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胡涵凡 给各位分享机械化有什么用途和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机械化是什么意思意思(机械化包括哪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机械化是什么意思意思

机械化是指用机械来代替人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如工厂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工程作业中的机械化施工等。方显廷所言“狭义 工业化”指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广义工业化”是指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而杨叔进所言的“狭义工业化”是指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而“广义工业化”指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整体社会改造。理论上,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与科学化,矿产的大量开发,动力的普遍利用,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化为中心而发展,大规模生产,产品标准化,事业资本化,组织与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以及工业都市之形成与社会心理之转变。

农业的重要性

机械化是什么意思意思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全国13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共20.33万吨,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

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也占很**重。同时,农村和农业生产部门还是中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扩展资料:

农业的作用

1、从传统意义上讲,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食品的供给和工业原材料的供给。

2、服务城市的农业,要求大城市既要抓好“菜篮子”,又要抓好“米袋子”,特别是地处粮食主产区的大城市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3、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涵养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就谈不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不够高,今后要更加注重稻田作为湿地、麦田作为绿地、果园作为园地的生态作用。

4、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品牌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效益。

5、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6、要注重农耕文明的传承,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农耕文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居民记得住乡愁。

结合实际工作,简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

制约因素:
1农机产品水平低,性能差,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2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少,不能适应农产品持续稳定生产的需要
3农业机械化与农艺配合不默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未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途径:
1找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切入点,走农民购买与国家扶持相结合的道路
2因地制宜,根据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难易程度,分项目依次推进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规范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
4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发展
5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人才,加强交流与合作

公路机械化施工的意义?

绝大多数是野外施工,工作时间长,起早贪黑。如第一位所说。施工中技术性不是特强,相关的要求不是太严格,机械化高,人工较少。

沼气对人类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高效利用生物质能的另一最佳途径就是用生物质产生沼气。所谓“沼气”,就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在沼泽地、河流、湖泊、污水渠、下水道等地所冒出的气泡,就是沼气。沼气是一种高效的气体燃料,可以用于生活能源,也可以用于动力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55%~70%,其次是二**碳,约占30%~35%,还有少量的硫化氢、氢气、氨气、磷化三氢和水蒸气等。沼气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它的热值比较高,每立方米有9350千卡,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超过50%时就可以燃烧。甲烷在完全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沼气中含有的少量硫化氢,氨和磷化三氢的缘故,这些气体是有毒气体。沼气因有这些杂质,使单位热值降低了,以只含60%甲烷的沼气论,其热值每立方米只有5300~5800千卡。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在使用沼气之前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脱掉那些有毒气体。

说起沼气的发现,还要追溯到18世纪。1776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尔泰首先发现,在厌氧状态下有机物质变腐过程中能产生甲烷气体(即沼气)。差不多经过100年后,到1881年,欧洲第一个市政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消化工程在法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由于欧洲能源紧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产沼气的发酵工艺迅速发展起来,从1941年到1947年间,法国、德国都兴建了一批小型沼气发酵工程。到五六十年代,由于矿石燃料价格便宜,“沼气热”被冷落了,一些沼气工程相继停产。那时的沼气发酵工艺已比较成熟,其中许多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到1973年发生了世界性石油危机后不久,沼气又被重新重视起来,许多人对“绿色**”兴趣很浓,积极主张发展沼气能源。瑞士在蒙塞里特于1976年率先建成一个75立方米容积处理牛粪的沼气发酵装置,随后一大批沼气发酵工程发展起来了。截至1987年底,10年时间西欧各国就兴建起来743个沼气工程,其中大型工程有71%是农场沼气工程,29%是工业沼气工程。发酵罐总容积最大的有44.5万立方米。沼气发酵罐的平均产气率,在一般情况下为每天每立方米罐容可造1立方米沼气,有的运用厌氧过滤器等新工艺,产量可达4立方米。其中30%用于自身能源消耗,70%可作为能源输出。

沼气发酵原料十分广泛而丰富,目前,“未利用资源”中,可用于沼气发酵的种类甚多,仅西欧各国就有农业废弃物37种,包括圈养和放养的牲畜粪便以及农作物废物;工业废水有21种,多为农作物加工和食品工业废水;还有糖厂的废渣、屠宰场的废水等。充分利用这些“未利用资源”,开发沼气能源,这对解决农村能源和处理城市垃圾,都是一条变废为宝的现实途径,而且潜力甚大,据欧共体国家宣布,可供生产沼气的人畜粪便每年约有1410万吨,农作物秸秆等约850万吨,市政污物890万吨,这些总数达3150万吨的废弃物可产出相当欧共体1985年总能耗的3%左右的沼气。如将海藻水生植物等也用来生产沼气,总潜力还可增加三倍。

我国沼气生产潜力也很大,据测算,我国全部农作物废弃物和人畜粪便等,如全部入池发酵,每年就可制取沼气1000多亿立方米。除可全部满足农村生活燃料需用外,还可供数百万个5~8千瓦的沼气动力站每天工作6小时。从80年代初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新建沼气池近60万个,产气水平也逐步上升,沼气的利用已从生活领域走向生产领域,并开始从农村走向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