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滕诗宇 给各位分享各个地区河流都有什么汛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汛期起止时间有什么特点?(我国汛期是几月到几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国汛期起止时间有什么特点?
我国汛期起止时间的特点有:各地区汛期不同、汛期开始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部分河流有双汛期、洪水出现的时间有规律。
1、各地区汛期不同
我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
2、汛期开始时间自南向北推迟
分析表明,我国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渐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
3、部分河流有双汛期
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
4、洪水出现的时间有规律
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扩展资料
入汛标准
综合考虑我国暴雨洪水规律,依据入汛标准确定的多年平均入汛日期应与现行洪水防御工作相协调。
入汛标准每年自3月1日起,当入汛指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当日可确定为入汛日期。
1、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
2、任一入汛代表站超过警戒水位,入汛代表站见附件。若代表站警戒水位发生变化,则采用最新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娄底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科普|全国入汛,你了解“汛”吗?
我国河流的汛期都在什么季节,内流河的汛期,外流河的汛期
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为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化水,
内流河和外流河夏季形成汛期,原因不同。外流河夏季雨水大量补给,形成汛期;内流河夏季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形成汛期。
我国东北河流有几个汛期
东北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春汛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高山积雪融水;
夏汛是大气降水。
哪些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
你说的是凌汛吗,也就是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那么初冬高纬地区温度较低先结冰,,即封冻期,这样低纬河流就受到阻挡,形成冬汛,同样的,到了初春,解冻,当然是低纬先解冻,就会形成春汛...(可以参考黄河,你看黄河的”几”字行下游就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
另外,我想说上面说的是外流河的现象,因为外流河是存在结冰期的(前提是必须纬度够高,比如中国是秦岭淮河以北,简单的说是够冷才结冰嘛,但是要出现上面现象的就必须从地纬流向高纬了!)
那么不是外流河就是内流河了,这种汛期大部分是季节性的,又叫时令河,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天7,8月高山有地形雨形成夏汛,春天有冰雪融水是春汛
,要符合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拿我国来说就是西北地区了...他们都是一年两次,河流我想基本都是吧,但是也有例外,要仔细分析,比如赤道地区的亚马孙河,它全年温度高,不存在结冰,但是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多雨,所以我感觉应该是一年四季都在迅吧,呵呵...
我国境内河流皆进入汛期是什么季节
我国河流分为内流河、外流河,内流河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水源,在5到9月这一年中气温偏高的时期,冰雪融水量增大,形成汛期;外流河水源依靠大气降水,
在雨季来临之时形成汛期,5月我国降水主要在南部沿海,6月份降水影响长江流域,7、8月份影响到华北东北地区,进入9月份雨带开始南撤,由此可见无论是
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形成汛期的时间大约在5-9月.
-----------------
我国东部,受季风的影响.冬季吹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吹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所以我国东部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但是由于东北地区的河流除了大气降水补给之外,还受到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所以汛期还会出现在春季.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是冰川融水,所以同样是夏季气温增高后,冰川融化,从而进入汛期.
所以:
我国境内河流皆进入汛期是什么季节
:夏秋季节5-9月
汛期的不同特点
中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时间的划分,一般用该时段洪水发生的频率来反映。以超过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称为“大洪水”。汛期时段的确定,是要保证90%以上的“大洪水”出现在所划定的时段内;主汛期则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来确定时段。例如: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分析表明,中国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世界各地汛期各不一样,例如非洲的尼罗河每年的7~10月为汛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2~5月为汛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6~7月为汛期。另外,由于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部门规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时间长一些。如**部门规定珠江汛期起止时间为4月1日~9月30日,长江为5月1日~10月31日,黄河为7月1日~10月31日,松花江为6月1日~9月30日等。
汛期是几月到几月
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因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黄河在宁夏-内蒙段,山东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常年,夏季风会和副热带高压联手,给我国带来大范围的降水,各条河流也会进入水量最大的汛期。每年4月初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第一次北进,夏季风给华南地区带来一场又一场降雨,进入前汛期。
我国内外流河的汛期各出现在哪个季节
主要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澜沧江、雅鲁臧布江、额尔齐斯河、怒江
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黑河、疏勒河、伊犁河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水量来源主要靠冰雪融水,所以夏季水量最为充沛。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受全国雨热同期气候特征的影响,夏季雨水较多,汛期也往往出现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