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叶峰蕾 给各位分享电解铜标准叫法有哪些公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解铜、与电解精炼铜的区别? 电解铜的两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解铜、与电解精炼铜的区别? 电解铜的两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
电解铜是将铜电解掉。它是以铜作为阳极,*极导体不限(以石墨为例),电解质溶液不限(以稀硫酸为例)其阳极反应式:Cu-2e-=Cu2+ ;
*极反应式看电解质溶液而定(以稀硫酸为例):2H++2e-=H2;
总反应式(*极以石墨为例,电解质溶液以稀硫酸为例)Cu+H2SO4=CuSO4+H2
电解精炼铜是用粗铜提取更高纯度的铜。它是以粗铜为阳极,纯铜为*极,以可溶性铜盐为电解质溶液(这里以硫酸铜为例),因阳极是粗铜,含有Fe、Ni、Zn、Ag等杂质,所以其阳极反应式比较多:Zn-2e-=Zn2+;Ni-3e-=Ni3+;Fe-2e-=Fe2+;Cu-2e-=Cu2+,Ag等比Cu金属性弱的金属就形成阳极泥。
*极反应式:Cu2++2-=Cu;
总反应式(阳极以Cu发生电解为主)Cu(粗铜)=Cu(纯铜)
铜天下:什么是*极铜 电解铜
*极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解铜,*极铜是电解铜的另一种称呼。*极铜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极移动,到达*极后获得电子而在*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铜天下:什么是*极铜 电解铜
*极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解铜,*极铜是电解铜的另一种称呼。*极铜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极移动,到达*极后获得电子而在*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请问精炼铜,电解铜,*极铜和铜这几个有什么区别?
这位朋友,我是做这一行的,我来说一下吧。
先从铜说起,铜 化学元素cu,是一种元素,自然界中很少有单质的铜存在,因为其较为活跃,很容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自然状态下,铜多是以**铜,硫化铜等形式存在,也就是我们说的铜矿的主要组成部分 就是**铜等,同时它们还会伴生金银铅锌等元素存在。所以,科学意义上的铜,就是单质铜,或者铜元素。
那我们平时说的铜,分很多种情况,比如,有人说纯铜、红铜、紫铜或者电解铜、*极铜,其实这些都是指的同一种东西------就是单质铜(或者说纯度非常高的铜合金,铜含量已经在99.9%以上),我们可以姑且认为他是单质铜。纯铜是从其纯度角度的叫法;红铜或者紫铜是从其本身的颜色角度的叫法,自然状态下,单质铜的颜色是一种很诱人很美丽的玫瑰红色;电解铜和*极铜是从工业冶炼生产工艺的角度的叫法,因为有一种叫做火法冶炼的铜冶炼方法,其最终产生铜单质的办法就是靠电解的办法,讲铜离子从一块作为阳极的版状物上,电镀到另一块作为*极的版状物上,这块作为*极的版状物最后就成为一块完整的大铜板,这块铜板就叫*极铜,因为它是作为*极出现的,或者叫电解铜,因为它是用电解的方法得到的。
精炼铜,简单说就是我们说的阳极板,也即是上面一段所说的作为阳极使用的那一块版状物,他的来源就是铜矿或者其他含铜合金经过冶炼、除杂后,得到的铜含量已经在99%以上 但仍含有金银铅锡等较多杂质的铜合金。
另外说一句,精铜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纯铜。
至于青铜黄铜白铜等 就是掺了各种不同其他单质的铜合金了。
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能明白。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A级铜,1号铜,2号铜的区别
A级电解铜是高纯*极铜,高纯*极铜符合国标GB/T467-1997规定,纯度可达99.9935%。国标GB/T467-1997标准*极铜规定,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含铜量大于99%的铜材叫做1号铜,1号铜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进一步加工。铜含量最低为94.5%的铜叫2号铜,这种废杂铜在以金属铜的形态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
A级电解铜是高纯*极铜, 高纯*极铜符合国标GB/T467-1997规定,纯度可达99.9935%。国标GB/T467-1997标准*极铜规定,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二号铜代号T2是纯铜用在导电和高纯度的合金用导电用铜材,三号铜代号T3是一般用铜材。
扩展资料1号铜线分为1级铜线和2级铜线,1级包括*露、无涂层、无合金的纯铜线,表面无**,不含毛丝,铜线直径不小于1.6mm;2级包括洁净、无色泽、无涂层、无锡、无合金的纯铜线和铜电缆线,不含毛丝和烧过的易碎的铜线。
2号铜线包括无合金的废铜线,含有杂料,含铜量为96%(最小含量94%)。不得含有过分铅化和锡化的铜线、焊接过的铜线、黄铜和青铜线、过多的油、废钢铁和非金属、脆的过烧线、绝缘性铜线和过多的细丝线,还需用适当的方式清除其尘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铜网优资讯:废铜百科知识
无氧铜,和普通的铜有啥区别拜托各位大神
1)关于氧的吸入和脱去以及它的存在状态 生产铜杆的*极铜的含氧量一般在10—50ppm,在常温下氧在铜中的固溶度约2ppm。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因此氧的进入是在铜的液态下吸入的,而上引法无氧铜杆则相反,氧在液态铜下保持相当时间后,被还原而脱去,通常这种杆的含氧量都在10—50ppm以下,最低可达1-2ppm,从组织上看,低氧铜中的氧,以**铜状态,存在于晶粒边界附近,这对低氧铜杆而言可以说是常见的但对无氧铜杆则很少见。**铜以夹杂形式在晶界出现对材料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而无氧铜中的氧很低,所以这种铜的组织是均匀的单相组织对韧性有利。在无氧铜杆中的多孔性是不常见的,而在低氧铜杆中则是常见的一种**。 2)热轧组织和铸造组织的区别 低氧铜杆由于经过热轧,所以其组织属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在8mm的杆时已有再结晶的形式出现,而无氧铜杆属铸造组织,晶粒粗大,这是为什么,无氧铜的再结晶温度较高,需要较高退火温度的固有原因。这是因为,再结晶发生在晶粒边界附近,无氧铜杆组织晶粒粗大,晶粒尺寸甚至能达几个毫米,因而晶粒边界少,即使通过拉制变形,但晶粒边界相对低氧铜杆还是较少,所以需要较高的退火功率。对无氧铜成功的退火要求是:由杆经拉制,但尚未铸造组织的线时的第一次退火,其退火功率应比同样情况的低氧铜高10——15%。经继续拉制,在以后阶段的退火功率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和对低氧铜和无氧铜切实区别执行不同的退火工艺,以保证在制品和成品导线的柔软性。 3)夹杂,氧含量波动,表面**物和可能存在的热轧**的差别 无氧铜杆的可拉性在所有线径里与低氧铜杆相比都是优越的,除上述组织原因外,无氧铜杆夹杂少,含氧量稳定,无热轧可能产生的**,杆表**物厚度可达≤15A。在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如果工艺不稳定,对氧监控不严,含氧量不稳定将直接影响杆的性能。如果杆的表面**物能在后工序的连续清洗中得以弥补外,但比较麻烦的是有相当多的**物存在于“皮下”,对拉线断线影响更直接,故而在拉制微细线,超微细线时,为了减少断线,有时要对铜杆采取不得已的办法——剥皮,甚至二次剥皮的原因所在,目的要除去皮下**物。 4)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韧性有差别 两者都可以拉到0.015mm,但在低温超导线中的低温级无氧铜,其细丝间的间距只有0.001mm. 5)从制杆的原材料到制线的经济性有差别。 制造无氧铜杆要求质量较高的原材料。一般,拉制直径>1mm的铜线时,低氧铜杆的优点比较明显,而无氧铜杆显得更为优越的是拉制直径<0.5mm的铜线。 6)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与无氧铜杆的有所不同。 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不能照搬到无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上来,至少两者的退火工艺是不同的。因为线的柔软性深受材料成份和制杆,制线和退火工艺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说低氧铜或无氧铜谁软谁硬。(摘自《金属导体及其应用》)
copper cathodes是什么意思
copper cathodes
*极铜
双语对照
例句:
1.
Cathodes and sections of cathodes of refined copper.
精炼铜中的*极铜或*极铜截片。
上海海事大学的物流经济好还是海运金融好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兼有工、管、经、法、文、理、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原为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2008年,上海市人民**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