按照一般划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支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子系统和建筑群主干子系统。
1)建筑群主干子系统
提供外部建筑物与大楼内综合布线的连接点。EIA/TIA569标准规定了网络接口的物理规格,实现建筑群之间的连接。
2)设备子系统
EIA/TIA569标准规定了设备间的设备综合布线。它是综合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电缆传送至此。通常,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
3)垂直主干子系统
它连接通讯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换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主干综合布线要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接地应符合EIA/TIA607规定的要求。
4)管理子系统
此部分放置电信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包括水平和主干综合布线系统的机械终端和1或交换。
5)水平支干线子系统
连接管理子系统至工作区,包括水平综合布线、信息插座、电缆终端及交换。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形拓扑。
水平综合布线可选择的介质有三种(100欧姆UTP电缆、150欧姆STP电缆及62.5/125微米光缆),最远的延伸距离为90米,除了90米水平电缆外,工作区与管理子系统的接插线和跨接线电缆的总长可达10米。
6)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由信息插座延伸至站设备。工作区综合布线要求相对简单,这样就容易移动、添加和变更设备。
4.介质及连接硬件的性能规格
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综合布线硬件主要包括:配线架、传输介质、通信插座、插座板、线槽和管道等。
1)介质
主要有双绞线和光纤,在我国主要采用无屏蔽双绞线与光缆混合使用的方法。光纤主要用于高质量信息传输及主干连接,按信号传送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线径为62.5/125微米。在水平连接上主要使用多模光纤,在垂直主干上主要使用单模光纤。现在,使用100欧姆无屏蔽双绞线已成为一种共识,它分为3类、4类和5类三种。
2)接头及插座
在每个工作区至少应有两个信息插座,一个用于语音,一个用于数据。插座的管脚组合为 :1&2、3&6、4&5、7&8。
3)屏蔽占非屏蔽系统的选择
我国基本上采用北美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策略,即使用无屏蔽双绞线十光纤的混合综合布线方式。
(1)屏蔽的含义
屏蔽系统是为了保证在有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包括两个方面,即系统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和系统本身向外插射电磁干扰的能力,对于后者,欧洲通过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EMC规范。实现屏蔽的一般方法是在连接硬件外层包上金属屏蔽,层以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现已有STP及SCTP两种不同结构的屏蔽线供选择。
(2)屏蔽系统的**
A.接地问题
屏蔽系统的屏蔽层应该接地。在频率低于1MHz时,一点接地即可。当频率高于1MHz时,EMC认为最好在多个位置接地。通常的做法是在每隔波长十分之一的长度处接地,且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波长的十二分之一。如果接地**(接地电阻过大、拦地电位不均衡等),会产生电势差,这样,将构成保证屏蔽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和隐患。
B.系统整体性
屏蔽电缆不能决定系统的整体EMC性能。屏蔽系统的整体性取决于系统中最弱的元器伯。如跳接面板、连接器信息口、设备等。因此,若屏蔽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袭缝,则构成子屏蔽系统中最危险的环节。
C.屏幕子流的抗干扰性能
屏蔽系统的屏蔽层并不能低御频率较低的噪声,在低频时,屏蔽系统的噪音至少与非屏蔽系统一样。
而且,由于屏蔽式8芯模块插头无统一标准,无现场测试屏蔽有效程序的方法等原因,人们一般不采用屏蔽双绞线。
四、综合布线测试
局域网的安装从电缆开始,电缆是整个网络系统的基础。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实质上就是对线缆的测试。据统计,约有一半以上的网络故障与电缆有关,电缆本身的质量及电缆安装的质量都直接影响到网络能否健康地运行。而且,线缆一且施工完毕,想要维护很困难。
现在,普遍采用5类无屏蔽双绞线完成结构化综合布线。用户当前的应用环境大多体现在10M网络基础上,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运行测试,以保证将来应用。
对于电缆的测试,一般遵循"随装随测"的原则。根据TSB67的定义,现场测试一般包括:接线图、链路长度、衰减和近端串扰(NEXT)等几部分。
1.接线图
这一测试验证链路的正确连接。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测试,而且要确认链路一端的每一个针与另一端相应的针连接,同时,对串绕问题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保证线对正确绞接是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
2.链路长度
根据T1A/E1A606标准的规定,每一条链路长度都应记录在管理系统中。链路的长度可以用电子长度测量来估算,电子长度测量是基于链路的传输延迟和电缆的NVP值来实现的。由于 NVP具有10%的误差,在测量中应考虑稳定因素。
3.衰减
衰减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的测量。衰减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测量应用范围内的全部频率上的衰减,一般步长最大为1MHz。
TSB-67定义了一个链路衰减的公式,并给了了两种测量模式的衰减允许值表。它定义了在20℃时的允许值。
4.综合布线近端串扰(NEXT)损耗 NEXT损耗是测量在一条链路中从一对线对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也就是当信号在一对线上运行时,同时会感应一小部分信号到其他线对,这种现象就是串扰。
汽车仪表台线束如何检查
看你是扮演什么角色
1 供应商: 你要检查回路是否正确连接,保证固定件,胶带保护,尺寸符合现实图纸,物料无误装
2 客户(生产):检查所有压接,连接检查报告,检查尺寸,固定件 和胶带保护
很多,不能一下写出
汽车线束端子的材料是什么
汽车线束材料主要包括电线、端子、护套,胶带,PVC管等,以及一些辅助性材料,如:包装物,防护材料等等。
一,汽车线束材料之电线
电线最常用的材料有:QBV,QVR,AVS,AVSS等,它们是构成汽车线束的主要材料。很多朋友对这些称谓或许并不了解,这里只举出一个例子。QBVV电线的含义: Q代表公路车辆用电线,B代表薄壁绝缘,VV指的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二,汽车线束材料之端子。
端子是汽车线束连接的的关键材料。
三,汽车线束材料之护套。
护套分塑料护套和橡胶护套两种,塑料护套是用来线束与线束间对接或线束与车上用电器之间对接的连接件;橡胶护套是用来车体过孔定位或用于线束的防水密封。
四,汽车线束材料之管材。
管材对线束起着保护、防水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减震降低噪音的作用。管材一般有PVC管,波纹管,热缩管,硅胶管等等。管类材料一般被用在汽车湿区,也就是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如发动机仓、底盘等。热缩管分为单壁热缩管和双壁热缩管,单壁热缩管一般用于接地端子或中压端子的绝缘保护,双壁热缩管主要用于安装在湿区的线束的接点绝缘防水。
五,汽车线束材料之胶带。
线束用胶带分为布基胶带,塑基胶带,绒布胶带,纸胶带等,几乎每种线束都会用到这种材料。作用为绝缘、保护、防水、减震隔音、标记点、线束成捆等等。
六,其他汽车线束材料。
上述的5种都是构成线束本身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材料。比如说:包装用的包装箱、塑料袋,包扎压接后半成品用的塑料片、*胶圈、套筒,分装后半成品装箱时用的隔离档板,等等。这些线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我们需要熟知每道线束加工的每一道流程,才能够选择最佳的材料,保证所选用的线束材料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线束加工组装的厂商,上海杭州的有吗?
你说的很对,以往我在杭州找过做线束的厂商,送过几次货基本都有**品的,感觉不怎么重视品质。后来没办法了,只能到广东地区寻找看看,虽然稍微远些,不过现在物流方便,只要产品不出问题就值了。这两年来,我们跟志业线束经常合作来往,给了我们不少技术上的支持,没后悔当初的决定。
车辆工程中“汽车电子设计”和“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区别
1、两者专业学习区别:
汽车设计和制造主要是研究汽车底盘,车身,发动机等,也学到汽车电器。
汽车电子设计是学汽车相关的汽车电器以及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学得更加专一些。
2、两者就业方向区别:
就业基本上都是汽车公司,不过汽车电子设计主要进自动化相关的自动控制设计部门或者跟机器人相关的设备保证部门,不过岗位很少。
汽车设计和制造就主要是设计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研究机械方面的部门 ,找工作比汽车电子好找,毕竟岗位多些。
国内目前比较实用的汽车线束软件有那些?
汽车线束行业是个小行业,软件也比较少,国内主要应用的就是中线CAD,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属性块绘制理念,在统一的企业标准下,快速、规范地绘制线束二维图纸,并实现多配置图纸间快速切换,方便多配置图纸的更改和工艺数据输出。在检查纠错方面,中线CAD可自动提醒待短接线号,智能分析各回路线号的最优短接位置,快速计算各线号裁线长度;在自动匹配方面,通过连接中线数据库,中线CAD可自动为电线匹配端子,匹配剥皮长度、防水栓、防水堵、裁线余量等工艺技术参数。中线CAD还有一个产品是中线万库,目前数据有7800条(包含对应的端子、防水栓和前视图),万库标准版已有5000多用户在使用,能提高图纸绘制效率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