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宋宛雁 给各位分享热带地区有山羊吗为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绵羊在热带国家能养吗(绵羊在热带国家能养吗现在)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绵羊在热带国家能养吗
不能
我国绵、山羊品种怎样分布?
(1)绵羊品种分布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大部分绵羊分布在北纬28~50°、东经75~135°之间的广大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全国除广东、福建和**省外,均有绵羊分布。这些地区包括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带。
绵羊是喜干燥、怕湿热的动物,从各地分布的比例来看,北方(78%)高于南方(22%);内地(88%)高于沿海(12%);牧区(61%)高于半农半牧区(39%)。五大牧区所占比例依次为:***占18%,新疆占17%,青海占13%,西藏占13%,甘肃占5%。以各地区所占比例而言,西北区最高占41%,华北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占25%,西南区占18%,华东区(包括上海市)占7%,东北区占6%,中南区占3%。(2)山羊品种分布山羊比绵羊更能适应各种生态条件,故在全国的分布较之绵羊更广。主要分布在牧区气候干燥、天然植被稀疏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地形复杂、坡度较大、灌木丛较多的山区,农区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数量也较均匀。根据1999年的材料,按其分布比例,北方(59%)高于南方(41%);内地(72%)高于沿海(28%);农区(61%)高于牧区(24%)和半农半牧区(15%)。按大区分布比例,西南区最高占25%、华北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占22%、华北区(包括上海市)占20%、西北区占18%、中南区占14%、东北区占1%。省、自治区分布比例较大的有:河南占9%、***占9%、四川占9%、山东9%、西藏占7%、云南占7%。
我国不同类型和生产用途的山羊分布大体是:绒山羊分布在温带湿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裘皮山羊分布在暖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宁夏西部和西南部及甘肃中部地区;羔皮山羊分布在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山东菏泽与济宁地区;奶用山羊大多分布在城市效区及农业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关中平原及其腹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处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分布的数量最大;肉用山羊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带地区;普通山羊分布面广,大多分布在温带干旱地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带湿润地区、青藏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全世界的羊有几种?
肉用绵羊的品种:萨福克羊、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边区莱斯特羊、考力代羊、林肯羊、杜泊羊、夏洛莱羊、德克塞尔羊、罗姆尼羊、德国肉用美*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等。
肉用山羊的品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雷州山羊、黄淮山羊、隆林山羊、承德无角山羊、鲁山“牛腿”山羊、贵州白山羊等。
波尔山羊的特性:波尔山羊是世界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适口性能、耐粗饲、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麻城黑山羊的特性:麻城黑山羊全身被毛纯黑,体型高大、增重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既适合放牧,又可圈养;一年两胎,一胎两至三羔,成年公羊体重可达120—140市斤,成年母羊可达80—100市斤,屠宰率为52%,刮毛屠宰率为61%,肌纤维细嫩、肉质好,营养丰富。
南江黄羊的特性:南江黄羊不仅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而且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板皮品质优。
萨福克羊的特性:萨福克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点。
小尾寒羊的特性:小尾寒羊具有体质结实、个体高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四季**、适应性强、耐粗饲、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成都麻羊的特性:成都麻羊被毛呈棕红色,犹如赤铜,又名四川铜羊,单根毛纤维上、中、下段颜色分别为黑、棕红、灰黑色,故名麻羊。公母羊大多有角,有髯,背腰宽平,尻部略斜,四肢粗壮,公羊前躯发达,体躯呈长方形,母羊后躯深广,略呈楔形,*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3千克,母羊32.6千克。周岁羯羊体重26.3千克,成年羯羊42.8千克,屠宰率分别为49.8%和54.3%。板皮品质良好。早熟,3-4月龄性成熟,8-10月龄即可配种,1年产2胎或2年3胎,产羔率平均210%。
马头山羊特性:马头山羊被毛以白色为主,公母羊均无角,有髯,头颈结合良好,**发达,体躯呈长方形。公羊平均体重44千克,母羊34千克左右,羯羊47.4千克,最大可达100千克。周岁羯羊34.7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60%左右。早期育肥效果好,7月龄体重可达23.31千克,胴体重10.52千克,屠宰率为52.34%。板皮品质亦好,张幅大,平均面积8190平方厘米。早熟,10月龄左右即可配种,1年可产2胎或2年产3胎,产羔率200%左右。
波尔山羊的体形特征:波尔山羊被毛白色,头颈部和耳、尾部为棕红色;头部粗壮,眼大棕色,鼻呈鹰钩状,耳大下垂,角坚实,长度中等;体躯深而宽阔呈圆形,颈部粗壮、长度适中,胸宽而深,肩宽肉厚,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尻部宽而长,臀部和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短而粗壮;成年公羊体重95-110千克,母羊65-70千克。
南江黄羊的体形特征:南江黄羊被毛**,毛短而富有光泽,面部毛色黄黑,鼻梁两侧有一对称的浅色条纹,公羊颈部及前胸着生黑**粗长被毛,自枕部沿背脊有一条黑色毛带,十字部后渐浅;头大适中,耳大长直或微垂,鼻微拱,有角或无角;体驱略呈圆桶形,颈长度适中,前胸深广、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四肢粗壮。成年公羊体重50-70千克,母羊34-50千克。
萨福克羊的体形特征:萨福克羊被毛有有色纤维,成年羊头、耳及四肢为黑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成年公羊体重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3月龄羔羊胴体重17千克,肉嫩脂少,成年羊剪毛量为3-4千克,毛长7-8厘米,细度为58-68支。
小尾寒羊的体形特征:小尾寒羊被毛白色,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或角跟;公羊前胸较深,背腰平直,体躯高大,前后躯发育匀称,侧视成方形;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脂尾略尾略呈椭圆形,下端有纵沟,尾长在飞节以上;成年公羊平均体重110-120千克,成年母羊平均体重65-70千克。
肉用绵羊的体形特征:头短而宽,颈短粗,**宽圆,胁骨开张良好,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相对较短,腿直,两腿站距离较宽,整个体躯呈方形。
肉用山羊的体形特征: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颈短而粗,颈肩结合良好,前胸发达,背腰平直,臀部宽大,后躯发育良好,尻略斜,四肢端正,蹄质坚实,整个体型呈方形。
热带草原气候的代表动物
大象,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大象。
为什么热带地区以养羊为主,温带地区以养牛为主
这主要是根据牲畜的生活习性有关,不同的牲畜根据不同的环境,而且有充足的食物,这样它们的生存率会更高,繁殖的品种会更优良!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里有哪些动物
跗猴和箭毒蛙相比我认为后者更能代表热带雨林的特质,脆弱、而又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带有那种令人窒息的美丽…… 跗猴 又叫菲律宾眼镜猴,生活在亚洲热带森林中。它们身长仅15厘米,而尾巴则长达25厘米。它们长有特别长的脚踝和长腿,极能适应攀附和跳跃,手指和脚趾上还长有吸盘似的圆盘,抓物非常牢固。它们没有窝,睡觉时就紧抱直立的树干。它们虽然只有15厘米长,却可以跳180厘米的距离,跳跃时,线状的尾巴左右摆动,以保持平衡。它们的两只大眼睛能准确地判断距离,所以能够在跳跃中捕食昆虫。雌猴怀胎6个月便生产,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亲或紧抱树枝。跗猴数量很少,是濒临绝种的动物。 华丽生灵——箭毒蛙 步入南美洲神秘的热带雨林,太阳藏在茂密的树叶后面,眯着眼睛俯视着大地。被雨水冲洗过后的树叶就象绿宝石一样挂在枝头,而淡淡的泥土香味夹杂着花儿的芬芳,轻轻的飘拂过大地。迷人的景色、宜人的气息,让我们眼前也豁然的开朗起来。 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一棵被雷击倒的大树上。快瞧,倒塌的大树下有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在向大家行注目礼呢!哦!那原来是一只漂亮小青蛙呀!看它小小的个头,只有你的两个手指头那么大。全身通体**,还闪闪的发着湿润的亮光,这就是丛林中多彩的**——箭毒蛙。 茂密的丛林中,箭毒蛙喜欢生活在*暗潮湿的地方。别看它们的个子小,可在丛林中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精灵呢!在大自然中的大多数动物都是把自己打扮起来,躲在草丛中、树林间,惟恐敌人发现自己。这些动物用方法叫——保护色。而箭毒蛙却从来不会躲躲藏藏地过日子。它们总是穿着颜色艳丽的花衣服,有醒目的**、晚礼服般的蓝色、宝石般的红色,好象在向其它动物炫耀自己的美丽,惟恐别人看不见它们似的。原来呀这身漂亮的“外衣”,是箭毒蛙的保护自己的“秘密**”。这在自然界中叫做——警戒色,也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它们仿佛在用艳丽的颜色警告敌人,“你不要靠近我呦,我可是非常厉害的”!奥妙就在箭毒蛙这身“花外衣”里,藏着无数小的腺体,当它们遇到敌人或者受到外界的**后,腺体就会分泌出一种白色的液体。而这种液体足以**任何动物,甚至还能够至人于死地呢!所以,箭毒蛙就这样大模大样地出没在丛林中,也就没有动物敢轻易地接近这个外表美丽的小家伙了。 人们现今为止发现的箭毒蛙种类有135种,而其中有55种是含有剧毒的。当地的土著人巧妙的运用这种天然的毒液,从事原始的捕猎活动。他们首先在箭毒蛙经常活动的地方捕捉到箭毒蛙,然后小心翼翼的用细细的藤条拴住箭毒蛙的腿(这个部位是不分泌毒液的),再用一根小木棍轻轻的**它们的背部。这时箭毒蛙的毒液便会分泌出来,土著人把这种毒液涂抹在用于打猎的箭头上,完成使命的箭毒蛙就会被放生掉,以被下次取毒时使用。箭毒蛙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地球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但愿这种美丽但又令人惧怕的小东西能够自由生存下去。 非洲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热带草原,其中生息繁衍极其丰富的珍禽异兽,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王国。为了适应那里干湿季交替、草原稀树的生态景观,动物养成了许多有趣的行为习性。 一、*居 热带草原开阔厂袤,地势平坦,缺少动物藏身躲敌的天然屏障,因此*居就成为一些中小型动物重要的求生手段。 中小动物,特别是那些弱小动物,如土豚、疣锗、跳兔以及所有啮因类,既无凶猛的御敌本邻,又少善奔疾走的逃跑能力,几乎都*居于**,洞*成为它们生儿育女、保护幼仔、贮存食物、逃避敌害、躲避高温的理想场所。长期的控掘活动,使它们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掘地本领,还形成了适合**生活的身体形态:弯曲而锐利的爪子,发达的胸肌,合并的腕骨,短短的唇鼻间距,大大的门齿。 二、快跑 大型动物对于广阔草原景观的适应则表现于迅速的奔跑能刀。这里几乎**了地球上所有的跑得最快的动物。例如羚羊,全速奔跑时速高达80千米,斑马时速40千米,长颈鹿40~50千米;黑斑羚一跃可高达3米,远达9米。食肉动地在长期的追捕过程中,也练就了快跑能力。例如,菲洲狮能以每秒9米的高速奔跑,**里速超过110千米,其加速能力更为惊人,从起跑至加速72干米/小时,只用2秒时间。长期的奔跑,使这些动物形态结构友生很多适应性变化:羚羊、斑马、长颈鹿、鸵鸟四肢增长,步幅加大;而**则有一条柔软而富弹性的脊椎。 三、集群 集群生活是热带拿原动物在长期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的。群居有利于共同对敌、防御敌害、增进繁衍、保护幼仔。是弱小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抵抗凶猛兽类的有利**。 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田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例如,狒狒、羚羊、斑马等都是集体生活,即使草原巨兽大象、长颈鹿、河马、犀牛、野牛等也喜群居,经常几十、甚至上百头生活在一起,共同觅食、嬉戏、对敌。 非洲草原上还可经常见到不同种群组成的混合种群。例如,斑马、羚羊、长颈鹿、甚至还有驼鸟群聚一起,共同生活、和平共处、集体防御。长颈鹿吃高树嫩叶,斑马、羚羊吃小灌木和野草,长颈鹿高头大眼,是天生的了望塔,善于侦察发现故情;驼鸟的机警和惊叫,则是天生的报警信号。 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因而动物中地栖者占绝对优势,如前面提到的大象、河马、犀牛、羚羊、斑马等等。树栖动物很少,就连本该树栖生活的少数几种动物也放弃了树上生活。例如:驼鸟,翅膀严重退化,已离不开地面;再如狒狒,身形娇小却四胶粗壮,适于地面奔走,时速超过32千米,喜欢群集于树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动频繁,采食野果、昆虫、爬虫、鸟卵,有时盗食谷、瓜果。 五、巨兽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食草动物,这些动物的极大繁盛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这里巨兽种多量大,主要有象、长颈鹿、河马、犀牛、狮等。 大象是非洲热带草原,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鼻粗壮发达,能连根拔起6~9米高的大树,又变伸自如,可以拾起地上细小的物体;象退如柱,能把狮豹踏毙;象牙是其门齿,质地细致,经济价值很高,为了保护象,国际上已严禁象牙交易。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仅颈即长达2米,也使真成为兽类世界里血压最高的动物,收缩压高达350毫米,否则因脑与心脏相距3米会得不到血液供给。这么高的血压,由于在进入大脑之前颈动脉已分成大量细小血管,血流缓慢入脑,故其低头喝水时亦不会发生脑溢血。 河马是陆地上体态最臃肿、丑陋的动物。身体滚圆,头嘴庞大,终日生活在水草丰美的河湖沼泽之中,夜间上岸休息。 犀牛是脾气最坏的动物。模样似牛,但两角一前一后长于头顶,眼小视力差。皮肤多褶,褶内肉嫩多血管,常滋生大量寄生虫,痛痒难忍,故常到泥塘打滚涂泥,还经常因此而大发雪霆,凶狂异常。 菲洲狮是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犬齿长达5~6厘米、上下交错,形似剪刀,舌生利刺,一口可咬断角马咽喉,一掌可劈断斑马颈椎,故有“百兽之王”的称号。 回答者:02438112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12 11:21 距今大约三千万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这片“草海”, 为动物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进化舞台。 东非的热带大草原也是人类的出发点。 就是在这里,我们人类告别了猿的时代,开始了人的历程。 “塞伦盖蒂”取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游牧民族马塞人的语言,意为“无际的平原”。 过去,在野生动物的汪洋大海中,人类不过是孤岛般的微小存在。 这片世界上最富饶的草原养育着300多万头动物。 而这些动物们也让这片热带草原在千百万年里容颜不改,生机勃勃。 我们将分两次介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宝库, 带您领略惊心动魄的野生动物的生命世界。 塞伦盖蒂作为完好保留了太古时期动植物生态体系的宝贵场所, 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里是肯亚尼马塞马拉国家保护区。 8月,牛羚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繁殖期, 为了寻找新鲜的嫩草,150万头牛羚组成的牛羚大军开始向塞伦盖蒂进发。 牛羚的一年是在严酷的迁徙中度过的。 在长达3000公里的跋涉中,有时竟有25万头牛羚在途中丧生。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比塞伦盖蒂更早地进入雨季, 牛羚的先头**已经到达这里。 然而,等待它们的除了新鲜的嫩草,还有食肉动物。 不过,即使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捕捉牛羚的成功率也仅是五成左右。 牛羚故意靠近**,用鼻子发出声音以**吓。 这样就近监视着**,它们才能放心进食。 体重仅有50公斤的**要想攻击一头200多公斤的成年牛羚,对它来说也是一种危险行为。 为了奔跑得更快,**的身体已经进化到极致。 但同时,这也限制了它能够捕食的猎物。 牛羚——塞伦盖蒂大舞台的主角。 被指定为国家公园的塞伦盖蒂为了适应大群牛羚对青草的需求, 进一步扩大了面积。 巨大的地球能量使非洲**形成了纵贯南北的东非大裂谷。 由于大裂谷阻挡了能够带来降雨的西风, 致使东非地区气候干燥,形成了广袤的热带大草原。 现在,大约有60种大型哺*类动物生息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其中多半是以青草、树叶为生的食草动物。 由于300多万头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动物们自主地实行了“分餐”制。 牛羚之所以能在热带草原上生生不已,种群兴旺,正是因为它们总是在行走移动之中。 倘若如此庞大的群体只停留在一个地方,那么将很快因为吃光食料而灭绝。 为了寻找新生的嫩草,牛羚们向天空布满积雨云的方向移动。 据说,它们能够从空气中嗅出50公里以外雨水的气味。 除了不停地迁移,还有一个因素使牛羚种群保持了兴旺不衰。 经过3000公里长途跋涉来到塞伦盖蒂的牛羚群,在每年2月——短短的两周内一齐分娩。 集中诞生的新生命大大分散了食肉动物的攻击目标。 伴随着黎明的到来,分娩开始了。 初次分娩的这只雌牛羚经过3个小时终于产下了小牛羚。 小牛羚一出生马上就能站起来,无需***帮助,它自己找到奶头,大口大口地吃起奶来。 雌牛羚绝对不会哺育其他牛羚的孩子。 一个月后,将有一半的小牛羚因为与父母失散而饿死、或者被天敌吃掉。 不过,对于种群延续而言,有剩下的一半就足够了。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毗邻赤道,位于高原地区。 巨大的昼夜温差使一块**爆裂成几块,形成了热带草原独有的景观。 这座花岗岩的小山丘铭刻着两亿年前的地球记忆。 **山积蓄的雨水滋养出丰美的绿草。 对于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来说,低矮的**山是它们的生命堡垒。 20世纪初,欧洲的猎人来到了塞伦盖蒂。 看到这片由野生动物主宰的土地还完好地保留着地球远古的风貌,这些欧洲人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这里只生活着马赛人,他们不**也不耕田,只靠放牧牛群维持生存。 马塞人说:“神明为马塞人创造出动物。马塞人赶走了其他人,保护了动物。” 然而,在英国的统治下,这里却成了欧洲人绝好的**场。 1951年,塞伦盖蒂被指定为国家公园,**活动受到禁止。 而且,马塞人也被移居别处,这片大草原彻底告别了人类的活动。 随着雨季的来临,草原开始苏醒。 虽然草叶被吃光,但是只要根还在,大地便会重新披上绿装。 动物的饮食代谢维持了自然链条的正常运转。 以吃腐肉和抢夺猎物而著名的斑点鬣狗其实也是非常优秀的猎手。 生,还是死? 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决定生死的攻防战。 **能够全速奔跑的时间只有15秒,所以它必须在一瞬间决定胜负。 **每次摄取相当于体重30%的食物, 因此只要三天能捕到一次猎物饱餐一顿,便可以维持生存。 胡狼很快就嗅到了食物的气息,它准备从中分一杯羹。 **身单力薄,经常是到嘴的猎物又被夺走。 所以,在能吃到食物的时候,就尽力吃饱,把肚子填满。 在热带草原,食者与被食者环环相扣,形成一条生物链。 高居这条生物链顶端的是狮子。 然而,即使是“百兽之王”的狮子,在牛羚群离去后也会骨削形瘦,很多幼狮被饿死。 草原的盛宴从这里开始。 对于那些等候出场的赴宴者来说, 即使是只剩骨头的残羹剩饭也不失为一顿美餐。 斑点鬣狗能把含有蛋白质和骨髓的坚硬的兽骨咬碎吃掉。 因为这一特性,它们才在热带草原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活了下来。 过去,坦桑尼亚总统曾这样说过: “我们人类能否生存下去,能否幸福地生活, 都取决于这里的动物们能否生存下去。” ——动物的命运就是我们人类的命运。 在东非的热带大草原上, 150万头牛羚为了寻找新生的绿草,每年要长途跋涉3000公里。 而那些拥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不能迁移的食肉动物正翘首等待着大批牛羚的到来。 历经千百万年的时间,这里一直保持着完整的原始生态体系。 在“塞伦盖蒂”的下集,让我们来一同追寻“百兽之王”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