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蓝语夜 给各位分享地区地形各指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的五种基本地形分别是?(世界的五种基本地形分别是哪五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世界的五种基本地形分别是?
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平原: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例如华北平原
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例如青藏高原。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例如长白山地区和武夷山地区。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例如四川盆地。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例如长三角平原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例如青藏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
地形 地势 地貌 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的区别
一、地形: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分类: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山谷、山脊、鞍部、山顶、洼地、陡崖、三角洲、冲积扇等。
二、地势: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比如总体较高,总体较低;或者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等。以我国为例就是西高东低,大致成**阶梯;亚洲则是中间高,四周低。
三、地貌:又称地形。但是实际比地形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内动力物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作用的产物。
分类: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
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气候地貌等类型。
按动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成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类型。
四、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包含内容基本等同于地貌。
五、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拓展内容:
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 是指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在层状**分布地区最为显著。在岩浆岩、变质岩地区也有存在。具体表现为**的褶皱、断裂、劈理以及其他面状、线状构造。对水工建物筑地基的稳定性和渗漏性有直接影响。如褶皱构造核部**破碎、裂隙发育,强度低,渗透性较大。闸坝、电站、隧洞等选址时应尽量避开这种地段。选址还应考虑库区的断裂情况,较大断层如伸到库外,可能会产生库区渗漏现象。
参考资料:
1.地形百度百科
2.地势百度百科
3.地表形态百度百科
4.地质构造百度百科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点
北方主要是平原、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高原:黄土高原南方主要是丘陵山地、丘陵:东南丘陵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非常的多青藏主要就是高原、青藏高原西北主要是高原和盆地、***高原,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北方地区
大**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地形区是什么
中国地形区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km2,海拔4000一5000m,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高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区,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海拔为6000一7000m,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分布。
***高原:面积约100多万km2海拔1000m左右,地表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面积约40万km2,海拔800一2000m、黄土广布,平均厚度50~80m,最厚处可达180~2000m左右。地表沟壑纵横,形成振、梁、宛、坪等地形。
云贵高原:面积约50万km2,海拔1000一2000m,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高原峰岭众多,山间地面崎岖,小型构造盆地(坝子)分布很广。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km2时,呈不等边三角形,是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地势由东向西微斜,大部分地区海拔300一700m。西北边缘山地多缺口,降水较塔里木盆地稍多、从边缘到到中心依次为戈壁砾石带、绿洲带、草原沙漠盐湖带。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多属固定、半固定沙丘。
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km2时,四周山地海拔4000一6000m,地形封闭,内部比较平坦,盆地中部海拔800一1300m,西高东低,从边缘到中心依次为戈壁滩带、冲积洪积扇平原带、沙澳和盐湖带。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0万km2,底部平均海拔在3000m左右,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内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杂边水丛地。
四川盆地:面积约20万km2时,四一周被山岭、高原环绕,盆地底部低山、丘陵起伏,海拔400-800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科。紫色土广布,西部为成都平原。
地理中的地貌,地势,地形分别指的是什么
1.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2.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3.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