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吕玉竹 给各位分享劲护氰烯菌酯使用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氰烯菌酯的使用方法?(氰烯菌酯使用注意事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氰烯菌酯的使用方法?
浸种
单用:25%劲护氰烯菌酯、亮地单独使用预防水稻恶苗病:用25%劲护2000-3000倍液浸种,即15克劲护或亮地加水40公斤,不可多加水,浸种40公斤。浸种温度11-12℃,浸种时间5-7天,取出后直接催芽。
配套使用:种子包衣后与25%氰烯菌酯配套使用防治水稻恶苗病:用25%氰烯菌酯5000-7000倍液浸种,即15-20ml劲护或亮地兑水100公斤,浸80-100公斤稻种。浸种温度11-12℃,浸种时间5-7天,取出后直接催芽。该项技术彻底预防恶苗病的发生。
劲护氰烯菌酯使用方法是浸种,不仅可以单用,也可以配套使用,发挥劲护氰烯菌酯的功效。
2000-3000倍液浸种,可根治恶苗病,添加最新水稻配方安全剂,浸种后无需清洗,可直接催芽,使用更方便。
氰烯戊唑醇防治哪些病害?
氰烯戊唑醇可防治小麦**病、锈病等病害,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叶片发病初期开始喷农药杀菌剂戊唑醇12.5%水*剂800-1000倍液或25%水*剂1000-1500倍液或25%*油840-125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氰烯菌酯.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锈病、**病。
氰烯菌酯有何特点?
氰烯菌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百粉并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23-124℃;蒸汽压(25℃):4.5*10¨5Pa;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二甲基**、N,N-二甲基甲酰胺。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氰烯菌酯25%悬*剂外观为可流动的灰白色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悬浮率≧90%;倾倒试验:倾倒后残余物≦5.0%;湿筛试验(通过75μm试验筛)≧98%,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2年。
撒旱稻种子怎么撒?
水稻旱育秧,选择中性土壤作营养土,偏酸偏碱都不利水稻育秧,因此,要调整好营养土PH值。营养土采用70%中性细沙土,25%腐熟农家有机肥,50%氮磷钾复合肥混合,用25%多菌灵,咪鲜胺兑水1000倍液喷雾杀菌,搅拌均匀备用。水稻种子可用丙硫菌唑兑水1000倍液——2000倍液浸种8小时左右,捞出沥水,但不能用清水冲洗。放在催芽床,“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将软盘整齐相连摆放在平坦育秧床上,宽1.5m左右,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铺上准备好的营养土,将水稻种子均匀撒在营养土上,再用细沙土薄薄覆盖一层,早稻旱育秧要采用小拱棚覆盖一下,防寒保暖,防止“寒流”天气。播种后立即浇透水,但只能喷灌,喷头朝上,让水雾自由落体式落到营养土上。以后,每天中午时段和傍晚时候各浇一遍水,没有喷灌设备的,可用喷雾器喷灌,保持育秧盘营养土湿润。水稻种出苗后,追施尿素,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并用喷灌浇水。或用水溶性氮肥喷施。
水稻秧苗泛青后,及时防治立枯病,可用25%多菌灵、咪鲜胺兑水1000倍液——2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一次,水稻栽插前7天左右,可用氰烯菌酯、戉唑醇、丙硫菌唑兑水1000倍液叶面喷雾,带药栽插,无菌栽插。秧龄35天左右最适合栽插,此时水稻秧苗10cm左右,适合机械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