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段若萍 给各位分享太极练习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练太极怎样松沉,手怎样圆?(怎样练出太极拳松沉劲)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练太极怎样松沉,手怎样圆?
练太极拳松沉的要领是:先松而后能沉。要松则腿必须有支撑力,腰胯能活,能旋转自如,腿脚能虚能实。一句话:腰似麻花,腿似弹簧。手如何圆呢?在沉肩坠肘的基础上手画圆弧,以身领手,身腰腿不动,手不动。这是手圆的要领。松沉第一阶段是在套路上,第二阶段是在对抗中做到松沉。第三阶段是各种力浑然一体,自由转换,无所谓松,无所谓沉。
太极拳十大要领、八法是什么?
太极拳八法、十大要领分别如下:八法:起势、捋、挤、按、采、肘、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收势。十大要领:1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 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2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3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 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 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5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6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 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 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 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 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 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 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7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8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9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 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10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 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如何练习走太极步?
迈步半个脚长及一个脚长即可,迈出腿落步时状如稍息,完全虚无,重心在支撑腿,而后听着自己的胯和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将重心慢慢移至迈出腿。如果劲为十分,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迁移,后腿送几分,前腿接几分。前腿一直保持松的状态,即使前腿成弓步。
怎麽能打好太极?
急么? 如果不急的话,建议你从太极拳的基本四式——揽雀尾开始体悟。 太极拳的基本要领都差不多,讲究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坐胯。主要是讲究头有上顶之意,胸不挺直,也不刻意的窝,肩膀不能耸起,肘要护肋,有下坠的意思,腰要活,大腿和身体连接的腹股沟始终要保持一定的深度,也就是大腿和身体不能成直线。 太极拳里也有桩功的训练,但是桩功若是没有人教,很容易出偏,所以没办法自学自练。 太极拳主要讲究松、柔,注意放松可以提高打拳的质量,但是一般人辛苦一辈子,打不出功夫,就是因为不能“松而不懈”,好多人讲松,实际上是把劲儿懈了,自己还不知道。 练太极拳特别注意需要老师的教导,不仅仅是说的事情,还要手把手教。 最主要的,桩功如果可以跟老师学到,那么桩站好了,拳架子盘起来自然好,功夫大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