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程冰寒 给各位分享临时阴极保护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阴极保护有几种方式?(阴极保护有几种方式组成)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极保护有几种方式?
*极保护分为牺牲阳极*极保护和外加电流*极保护。
一、牺牲阳极法
它是由一种比被保护金属电位更负的金属或合金与被保护的金属电连接所构成。在电解液中,牺牲阳极因较活泼而优先溶解,释放出电流供被保护金属*极极化,实现保护。
作为牺牲阳极材料,必须能满足以下要求:
1、 要有足够负的稳定电位;
2、 自腐蚀速率小且腐蚀均匀,要有高而稳定的电流效率;
3、 电化学当量高,即单位重量产生的电流量大;
4、 工作中阳极极化要小,溶解均匀,产物易脱落;
5、 腐蚀产物不污染环境,无公害;
6、 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
常用的牺牲阳极品种有镁基、锌基和铝基合金3类。
二、强制电流法
它是由外部的直流电源直接向被保护金属通以*极电流,使之*极极化,达到*极保护>*极保护的目的。它由辅助阳极、参比电极、直流电源和相关的连接电缆所组成。
辅助阳极的功能是把保护电流送入电解质流到保护体上,故阳极工作时处在电解状态下。
对辅助阳极的基本要求有:
1、 导电性好;
2、 排流量大;
3、 耐腐蚀,消耗量小,寿命长;
4、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磨、耐冲击震动;
5、 容易加工、便于安装;
6、 材料易得、价格便宜。
按阳极的溶解性能,辅助阳极可分为:可溶性阳极(如钢、铝)、微溶性阳极(如高硅铸铁、石墨)、不溶性阳极(如铂、镀铂、金属**物)3大类。
直流电源是强制电流的动力源,它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可靠,能长期连续运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常见的直流电源有:整流器、恒电位仪、恒电流仪、热电发生器、密闭循环蒸汽发电机(CCVT)、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大容量蓄电池等。
*极保护 外加电流多大
外加电流多大是根据管道长度和涂层状态来定,一般情况距离越长需要电流越大,通常50km的720mm管道电流是在5A内,PE涂层管2A保护居多,特殊情况也有超过10A,的供参考。*极保护 外加电流多大
*极保护是什么?
*极保护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在电介质(海水、淡水及土壤等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就会得到有效抑制。根据提供*极电流的方式不同,*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两种,前者是将一种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镁、铝、锌等)与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电性连接,通过电负性金属或合金的不断溶解消耗,向被保护物提供保护电流,使金属结构物获得保护。后者是将外部交流电转变成低压直流电,通过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传递给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从而使腐蚀得到抑制。不论是牺牲阳极法还是外加电流法,其有效合理的设计应用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极保护和涂覆层的联合应用,可以使**或水下金属结构物获得最经济和有效的保护。良好的涂覆层可以保护构筑物99%以上的外表面不受腐蚀,**或水下的金属结构物通常在使用前涂覆防护涂层用以将金属与电介质环境电绝缘隔离。如果金属构筑物能够做到完全电绝缘隔离,金属在电介质中的腐蚀电池的形成将受到抑制,腐蚀电流将无法产生,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然而,完全理想的涂覆层是不存在的,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安装及补口,热应力及土壤应力、涂层的老化及涂层微小**的存在,金属结构物的外涂层总会存在一些**,而这些**最终将导致金属的局部腐蚀产生。*极保护技术和涂层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极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涂层破损处产生的腐蚀,延长涂层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涂层又可大大减少保护电流的需要量,改善保护电流分布,增大保护半径,使*极保护变得更为经济有效,对于*露或防腐涂层很差的**或水下金属构筑物,*极保护甚至是腐蚀防护的唯一可选择的手段。
*极保护的费用通常只占被保护金属结构物造价的1%~5%,而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则可因此而成倍甚至几十倍地延长,因此,这项技术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已在船舶、港工设施、海洋工程、石化、电力、市政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极保护电位是多少
*极保护电位也就是被保护构造物不再腐蚀时的电位,我们以硫酸铜参比电极来测量时,*极保护电位是-0.85~~~-1.5V,而在有硫酸盐土壤中,我们一般取保护电位为-0.95~~~-1.5V。
天然气管线的*极保护电位标准值是多少
正常值在-0.85~-1.25V之间。
*极保护电位是多少
*极保护电位也就是被保护构造物不再腐蚀时的电位,我们以硫酸铜参比电极来测量时,*极保护电位是-0.85~~~-1.5V,而在有硫酸盐土壤中,我们一般取保护电位为-0.95~~~-1.5V。
什么是*极保护
*极保护技术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
*极保护的原理是在线缆的金属外皮上人为接入负电位,在一定距离之外的电极上接正电极,确保线缆的金属外皮对地具有负电位。这样就不会出现电流通过线缆的外皮向外流出的现象,这样会起到保护线缆外皮的作用。
扩展资料:在采用*极保护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被保护构筑物必须是可导电的金属件,且具有足够低的纵向导电率;
2、与低欧姆的接地装置不得有金属导电性连接;
3、容器和管道均应具有足够电阻率的防腐层。
注:随着防腐层电阻的增大,保护电流密度相应地降低,越加有利于电流均匀分布,扩大保护范围。当保护电流密度增大时对外部装置的干扰影响也增加。
若管道建在或运行在高压电装置附近,就必须遵循Akf第三号推荐标准。若考虑到防爆和放接触电压,需要与接地的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或者这类连接决不可被取消,这是应按照Afk第九号标准推荐采用局部*极保护技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