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敖晓忌 给各位分享标题的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闻标题怎么写?(初中新闻标题怎么写)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新闻标题怎么写?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新闻标题怎么写?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导语有三大使命: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

《朱子礼乐·儒风雅韵》

——纪念朱熹诞生885周年大型歌舞情景剧

放飞梦想,舞动青春

——2015年元旦迎新晚会报道

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新闻标题以报告事实为主。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标出新闻事实。新闻主要是报告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简洁明快,一般对事物发展过程不作详述。这就决定新闻标题重在叙事,即使是就实论虚的标题,对必要的事实也应有所说明。

二、新闻标题对事实的表述呈现一种动态。标题不仅要报告新闻事实,而且对事实的表述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即告诉读者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通讯标题则不一定如此。通讯标题对事实的表达多数呈现的是一种静态。

三、新闻标题形式具有多样性。新闻标题除单一式结构之外,还大量采用复合式结构。新闻标题往往是通过主题、引题、副题的配合,向读者报告新闻的内容,指明其性质和意义的。通讯则一般不使用引题,在副题运用上多数只用来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对象、意图以及采写的方式。

公文的标题有几种写法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以下简称 《办法》)第十条第六款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是个名词性偏正词组,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构成形式可表示为:发文机关+ “关于”+ 事由+ “的”+文种。介词 “关于”联结发文机关和事由;助词 “的”联结事由和文种。如 《国务院关于制止滥发各种**的通知》,文种 “通知”是中心词,“国务院”和 “制止滥发各种**”共同充当文种 “通知”的限制成分。
  在日常的公文教学与实践中,公文标题中出现的问题甚多,常见的有以下 7种情况。
1、三要素残缺不全
  由 《办法》可知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 (也称事由)、公文种类 (也称文种)三要素组成 。
  但日常生活中,可发现在实际
时,会出现标题缺少事由,没有准确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的现象,如,《x x市人民**决定》。
  在所有公文标题写作时,比较难拟写的是批转 (转发)性通知标题,这种标题有时会缺文种,如,《X X市人民**批转市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领域的意见》。作为批转性通知标题连通知文种都缺少,该公文显然不规范,应改为 《x x市人民**批转市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领域意见的通知》。
  有的标题由于缺少介词容易产生歧义,如,《X X大学自学考试报名通告》,由于缺少 “关于”完全可以理解为 “x x大学自己自学考试报名”,另外 “报名”和 “通告”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虚词,表意不明确,应改为 《X X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报名的通告》。
  所以,公文标题三要素的残缺不全往往使标题表意不清晰,损害公文的质量。
2、事由概括不当
  公文标题的主要内容通常叫事由,在 《全国
关于教师节的决定》这个标题中,事由仅 3个字,其名词性的特征可以表明 “教师节”是已经存在的事物,这与公文内容相悖 (内容是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
,决定 9月 10日为教师节),应为 《全国
关于建立教师节的决定》。
  又如,《X X乡人民**关于请求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该公文的本意是拟新建希望小学,需请求上级拨款,事由概括不够准确,应为 《X X乡人民**关于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写作请示标题还应注意 “申请”与 “请示”不能同时使用,请示已经包含申请。如,《关于申请组建X X学校的请示》,“申请”与 “请示”重复罗嗦,事由概括不简洁,应为 《关于组建X X学校的请示》。
  《X X省委关于上半年抓*建工作的总体安排》,“上半年”概念不准确,即使当时没有歧义也不宜提倡;“抓*建工作”的 “抓”最好不用。可改为 《X X省委关于 2005年上半年*建工作总体安排的通知》。
3、文种不规范
  《办法》规定的

主要包括:命令 (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
13种
  有的公文标题使用的文种不符合 《办法》的规定,如,《关于X X同志工作安排问题请示的答复》中的 “答复”不是 《办法》规定的文种,应为 《关于X X同志工作安排问题的批复》。
  还有的将法定的两种文种合并使用,如,《X X市人民**关于解决抗旱保栽资金物资的
》,此标题将 “请示”和 “报告”两种文种混在一起变化为新文种,显得不伦不类,应改为 《X X市人民**关于解决抗旱保栽资金物资的请示》。
  还有乱用文种的情形,如,《X X大学关于张X X等 6名同志任免决定的通知》,在 《办法》里 “决定”和 “通知”是不同的文种,而且 《办法》第九条第五款规定任免人员应使用通知,应为 《X X大学关于张X X等 6名同志任免的通知》。
  拟稿者为方便省事,有的标题还会缺少文种,如,《X X省人民**关于2007年农村工作的部署》,“部署”不属于文种,应为 《X X省人民**关于 2007年农村工作部署的通知》。
 4、语序不当
  公文标题事由的次序不当也会产生歧义,如,《关于工业发展生产情况的报告》,“工业”与 “发展” 的次序不当,应改为 《关于发展
情况的报告》。
  又如,《关于组织青少年支援甘肃采集树种的通知》,由于语序不当而存在 “组织青少年 (用捐款捐物等形式)支援甘肃采集树种”之歧义,根据文意可改为 《xxx关于组织青少年采集树种支援甘肃绿化荒山荒原的通知》。
  5虚词使用不当
  公文标题的三要素组成要有顺序。如果顺序混乱,会严重影响公文的质量。
  “关于”的正确位置应在发文机关之后,如,《关于××省财经校向××大**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中 “关于”与发文机关的位置应调换一下,正确的标题应为 《××省财经校关于向××大**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
  6、语法成分残缺不全
  如,《××所关于工程师职务
评审委员会的函》,“委员会”前缺少必要的动词,应为 《××所关于组建工程师职务
评审委员会的函》 
 7 “两转 "印发错用
  “两转”通知标题错用现象也不容忽视,如,(××县粮食局转发 《××市粮食局转发 (省粮食局转发 (国内贸易部关于报送来信来访工作统计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办法》规定 “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该标题转发的公文属于一般的
,不使用书名号;另外,层层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可省略掉中间转发的层层过桥,直转最上级领导机关发文标题,而在正文中说明转**况,应改为《××县粮食局转发国内贸易部关于报送来信来访工作统计通知的通知》。
  又如,《印发 (关于严格控制
机械增长的通知)和 (××市控制
机械增长管理规定)的通知》,此公文 “印发规定”可以,但 “印发通知”就不妥了。另外,根据公文内容也没必要在一份公文中印发两个文下发,而完全可以将第一份公文中的内容完善到管理规定里,规定中包含不进去而又必须讲的内容则可以在通知中指出,可改为 《××市人民**关于印发 (××市控制
机械增长管理规定)的通知》。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的 “眉 目”,拟写既要揭示主旨又要简洁,还要引人注目和符合相应文种的写作规范,而且便于阅读、管理和使用。公文标题拟写应做到中肯、简明、醒 目、得体。在实际拟写时要避免上述7种错误,力图把公文的标题写得规范而准确。

正规的公文格式 标题是都什么格式啊?比如字体、大小,需不需要定格,还是空两格?

正规公文,最常用的下行文。标题是小标宋体二号字,标题下方一般需要空一行(3号字大小),然后是抬头,也就是主送单位,这个要顶格,以冒号结束,字体是仿宋三号字。然后是正文,抬头下一行,空两格书写,其他每个自然段段首都要空两格。正文字体一般是仿宋三号字。正文结束后下空三行,从第四行开始打落款,也就是发文单位全称加日期,右空四个全角字符。

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本格式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7.2 版头
7.2.1 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7.2.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7.2.4 发文单位标志
  由发文单位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单位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单位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单位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单位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单位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单位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7.2.5 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单位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7.2.6 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单位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单位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 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7.3 主体
7.3.1 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7.3.2 主送单位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单位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单位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单位名称移至版记,标注方法见7.4.2。
7.3.3 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单位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7.3.4 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7.3.5 发文单位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7.3.5.1 单独行文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单位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单位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单位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7.3.5.2 联合行文加盖印章的公文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单位署名按照发文单位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单位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单位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7.3.5.3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7.3.5.4 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7.3.6 附注
  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7.3.7 附件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7.4 版记
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7.4.2 抄送单位
  如有抄送单位,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单位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单位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单位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单位。既有主送单位又有抄送单位时,应当将主送单位置于抄送单位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7.4.3 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
  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单位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7.5 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GB3100、GB3101和GB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应当符合GB/T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合GB/T15835。其中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格式;未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