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慕容冲波 给各位分享动火点周围多少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动火点多少米内严禁排放可燃气体?(动火点多少米内严禁排放可燃气体和液体)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动火点多少米内严禁排放可燃气体?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动火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基本要求有,一是动火作业前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二是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三是动火点30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

动火作业15米30米分别代表什么?

动火点多少米内严禁排放可燃气体?

企业的动火作业中,氧气瓶与乙炔瓶与动火点至少要间隔十五米,也包括电焊机,三十米内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地漏,地沟要封堵好,防止有可燃气体窜入,引起火灾与**。这个距离是经过血的教训而制定的,每年各个企业都有类似的事故发生,所以说必须要严格执行,防止动火过程中发生意外。

动火点周围距用火点多少米以内应清理风干?

用火期间, 距离用火点最少2米以上严禁堆放物品, 这是最小的安全距离。

电焊点与气瓶应保持多少米?

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米以上。气瓶属于压力容器,瓶内介质不管是气体还是液化气体,瓶内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随之上升。所以按照安全管理规定,为了保证气瓶的安全,气瓶必须要远离任何热源、火源,按要求与热源、火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电焊作业属于火源,所以电焊点与气瓶之间安全距离也必须保持在10米以上。

易燃易爆场所周围多少米不能动火?

15米。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动火作业六**令:动火证未经批准、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不清洗和置换不合格、不消除周围易燃物、不按时作动火分析、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切割作业时安全距离?

答案:可燃物与切割作业的安全间距一般应不小于10米。做好焊割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清除各种可燃物,预防焊割火星飞溅而引起火灾事故。尤其是临时确定的焊、割场地,更应彻底检査,并要划定焊、割作业区域,必要时在作业现场拉好安全绳。可燃物与焊、割作业的安全间距一般应不小于10米,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如风力的大小,风向的不同,作业的部位,焊接还是切割等。大风天气作业时应设置风挡,防止火花飞溅。高空作业时,要把下方可燃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在作业部位下方可设置接火盘。

动火作业基本要求11条?

1.1 各类动火应严格执行安全消防相关技术要求;做到“三不动火”(即:没有批准的动火许可证不动火,安全监护人不在作业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和“十不焊割”(即:无电气焊操作证;不了解焊割材料内部结构及内部情况;不了解周围情况;盛装可燃液体、气体的容器、管道未进行清洗、通风,检测达不到要求;压力容器未采取泄压措施;动火处所可燃物未清除干净;与动火点相连的管道、阀门或相邻层孔洞未采取封堵隔断安全措施;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作处理或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与其他作业相抵触时;明知有危险且影响外单位安全时,不准进行电气焊作业。)。
1.2 在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凡是可动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律拆下来,移到安全区域动火。
1.3 凡在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好盲板、关闭阀门,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并经分析合格后,才可动火。
1.4 动火审批人必须亲临现场,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动火证。一张动火许可证只限当日一处作业地点有效,不得涂改。
1.5 动火操作人和安全监护人在接到动火许可证后,应逐项检查防火措施落实情况,防火措施不落实或监护人不在场,操作人有权拒绝动火。
1.6 生产设备(装置)进行大、中修时,因动火工作量大,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都应彻底清除,按规定进行处置并管道加盲板隔离。
1.7 动火作业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吸烟者必须到指定地点吸烟。

动火作业流程?

动火作业流程:1、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化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2、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3、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等化学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4、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丙烷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须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离,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5、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