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冷之莲 给各位分享哪些地区已经建成小康社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什么不足(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什么不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和社会**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

截止2019年6月西部地区共有多少个县摘掉贫困县帽子?

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什么不足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介绍,2017年中西部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申请脱贫摘帽。此次宣布脱贫摘帽的第一批40个县是:四川省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沐川县、嘉陵区...

全国哪15个省区市实现脱贫?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陕西、青海等15个省区市实现脱贫,成功加入“摘帽”群。

每个地方脱贫的方式也不一样,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特色,例如,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方式发展,建成500多亩高标准茶叶基地,带动当地近千余村民脱贫致富。河北省4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湖南省4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永州市蓝山县所城镇舜岩存,贫困户通过种植云耳实现脱贫致富。

扩展资料

每年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扶贫办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构成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所以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这份成绩单,值得点赞!全国15个省区市实现脱贫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是21世纪初。

“小康社会”是***同志提出的,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正式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到了2017年,习**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扩展资料:

***在规划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4年3月25日,***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D 本题考查全面小康的认识。当前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故②不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需到21世纪中叶,而非2015年就能实现。

对新疆的了解,介绍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吐鲁番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 多条。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颇富“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新疆有许多自然景观优美的湖泊,总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腾湖、艾比湖、布伦托海、阿雅格库里湖、赛里木湖、阿其格库勒湖、鲸鱼湖、吉力湖、阿克萨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新疆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大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为33.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00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沙漠。新疆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

黄冈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身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深入解放思想,并把深入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
  以深入解放思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发展认识与发展实践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最具针对性、最能解决问题、最管用的科学理论。湖北发展不够,从根本上讲是思想解放不够。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深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紧密联系湖北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基础以及面临的发展任务、发展机遇,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探索发展新路。解放思想是干事、谋事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开启思想的闸门,才能拓宽发展的天地。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解放思想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让解放思想成了口号、成了标签,必须有针对性、实效性。当前,要围绕科学发展,努力从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寻求发展机遇,找准解放思想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努力突破,务求实效。在目标定位上,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在开放合作上,以更大的气魄承接产业转移;在改革创新上,以更新的理念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在转变作风上,以更佳的状态狠抓工作落实;在改善民生上,以更实的举措促进社会和谐。
  坚定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模式,对各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省委、省**坚持不懈地推进“打基础、管长远”工作,为湖北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我们应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步伐。目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湖北经济发展仍然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作为中部农业大省,我们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湖北加快调整发展;外部需求减弱,有利于发挥湖北内生型发展优势。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提振信心,沉着应对,充分发挥好、利用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善于危中寻机、困中求进、克难奋进,就可以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将发展的机遇利用到最大限度。
  以深入解放思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发展要求与发展模式相统一
  当前,我们的紧迫任务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任务与沿海发达地区多年前类似,但发展环境完全不同,发展方式必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分阶段,但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因阶段或区域的不同而讲条件、打折扣,更不能认为欠发达地区要先发展起来再讲科学发展。恰恰相反,像湖北这样的发展中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发展空间、环境容量、资源禀赋相对宽松的情况下,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更具意义。这样可以少走弯路,避免失误。
  强化要义,做足发展文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是对“发展”的限定,是指发展的模式。任何减弱发展的势头、降低发展速度的做法,都是背离科学发展观要义的。湖北的发展总量不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因为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充分造成的。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标准是永无止境的,不可能因为某一阶段的目标达到了,就能够把群众的愿望都满足。一定要抓发展、谋发展,咬定发展不放松,进一步把发展的火力“煽”旺、氛围造浓,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发展壮大实力,以发展**难题,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发展改善民生。只有把总量做大了,才有结构调整的可能和条件,才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可能和条件。
  绿色繁荣,提升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不仅现在要发展,将来还要能持续发展;不仅现在生活好,将来还要越来越好;不仅追求科技程度高,又要强调绿色内涵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湖北的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高质量。经济指标的提升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也是发展。从一些发达地方经历过的经验教训看,后者更重要,更需要有清醒认识。发展条件不具备,暂时慢一些,今后可以追赶;一旦盲目发展,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恢复不过来,改回去更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价。青山绿水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与沿海地区形成反差效应的后发优势,那种污染严重的随意开发,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做到绿色繁荣,“不拿黄金换砖头”。
  扬长避短,突出发展特色。特色是优势,是品牌,是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特色,谁就拥有优势、拥有市场“话语权”。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发展特色,不能搞“大而全、小而全”,要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与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省委、省**策划的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武汉新港建设都是在寻求一条特色突破之路。各地区、各部门也要从各自实际出发,打好优势仗,走好特色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硬性约束,增强发展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光有学习讨论等软要求,也有纪律考核等硬要求,要切实做到硬标准、硬约束、硬检验。硬标准,就是层层分解的指标必须要达到,这是为官一任、守土有责、尽职尽责的必然要求;硬约束,就是说多少是多少,不是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的;硬检验,就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抓发展是能力,招商引资是能力,生态环境建设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以深入解放思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发展动力与发展机制相统一
  科学发展,是高水平的发展、高层次的发展、高效率的发展。通过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是保持长久发展、形成持久效应的“发动机”,是实现科学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对外开放,催生发展活力。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放是用市场机制解决发展矛盾和问题的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开放,促进观念的更新,倒逼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省上下要以开放为先导,进一步强化大开放理念,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和全球化的视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以新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开明的工作举措,更富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吸纳和**各类投资者,来湖北创业发展、成就事业。“开放”两个字倒过来,就是“放开”。要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地域,放开一切不利于发展的约束、政策、习惯、文化,放开一切能放开的资源,为投资者、创业者所用、共享,实现“双赢”和“多赢”,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不论技术含量高低,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要大力引进,鼓励支持发展。
  创新机制,**发展难题。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改革创新的资源是无限的。改革创新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操作能力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改革创新意识,也要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面对土地、资金等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困中寻机、大有作为,有的地方却步履维艰,一筹莫展,差别在于**难题的思路和力度。要正视现实,更多地运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来**难题。要支持和鼓励干部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试验,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历史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变革中取得进步和飞跃的。
  改进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城乡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促进人流、物流的**。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抓好软环境。“道以通为要”,为企业服务要高效通达,我们的政务、方法、服务,要敢于打破一些程序和限制,而不要让规矩、程序制约发展。发展第一,规矩、程序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当前,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研究**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并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落实这些措施,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需要有超常规的办法。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提高**部门的办事效率,继续推动执行力建设工作,加强诚信湖北建设,全力打造环境竞争力,努力使湖北成为中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魅力省份。
  以深入解放思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发展过程与发展目的相统一
  以人为本,落实发展归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前,关键是要从湖北的实际出发,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此同时,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把改善民生看成单纯的福利问题,认为增加民生方面的投入会影响发展。改善民生不仅是惠民工程,实质上也是发展工程。二是不顾经济发展水平,盲目规划,轻率许愿,乱铺摊子,把民生工程搞成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实施民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把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谋群众期盼的惠民之策,多行符合实际的惠民之举。
  共建共享,形成发展合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科学发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厢情愿。湖北目前总体上还处在爬坡阶段,而且各个市州、县市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涉及6000多万人民的发展事业,不是靠少数人就能干得好的,必须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科学发展的成果必须让人民群众及时共享,多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福祉。只有让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尝到发展的甜头,人民群众谋发展、干发展的劲头才会更足。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会**社会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以此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