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长孙劲罡 给各位分享压膜绳有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棚压膜绳安装方法(大棚压膜绳安装方法图片)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棚压膜绳安装方法
大棚建设好都上完棚膜以后,就开始安装压膜绳了,站在大棚的一段把压膜绳尾部固定上八字沟,把八字沟固定在卡槽里面,另一端把压膜带扔到对面,截好长度,另一端也要永八字沟固定在卡槽上面就可以了,下面的都按这种操作方法即可
建一个温室大棚需要注意什么?
温室大棚建设涉及问题很多,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往往会被忽略,在这里简单整理了一下以供参考:
一.温室大棚内立柱过少
很多农户单纯为了追求温室大棚内的使用面积,人为地刻意减少了立柱的数量,这样做万一发生遭遇大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温室大棚很容易因牢固性不好而发生坍塌,所以温室大棚内立柱还是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的距离施工。
二.温室大棚缺失排水系统
很多温室大棚种植户觉得温室大棚不需要建造排水系统,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想法。事实证明08年和10年两年夏季的雨水都很大,没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都遭受了雨水倒灌,温室内作物全部烂掉,损失惨重,而备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可以安全度过雨水期。所以说排水系统还是相当重要的。
三.两温室大棚之间的间距太近
很多种植户为了节约土地,为了多建棚,甚至把一些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米左右,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温室大棚只有接受良好的阳光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没有光照或者是光照时间不充分,温室大棚里生长的作物就不会旺盛,自然经济效益也会下滑。科学实验证明,两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以不低于5米为宜,有条件的考验适当增加两温室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温室内作物的光照时间。
四.温室大棚后坡土墙*露在外,没有保护措施
大家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一个温室大棚或者是蔬菜大棚从前面看还好好的,可是转到后面一看就破旧不堪,甚至有些已经坍塌,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保护措施,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了使用寿命的大大缩减,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只需要在后墙面上罩一块完整的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的上面罩一层无纺布,最后用水泥浆把无纺布浇筑,这样保证十年后墙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注意事项】:自己建大棚种植西红柿的话,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可以操作。那样确实可以省掉不少的投入,但如果没有建设基础,建议还是找专业的温室大棚建设公司操作。
【引用】:
温室大棚建设时所忽略的四项注意事项
草莓大棚的建造??
塑料大棚可购商品棚也可用毛竹片自制。市售镀锌管大棚,一般棚长30米、宽6米、高约2.5米左右,棚长度可根据用户的田块增减。商品大棚一亩田约需1万元左右。为减少一次性投资,农户可利用毛竹片自行搭建。自建大棚一般宽6~8米、高2.6~2.8米,长度可视田块大小而定。弓与弓间距为60厘米。两侧和中间设立柱,顶部和两侧各用横杆固定。各地可根据冬季气温高低选用单重(仅大棚)、双重(大棚加帐膜式小拱棚)、三重(大棚加帐膜加小拱棚)。第二层帐膜棚架用毛竹片,间距1米左右设一弓,顶部用横杆相连。 棚长度一般以30~60米为宜,过短不利保温,过长不利于排水与灌水。 大棚应南北走向,这样能使每行草莓均匀照到阳光。棚与棚之间应间隔1.5米,以利于田间操作,开排水沟和防止相互遮*。在大棚四周,应开深沟(比棚内沟深),以利及时排除棚内积水。 根据笔者在杭州观察,应用双重保温法,冬季夜间二重棚内温度比露地高3~5℃,因此在一般年份,二重棚内温度均可维持在0℃以上,草莓花、果基本无冻害,果实可在11月中、下旬采收。亩产可在1500~2250公斤之间,实践证明此法是可行的。
如何建造竹木结构的塑料大棚?
由图18可知:由立柱、拉杆、拱杆和压杆组成骨架。立柱取材于毛竹或杂木,直径5~6厘米,深埋土中35~40厘米,基部最好垫一块砖,以免不均匀沉陷;立柱高度取决于设计的大棚高度和所在位置;每排立柱的多少由大棚的宽度而定,一般6~8根,以大棚脊为中心轴线,向两侧对称地由高到低配置,使拱杆呈均匀的弧;大棚两侧的立柱应向外倾斜,与地平面夹角60°~70°,支撑大棚肩部,使其有一定的向外支撑力。拉杆,也称纵梁,实际上相当于檩条,拉杆取材于直径4~5厘米的毛竹,它的作用是连结立柱与拱架,使大棚成为一整体,保证大棚的稳定。拱杆取材于竹竿,直径3厘米左右,既有一定强度,又能拉成弧形;拱杆间距1.0米左右,过宽影响拉风能力,易出现棚顶“洼兜”;拱杆的作用是支撑棚膜。塑料薄膜的外侧必须有压膜绳或压杆,将棚膜绷紧拉固,以防棚内“兜风”,压杆以直径3厘米左右的淡竹为宜,淡竹弹性较大,或用8
铅丝或压膜线。用金属角钢或两条平行钢丝绳做横梁。水泥柱为7~10厘米方柱,角钢50毫米×50毫米×5毫米。短柱即吊柱为5厘米粗30厘米长短木棍,嵌于拱架和横梁之间。
图18 竹木结构多柱式大棚构造示意图
东北寒冷地区如何越冬种植大棚西红柿?
一、西红柿冬季定植后的缓苗期正值寒冷季节,大棚温度以合适为主。有利于西红柿的生长,并注意调节光照、棚内湿度,同时及时喷洒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植株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二、根据西红柿生长需求合理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同时应及时把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摘掉带出棚外深埋,同时大棚内喷洒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治气传**菌的侵入。
三、为提高大棚西红柿坐果率,一般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洒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防裂果、畸形果发生,使西红柿品质提高,连连丰产。
建造塑料大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大棚的规格
一栋大棚的面积究竟多少为宜,要考虑大棚的建材结构,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目前竹木结构的大棚单栋面积以666.7~1000平方米(1~1.5亩)、钢架结构的1000~1333.4平方米(1.5~2亩)居多。大棚跨度:竹木结构的以12米居多,钢架棚15米,一般不超过15米,棚体过大,易遭风雪破坏,棚体过小,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造价高。大棚高度包括脊高和肩高(两侧高),高度要适中,过高“扒缝”操作困难,对荷载要求高,保温差;过矮影响透光,不利通风降温。一般竹木结构的1.8~2.2米,钢结构的2.8~3.4米,这种高度尚能用手工进行“扒缝”通风。近年来考虑夏季通风,脊高有3.5~4米的,应有机械通风装置。肩高过矮,影响棚内通风和人工作业,但过高不仅造价高,而且增加荷载,一般为1.5米左右,当然脊高高的大棚,肩高也相应高一些。大棚长度,50~60米居多,超过100米不仅管理不便,而且棚内通风不畅,湿、热空气不易排出。
(2)跨拱比、保温比和通风量
跨拱比是跨度与脊肩高差之比值,即:
跨拱比=跨度/脊高-肩高
跨拱比的大小表示棚顶形状,跨拱比大,顶部平坦,棚顶坡度小,雨雪不易自然下落,易出现兜水,损坏薄膜;此外,压膜绳不易将薄膜压紧,遇大风上下扇动。跨拱比一般8~10,不宜超过15。
保温比
地面积与覆盖的薄膜面积之比。保温比大,表示覆盖的棚膜面积小,虽放热量小了,但白天受光面积也小;反之保温比太大,放热面积大,不利保温,一般为0.6~0.7。目前我国的大棚一般采取自然通风,即顶部沿大棚方向开中缝,东、西两侧沿大棚方向各开一侧缝,通风口视棚内温度状况,棚内外温差灵活掌握。
(3)大棚方向
南北延长,棚内光照均匀,有利于通风。
(4)棚间距
南北延长大棚南北两头的棚间距是脊高的0.8~1.5倍;东西两棚棚边间距1.5~2米以免相互遮荫,又提高土地利用率。
关于场地的选择和布局,可参考日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