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鲁秋睿 给各位分享龙门山沿线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门山脉经过哪些城市(龙门山脉经过哪些城市和县城)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龙门山脉经过哪些城市
汶川所在的龙门山脉,北起川甘陕交界,南接大渡河边的泸定一带,全长约500千米。在龙门山脉里分布着3条巨大的断裂带,全都是很深很深的活动性断层。这3条断裂带分别是紧挨成都平原的山前断裂,又叫彭灌断裂,都江堰、彭州关口、什邡莹华镇、绵竹汉旺镇等地,就在这条断裂带上;**断裂,又叫北川——映秀断裂,正好穿过了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地;山后断裂,又叫岷江断裂,岷江上游就是沿着这条断裂带流动的,沿途有松潘、茂县、汶川、理县等地。这3条平行分布的断层,加上一些横向的断层,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巨大复杂的龙门山断裂带。
看一看山中三条断裂带的名字,包括了彭州、都江堰、北川、映秀、岷江河谷等地名,全都是这次地震受灾特别严重的地方,就明白地震和断裂带的密切关系了。当地震发生时,从震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围辐射,使地面上下震颤和左右摆动,沿着一条条互相平行连通的3条断裂带迅速传播,立刻遍及整个龙门山脉,造成大面积强烈地震灾害。
龙门山脉走向
LZ是问四川地震的龙门山脉吗?那是南北走向。
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沿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龙门山的概述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境内,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 型为推覆构造(飞来峰)或冰川漂砾、地貌、地层剖面。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驰名中外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缩影,其地层发育丰富,分布众多的飞来峰与欧洲阿尔卑斯山飞来峰齐名,具有典型地学意义。公园内还分布有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 被地质科学家称为地质科学迷宫。龙门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方向,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线。龙门山古称茶坪山、湔山,又名龙山,是一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 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的伟大功绩,该山因名为龙门山。 为保护这一特殊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设置了龙门山地质公园。
龙门山的来历
龙门山是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由西北向东南推覆、滑覆的规模宏大的构造带。
龙门山(山脉)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是成都平原的西缘山脉(东缘山脉是龙泉山脉),西方是阿坝州和雅安市(及岷山和邛崃山),东方是都江堰市和邛崃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狭义)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
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4989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9米,气象万千。在彭州境内有九峰山风景名胜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白鹿森林公园等。
扩展资料:
景点介绍
1、银厂沟
国家级旅游区银厂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西北的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内,是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距成都公里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因明朝崇祯皇帝的天宫刘宇亮在此开银矿而得名。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峡谷低处,古木蔽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一种莫名的神秘与肃穆。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杜鹃似海,冬日素裹银装,盛夏金秋则林森葱郁,清流急湍,飞漱其间。是蜀山蜀水的经典代表。
2、九峰山
九峰山,海拔3315米。神圣奥妙之区,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诚者,往往遇风雨雷电,不得生还或不得善终。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庆《彭县志》载:“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耸然峙列者九,实为彭邑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态如何?嘉庆志里说:“九峰东北白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黄龙、元武、白虎诸峰,迤逦蜿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山
龙门山的来历
龙门山是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由西北向东南推覆、滑覆的规模宏大的构造带。
龙门山(山脉)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是成都平原的西缘山脉(东缘山脉是龙泉山脉),西方是阿坝州和雅安市(及岷山和邛崃山),东方是都江堰市和邛崃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狭义)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
海拔1000~1500米。龙门山最高峰海拔4989米,海拔由盆地边缘2000米向西逐渐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顶山海拔高达4989米,气象万千。在彭州境内有九峰山风景名胜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白鹿森林公园等。
扩展资料:
景点介绍
1、银厂沟
国家级旅游区银厂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西北的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内,是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距成都公里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因明朝崇祯皇帝的天宫刘宇亮在此开银矿而得名。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峡谷低处,古木蔽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一种莫名的神秘与肃穆。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杜鹃似海,冬日素裹银装,盛夏金秋则林森葱郁,清流急湍,飞漱其间。是蜀山蜀水的经典代表。
2、九峰山
九峰山,海拔3315米。神圣奥妙之区,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诚者,往往遇风雨雷电,不得生还或不得善终。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庆《彭县志》载:“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耸然峙列者九,实为彭邑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态如何?嘉庆志里说:“九峰东北白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黄龙、元武、白虎诸峰,迤逦蜿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门山
四川雅安处于什么地震带,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地震,伤亡人数?
雅安和汶川同属一个地震带,即是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至于多少次就不太清楚了,因为所处的地震带是蛮活跃,但是大多数都是小地震,并无大碍。不过,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震级在七级或超过七级以上的地震有过10多次:
1、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发生在四川西昌一带;
2、南宋宁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发生在四川马湖一带;
3、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29日),发生在四川西昌北;
4、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725年8月1日),发生在四川康定一带;
5、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公元 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再次发生大地震,不过,震中南移;6、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786年6月10日),发生在四川泸定一带;
7、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 1816年12月8日),发生在四川炉霍一带;
8、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发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间,被砸死的有20652人;
9、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发生在四川巴塘一带;
10、清光绪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发生在四川道孚乾宁一带;
11、清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904年8月30日),发生在四川道孚一带;
1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地震,8级,震灾造成遇难62161人,受伤347,401人;
1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芦山地震,7级,截至4月21日11时30分,四川芦山地震已造成203人死亡、失踪,11492人受伤,其中重伤960人。
玉树地震会不会再引起龙门山断裂带发生大地震?
愿上帝保佑中国不要再发生大地震了。
龙门山构造带
龙门山构造带作为深部地质的分区界线,比川滇带更为明显,地壳厚度东薄西厚,地壳平均速度东低西高,地壳低速层东少西多,壳内低速低阻层东缺西多。龙门山构造带上地幔顶部速度亦偏低,约为7.8~7.9km/s(张洪荣等,1993)。西部20km左右深度的低速低阻层在龙门山带向上翘起,尖灭代之为逆冲断裂带。与之同时,低速层之上的中地壳物质抬升至地面,组成龙门山带地壳楔状体。由汶川逆冲断裂、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唐王寨逆冲断裂等断裂带及其之间的逆冲岩片组成的龙门山构造带,素以叠瓦逆冲推覆构造闻名于世。另外,在其东带中段和南段还发育了一系列飞来峰构造。这些构造组成了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在前陆冲断推覆过程中,逆冲推覆岩片以前展式序列向前陆推进,但其中次一级的岩片可以后退式序列相互叠置。
图1-1 区域构造概况图
Fig.1-1 A sketch map of regional tectonics
右下角小图表明研究区所在位置,其中着重圈出的地区为本图的位置
1—逆冲断层;2—正断层;3—平移断层;4—褶皱;QQ—秦岭祁连山-昆仑山褶皱带;SK—中朝地快;SG—松潘-甘孜褶皱带;SJ—三江褶皱带;SC—华南褶皱带;YZ—扬子地块;XSZ—鲜水河平移剪切带;DSZ—大渡河剪切带
必须强调说明,龙门山构造带的主要断裂都具有长期的和复杂的发展历史,一般它们是在二叠纪早中期引张断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晚三叠世晚期开始,主要在侏罗—白垩纪形成左移-逆冲运动的反转构造。大约自第三纪中叶以来,龙门山构造带主要表现为逆冲-右行平移运动,在其西带则以正断层活动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