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景凯露 给各位分享藏南挨着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与印度争议的藏南领土具体是哪部分?(中印藏南地区领土冲突始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与印度争议的藏南领土具体是哪部分?

藏南:你打开百度地图,西藏东南角,察隅县以西,错那县、隆子县、米林县、墨脱县以南那块地区,什么县市都没有标的一块地方就是藏南地区,印度叫阿鲁那恰尔邦,印度实际控制。

中国与印度争议的藏南领土具体是哪部分?

藏南的印度实际控制线是英国在19世纪划出的麦克马洪线,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出于自身利益将那部分土地划给印度。

后来清**和****对西藏控制力十分弱,没有将此部分领土要回,同时印度在20世纪对藏南发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现在藏南的印度居民已经超过藏民,要将其赶走十分困难。

中国入侵印度期间走的不是这个线路,而且在进攻到新德里后,***出于各种的考虑下令撤兵,也未提出藏南交换撤并的条件。

藏南地区有多大?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藏南地区究竟有多大,“约9.3万平方公里”的说法流传已久,其实,按照科学的投影面积来算,藏南的实际面积应该是6.3万多平方公里。藏南目前几乎被印度实际占控。

藏南地区有多大?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藏南地区究竟有多大,“约9.3万平方公里”的说法流传已久,其实,按照科学的投影面积来算,藏南的实际面积应该是6.3万多平方公里。藏南目前几乎被印度实际占控。

中国和印度的领土争端都有那些地区?除了我们熟知的藏南和阿克塞钦地区外还有那里?

目前来说与印度共有八段争议地区:
http://****66sc***m/Get/Tibet/RiKaZe/RikaZe_PicTure/144301827.htm
你看一下这个地图就非常清楚了.

西藏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是什么?

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0.2189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

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

青藏高原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

有分属寒带、温带、**带、热带的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还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等。地貌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区,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区。

扩展资料:

西藏的气候特征: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65.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

在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下,西藏干季和雨季的分别非常明显,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9月为雨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严重不均,年降水量自东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渐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

中国和印度两国争议地区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还是北面?两国实际控制线在山的南面还是北面?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引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藏南地区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楼上所说“我军战后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撤军,近些年来倍受争议”,其实原因是当年那边与藏北没有公路什么的交通线,所以后勤跟不上,打过去的**几乎没有后勤,只有无奈后退,正因为这样,这几年中国一直在修到藏南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