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新珍 给各位分享景观尺度要符合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什么?(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1、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山脉间的自然景观资源,并体现自然景观良好的发展规律。
2、延续地方文脉原则:秉承历史文脉,结合人文资源,充分发扬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及民族风格,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创造环境优美,适用舒适,道路便捷,具有宜人尺度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活动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做到远近结合,并对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科学可行的策划指导意见。
扩展资料: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象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包括现代城市密度比较高,人多地少,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小品的平面图手画稿按照怎样的比例画A4大小
你手工绘图还是CAD绘图?手工绘图自己算比例,CAD绘图按1:1实际尺寸画,在布局里调比例即可。
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谈谈科学技术是一把**剑
例如汽车等,给我们创造了方便,但却给环境带来了危害
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2)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①颐和园主景突出式②圆明园集景式③避暑山庄风景式);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山有三远,深远、平远、幽远。水之三远,旷远、幽远、迷远);(
(5)建筑经营,时景为精;
(6)道路系统,顺势通畅;
(7)植物造景,四时烂漫。
二、设计要点
1、园林景观设计要的是什么效果?
实用、经济、美观。
三、八项要求
园林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
一、衬托、烘托要相称。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 鸡之类才相称”。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风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 园林景观设计遵循原则园林设计。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六、是强调加深要适度。如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七、是逗引引导要藏露结合。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或在景境外点以路亭、牌坊等,借以引导游人寻幽访胜。
八、是暗示隐喻要高雅。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解惑的目的。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室外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周围环境的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区域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
(2)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3)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空间变得有序。
景观类型级别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斑块是物种的集聚地,是景观中物质和能量迁移与交换的场所。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一般认为,某景观要素在整体景观中所占的面积大、斑块数量多并且分布范围广,则该景观要素在景观中可能起较大的作用,对景观整体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特征有更大的控制作用。在二级景观水平上本文选用景观类型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NPD)、平均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数、分离度等指标(张金屯等,2000;肖笃宁等,1990;郭志伟,2003;王宪礼等,1997;邵国凡等,1991)。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专业软件Fragstats3.3进行。见表3-5。
表3-5 二级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2000年)
对于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尺度上的格局分析,二级景观类型密度的差异很大,有林地的比例、密度远远高于其他景观类型,白河地区整体上以林地占明显优势,是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的决定性因素,疏林地、灌木林地、沼泽地、非林业用地等景观斑块镶嵌于景观中。所以林地是该地区景观的基质,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各类型景观形状指数变化不大,最高值2.79是疏林地,表明其斑块形状总体的复杂程度较高,疏林地与其他景观类型之间的差异甚大,说明此种景观类型的形状异质性较大。分离度指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景观空间构型指标的情况,本研究区的分维数均在1.2~1.4之间,说明景观类型的分离度指数值较低,区域内的景观分布较为密集。分离度在这里的意义就非常明显,疏林地高达57.02,而其他的均比较接近,说明疏林地的分布比较分散。
有林地中不同林分对景观格局的贡献率也不同。**景观水平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有林地的林分类型的差别。根据《吉林省森林资源数据库代码表》按优势树种分为1-红松,2-云杉,3-樟子松,4-落叶松,5-臭松,6-水曲柳,7-胡桃楸,8-黄波萝,9-椴树,10-柞树,11-榆树,12-色树,13-枫桦,14-白桦,15-杨树,16-杂木,17-针叶,18-阔叶,19-混交,20-油料,21-果树,22-其他经济林,共21类,为了统一标准,便于比较,将21类合并为11类,见表3-6。
表 3-6 **景观类型指数表
图3-4,**景观格局以阔叶混交林和落叶松为主,面积分别达到76097.38hm2和44596.34hm2,斑块数分别达到4139和3253个,二者合计面积数和斑块数分别达到整个林分类型的67.7%和66%,所以该地区以阔叶混交林和落叶松为主要类型,其他类型穿插于其间。而平均斑块面积却是以针叶混交林为最大,其次是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说明针叶混交林的斑块比较规整,分布比较集中,其他树种穿插于其中。分形指数主要分布在1.3316与1.2815之间,斑块形状指数排前三位的是杂木、柞树和水胡林,而其所占面积比例很少,说明面积小的林分的形状更复杂。
图3-4 不同林分类型面积
景观设计人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2007年5月21日发布的国标GB 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是全国第一部完整针对景观行业系统性的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