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梅天之 给各位分享藿草图片主要有哪些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方言是消炎草(消炎草药有哪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方言是消炎草

这种草夏季生长旺盛,丛生,味极苦,具有非常独到的消炎作用。咽喉痛疼时,摘一叶,细嚼慢嚥,效果显著。捣碎贴于化农的伤口也可杀菌生肌,比青霉素都好,请看贮片

中医养生保健

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方言是消炎草

中医养生与自我保健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3.调整*阳、补偏救弊。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羊霍蜂蜜的功效

*羊藿为小檗科植物*羊藿、箭叶*羊藿、柔毛*羊藿、巫山*羊藿或朝鲜*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陕西、湖北等地。以色青绿、无枝梗、叶整齐不碎者为佳。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中医学认为*羊藿性味辛甘、温,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

蜜蜂也具有一定的补肾功效,长期喝蜂蜜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扩展资料:

药膳:*羊藿山药面

【材料】:*羊藿、山药、桂圆肉、料酒、酱油、食盐、面条。

【做法】:将山药去皮之后切块备用;*羊藿洗干净之后切段放入锅中煎煮,再过滤后获得药液。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山药以及桂圆肉,再熬煮二十分钟之后加入面条,最后煮熟加入料酒、酱油以及食盐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药膳有补肾益血、安神定志的作用,生活中服用保健效果也很不错。

霍香的药用

功能主治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
  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
  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
  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
  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
  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编辑本段]药用禁忌  ①《本草经疏》:*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②《本经逢原》:其茎能耗气,用者审之。 [编辑本段]临床运用  1. 治疗暑泻 藿香、苍术、槟榔各1000g,厚朴600g ,黄连300g,木香500g,地锦草3000g。加清水80~100L,浸泡1小时,煎至25ml,**后,分装瓶内。**每次100ml,开水冲服,轻者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恶心呕吐重者,可少量多次,每次30~50ml,频频咽下,每日6~10次,或加入生姜汁数滴冲服。儿童酌减。治疗128例,显效74例,有效46例,无效8例。一般服药后1日即可见效。〔中医杂志 1983;(8):40〕
  2. 治疗中焦湿热症 藿香、陈皮、茯苓各15g,砂仁、厚朴、半夏、槟榔、黄芩各10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2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9剂。〔中原医刊 1990;17(3):31〕
  3. 治疗夏令皮炎 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g,水煎服。治疗60例,用药1个疗程(7天为1疗程)后,痊愈30例,显效9例,无效 12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5;(6):374〕
  4. 治疗婴幼儿腹泻 a. 藿香、苍术各6g,野麻草15g,车前子9g,厚朴、陈皮各4g,粉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7枚。水煎服。治疗112例,全部治愈。〔福建中医药 1984;(1):13〕 b. 藿香、紫苏各4g,苍术、厚朴各6g,砂仁3g,云苓9g,车前子6g。水煎服。治疗36例,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3例。疗效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 1990;(4):37〕
  5. 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藿香15~30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各服1次。如发病3~4天,发炎较厉害者,可加入白茅根30g,用上药煎服。治疗**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34例,痊愈31例,无效3例。〔福建医药杂志 1976;(1):28〕 [编辑本段]方剂选用  1. 治疗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份,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百一选方》回生散)
  2. 治疗疟疾:高良姜、藿香各半两。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鸡峰普济方》藿香散)
  3. 治疗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藿香配伍白术 藿香和胃化湿止呕;白术健脾益气。二者伍用,有健脾益气、化湿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而致的身倦乏力、呕吐、泄泻等症。
  藿香配伍半夏 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而止呕吐,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藿香配伍佩兰 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藿香配伍砂仁 藿香化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二药合用,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或气滞脘闷、胃纳不佳者。
  宜忌:“*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临床上曾有服用含藿香的中药制剂引起过敏**疹的报告。

*羊藿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羊藿

又名:仙灵脾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

助肾阳、祛风湿之良药

古代著名医家陶弘景曾记载一则故事:西川北部有一种羊,食藿草后一日内交配百次,因此,藿草便命名为“*羊藿”。*羊藿又名仙灵脾,可见其功效犹如神仙和精灵。《神农本草经》认为,其有“利小便,益气力,强志”等作用,《日华子本草》称其能“补腰膝,强心力”,可用于“一切冷风劳气”及“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

【*羊藿小档案】

*羊藿主产于陕西、四川、广西、湖北、辽宁等地,属小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羊藿、箭叶*羊藿、柔毛*羊藿、巫山*羊藿或朝鲜*羊藿的全草,多在夏、秋季收割。*羊藿除去粗梗和杂质,晒干,切丝生用或用熔化的羊脂油炒*羊藿丝,即为炙*羊藿。

【功效主治】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止咳平喘。

主治1.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遗精、滑泄、宫冷不孕等。2.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四肢冷痛、挛急抽搐等。3.用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引起的肢体麻木、四肢痹痛等。4.用于肾阳虚引起的喘咳或更年期高血压。

【真伪鉴别】

*羊藿叶卵圆形,叶尖呈微尖或钝圆形,叶基为心形,叶面上有微毛。黔岭*羊藿叶片较窄短,叶背有棕色茸毛,该*羊藿苷类成分含量低,质量差,不适合药用。

【注意事项】

1.*羊藿壮阳助火,实热证及*虚火旺者不宜用。2.临床应用时应酌情配伍滋*药,切勿耗伤肾*。3.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