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柳忆权 给各位分享贫困县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贫困县标准(2023贫困县标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贫困县标准
国家级贫困县的划定标准以当地人年均纯收入作为依据。2012年中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标准,人均年收入少于2300元人民币的算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与**老区则相应的降低标准。
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且多集中于**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通常合称为“老少边穷”地区)。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更改,部分县也随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
自2001年起,评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标准,主要采用“631指数法”,即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这三项,分别占六成、三成和一成的权重。
扩展资料
贫困县中国部分实施经济扶持的县级行政区特定称谓,其资格需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在1986年、1994年、2006年和2012年共进行过四次。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着不同的评定标准,称其为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至2013年,达到标准贫困县的县级行政区总共有592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共有341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级贫困县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户也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各省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贫困县按什么标准衡量?
贫困县标准确认
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标准有所放宽。1994年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标准,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的,一律退出国家级贫困县,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级贫困县。 重点县数量的确定采用"631指数法"测定: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人均GDP低的县数、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为标准,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为标准;人均财政收入以120元为标准。
2012国家级贫困县,红色退出,绿色新入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1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它们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老区、边境地区和特困地区,其中老、少、边县的比例分别由"八七计划"的18.43%、6%上升到31%、45%、9%。据初步测算,重点县覆盖的贫困人口(625元)占全国的54%,低收入人口(865元)占57%。
国家级贫困县的划定标准以当地人年均纯收入作为依据,而少数民族地区与**老区则相应的降低标准。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且大多集中于**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通常合称为“老少边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更改,部分县也随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
共6张
国家级贫困县
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66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将成主战场。
依照2019年名单,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中国22个省级行政区内,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数量前九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以西藏自治区最多,其后分别为贵州省、甘肃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贫困县摘帽标准是什么
贫困户脱贫摘帽标准按照“八有一超”执行。“八有”指有稳定收入来源且吃穿不愁、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电视看;“一超”指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