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滕忆权 给各位分享哪些地区有旧条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什么(一张泛黄的纸)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什么

“一直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道光年间清**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词组出自李小雨的《最后一分钟》,作者抒发了自己对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这一时刻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未来的祝福。

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后半段从“一直发黄的旧条约”开始作者开始回顾香港被割让给英国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战争以来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最后签署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香港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扩展资料

南京条约的主要条款

南京条约共计十三条,主要条款和要求如下: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此居住并设立或派遣领事进行管理。

4、约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后一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中的“旧条约”是指什么,条约内容是什么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中的“旧条约”是《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1200万元赔偿英**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

4、割地。清朝**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扩展资料: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出自作者李小雨的《最后一分钟》。这是一首充满**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十九世纪欧洲列强开始掀起在全世界殖民的狂潮。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英国正值巅峰,虎门销烟以后,英国议会以一票优势决定对大清宣战,打到南京城下,要断清**漕运时,清****签订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后一分钟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句中的旧条约是指什么

指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近代中国通过那些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

清朝**与沙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约150万平方千,米。

19世纪后半期,沙皇**强迫中国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 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共管”。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进一步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归**。这一条约还确定了**西段边界的基本走向,为沙俄掠夺中国的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根。1864年,沙俄依**《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强迫清**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81年至1884年,沙俄又通过《**改订条约》(亦称《伊犁条约》)及其续签的5个子约,再次侵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样,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总计超过150万平方公里。

“一纸发黄的旧条约”

这是一首诗歌,诗歌使用的是诗家语。尽管这里说的是“一纸发黄的旧条约”,但是诗歌的语言不能这么机械,不能说“一纸”就只能指的是一个。它应该指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读一读这一段课文,仔细体会体会这一句诗:就是那么“一纸”呀,英国就是用这么“一纸发黄的旧条约”就把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给强夺了去了。这能说“一纸”仅仅指的是那一个条约吗?

再联系这段诗歌就更清楚了。

现在,就在这“最后一分钟”,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终于散尽”,“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它‘悄然落地’了……“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如同“一滴泪珠”一样,“一纸”的“一”绝不仅仅指的是“一”。

这“一纸”说的是百年历史,这“一纸”饱含了作者对英国*舰强权的满腔愤慨,也表达出作者不忘国耻的强烈爱国之情。

为什么中印之战被称为**性战役

1962中印战争,主帅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张国华主要是前线攻击的指挥。对印反击战是建国以来对外的所有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仗。

**在军事作战中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中印边境关系紧张以后,当**决定准备作战时。时任国防部长的**主动请战,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战前准备(参战的**大部分仍然是**的旧部─老四野的**)。

作战初期,**以小**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都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曾接连7封电报,骂**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回电称:将在外君有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在得知这支**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勐虎下山,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一样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用了一个营的**像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仁川**一样,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准备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乾净的消灭了,无一幸免。

此一战,印军**的斗志几乎丧失贻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作战**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推进速度太快。接受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次战役为**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在回到**时汇报说:此战:其一,三十年内印军不敢再挑衅。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

**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

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美日安保条约对日本的军事发展有什么影响吗

有啊!过去的本意这个是对日本军力的约束,就是限制日本的军力、真的有问题时美国会保护的。以后美国佬也想就包袱,小日本也想在军事上重新崛起,这个就成了日本在亚洲成为美国的马前卒的借口,借着与美军防务配合的名头在加强军力。

美国很坏,到处扶植自己的势力围困几个制度不同的大国,现在主要就是可能挑战他们的俄罗斯和中国。扶植日本(包括折腾**)都是为了对付中国的……

不过美国人门槛精得很。它知道在中日冲突中该怎么办的,它是不在经济上吃亏的

香港割让历史,回归的历程,回归之后的繁荣

在第一次**战争时,清**战败,在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战争时清**再次战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

在1898年,清**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9月24日,***会见撒切尔夫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谈判,中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全球经济放缓、**疫情等一次次的冲击。但在****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的正确领导下,全体香港人发扬了百折不挠、愈挫愈强的“打拼”精神,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并继续保持了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扩展资料: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它成功地达致香港的顺利回归,洗雪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蒙受的耻辱,使祖国的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了一步,并为国际上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创立了典范,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

回归后的香港无疑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中介,直接承担着使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两种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结合起来,加速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在21世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任。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