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冷小风 给各位分享脑出血康复评定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脑部损伤评定标准是什么?(脑部损伤评定标准是什么内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脑部损伤评定标准是什么?

颅脑损伤司法鉴定级别标准

脑部损伤评定标准是什么?

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伤残:

1.不能完全**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量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能部分代偿 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期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量有所下降

如何进行脑溢血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目的: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重返社会。
  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预防并发症: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炎
  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按摩、被动运动、**治疗
  急性期
  1.康复目标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
  康复目的是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同时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

  康复措施

  床上正确**的摆放
  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

  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③仰卧位
  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应避免半卧位,因该**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肌肉按摩

  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对防治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被动活动关节

  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病人,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至全范围,每日二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床上活动

  早期床上活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开始,通过自助的活动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急性期主动型训练都是在床上进行的
  目的是使患者**完成各种床上的早期训练后达到**地完成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转换

  ①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②桥式运动: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腿平踏床面,伸髋并将臀部抬离床面。


  恢复期(1~3月、3~6月、6月~2年)
  康复目标:(远期目标)
  包括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
  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会。

  恢复期的康复评定
  Fugl-Myer躯体功能量表:

  Fugl-Myer关节活动度评测表
  Fugl-Myer平衡功能评测表
  Fugl-Myer感觉功能评测表

  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
  康复措施
  神经发育促通技术(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简称促进技术
  Bobath技术
  Brunnstrom 技术
  Rood技术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等的促进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Bobath技术
  是被最广泛接受的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
  该技术灵活应用运动发育控制理论,强调运动感觉的学习,通过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再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性动作。


  Brunnstrom运动疗法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并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如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在恢复的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Rood技术
  利用多种感觉**运动的产生,如采取快速的刷擦,快速的冰敷和震动等较强的**来诱发迟缓性瘫痪的肌肉运动,或者轻刷擦,缓慢牵拉等较轻的**来抑制痉挛性瘫痪肌肉的异常运动。
  该技术常选用一些特殊感觉**,如音乐、光线、色彩来促进或抑制肌肉。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技术
  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和运动发展为基本技术,其特征是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运动,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活动。治疗中强调发挥病人的能力和挖掘体内的潜能。
  Carr-Shepheerd的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强调特定的功能训练方案


  运动训练应按照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
  从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来进行

  ①坐位平衡训练:
  应尽早进行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从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达到一级坐位平衡,到让患肢能做躯干各方向不同摆辐的摆动活动的“自动态”的二级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动态”的**平衡

  ②站立的平衡训练:
  先站起立床:
  然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平衡

  ③步行训练:
  恢复步行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重点是纠正划圈步态。
  对患者要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如站立相时,患腿负重能力差,在体重转换的过程中,患腿缺乏平衡反应的能力,应重点训练患腿的负重能力,如摆动相时,患腿不能很好的屈曲,应练习幅度较小的屈伸交替进行的患侧膝关节的**运动,在摆动相时患膝能完成屈曲而向前迈步。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训练

  ADL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通过作业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
  恢复期康复治疗
  步行训练:争取生活自理重要环节 步行前准备-扶持立位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转移 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 改善步态训练,重点纠正划圈步态 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健腿先上,病腿先下”-任其自然
  恢复期康复治疗
  作业治疗
  ADL动作训练-进食、个人卫生、穿衣、洗澡、书写 、工艺治疗-编织、刺绣、绘画、陶瓷、橡皮泥塑,训练两手协同操作;打字、大结、垒积木、拧螺丝、拾小物品、弹琴,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能力 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应用-长柄 家务劳动、户外活动
  后遗症期(1年后)
  康复评定
  继续恢复期的评定

  回归生活和家庭后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功能**能力
  康复目标
  学习和使用代偿性技术
  手杖
  步行器
  轮椅
  支具
  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

  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
  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改善环境以适应残疾,争取最大限度生活自理 维持性 康复训练 患侧不可恢复,充分发挥健侧代偿作用,环境改造 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其他康复治疗
  水疗
  理疗
  传统医学
  其他康复治疗方法

  理疗

  小剂量的直流电或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周神经的再生
  传统康复治疗
  目前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传统医学治疗
  按摩
  针刺疗法
  针刺能改善脑组织的灌流量,有关局部肢体组织细胞的营养,对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电生理的研究显示针刺能使肌电幅度升高,减少异常脑波的出现,改善大脑皮层活动。针刺有体针、耳针、头针等方法,其中以体针应用最广泛。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多在40%~50%,国内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20.2%,中度10.4%,重度3.7%。抑郁也是预测脑卒中生命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PSD的危险因素

  卒中后2~12个月;
  女性;
  左额叶和左侧基底节损伤等病损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如失语或认知的损害;
  并发症的存在;
  既往抑郁病史;
  社交能力障碍等因素均与卒中后抑郁有关。

  PSD的评定
  Zung自我评定量表(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ZSDS)筛选抑郁症患者,以ZSDS 30分为界,对ZSDS≥30分者进一步作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测评抑郁严重程度,
  HAMD<8为无抑郁;
  >20为轻或中度抑郁;
  >35为重度抑郁。

  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常用于老年抑郁症评定,总分为15分
  0-5分为正常;
  >5分提示抑郁症。


  PSD的康复治疗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积极康复治疗,尽可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和功能依赖,是减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关键。PSD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如Beck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PSD有明显的益处。对不能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抗抑郁的药物。

  目前主张治疗PSD的药物是5-羟色胺选择性再摄取***(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如**氟西汀(优克或百优解),10~20mg每日一次;
  **帕罗西汀(赛乐特),10~20mg,每日一次;
  舍曲林(sertraline),50mg,每日一次;
  在治疗PSD的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既重视抑郁药物的应用,又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

  痉挛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兴奋性升高所致,其特点是骨骼肌肌张力随牵张速度的增加而升高。
  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将会发生痉挛。虽然痉挛会有助于某些患者的站和转移,或许会使某些病人的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轻水肿,但痉挛放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引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困难,导致疼痛、挛缩、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目标
  减少疼痛;
  预防压疮、挛缩等并发症;
  改善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痉挛的康复评定
  Ashworth法
  修订的Ashworth量表
  痉挛的康复治疗
  首先要消除增加和加重痉挛的临床情况,如泌尿道感染、便秘、压疮,避免劳累和紧张。
  ①口服药物治疗:药物因使用方便而成为治疗痉挛的首选方法。
  氯苯氨丁酸(baclofen)是肌肉松弛剂,每次5mg,每日三次起逐渐增至有效剂量,每日最大量可达120mg.要逐渐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和幻觉的危险。
  治疗痉挛的其他药物还有替托尼定、**(diazepan)和丹曲林(dantrolene)等。


  ②石碳酸神经阻滞:
  ③物理治疗:冷疗因能降低肌肉的温度对肌梭有镇静作用而减轻痉挛;对抗肌的交替电**,对患者痉挛肌肉进行牵张、被动活动关节等也可缓解痉挛。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
  SHS又称反射**感神经性营养**(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该综合征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月内,发生率约为12.5%~70%,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诊断标准不同有关。SH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病有关的因素有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痉挛,腕关节过度的牵拉或手受到意外的伤害。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
  肩部疼痛,
  运动受限,
  手浮肿及疼痛,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直至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

  SHS的康复治疗
  SHS的治疗包括
  ①避免引起SHS的原因:偏瘫早期避免牵拉损伤肩关节周围组织,注意矫正肩胛骨的位置,增加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避免患者上肢尤其是手的损伤、疼痛、过度牵张及长时间垂悬;避免在患手静脉输液
  SHS的康复治疗
  ②正确患肢放置:应仔细地放置患侧的上肢,确保腕部不处于完全掌屈位,或上肢不悬在轮椅一侧;
  卧位时,适当抬高患侧上肢;
  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轮椅上安装的小桌子上,并用夹板固定避免腕部掌屈位

  ③被动和主动运动: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治肩痛,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活动时应轻柔、缓慢,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主动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三维活动,但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的持重活动,以免增加浮肿和疼痛
  SHS的康复治疗
  ④冷疗:该疗法可以消肿、止痛并解痉。⑤症状明显者可予以常规剂量的类固醇制剂治疗2~3周,大多数患者可获良好效果。

脑出血患者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晕倒时意识清不清楚 ,有无大小便**, 四肢抽搐等情况, 如果有可能是癫痫发作。如果没有可能是短暂的脑缺血发作, 就是脑供血不足的现像还需要慢慢适应一段时间, 期间可以应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改善一下脑功能。
以你的补充应该是癫痫发作,就做个脑电图检查一下进行确诊外伤性癫痫。 治疗有俩种情况1 随着脑外伤的康复癫痫发作停止, 2 进入慢性期反复发作,确诊后就抗癫痫治疗。

脑出血办理残疾证标准是什么

脑出血办理残疾证标准需要具体咨询残联,由其负责鉴定。【法律依据】:关于统一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通知: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是残疾人享受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的重要凭证。核发和管理残疾人证是各级残联的重要职责。

如何进行脑溢血的康复治疗

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中老年人的“****”!

您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据我了解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在用这种药物辅助治疗: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脑溢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
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
(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
(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三、手术治疗
四、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预防】
高血压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血压,并避免剧烈变动、饱餐、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等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项部痛、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突发脑溢血怎么办?

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
脑溢血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的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这时病人常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跌倒,或手中的物品突然舻兀煌�保�∪嘶够峥诮峭嵝薄⒘骺谒�⒂镅院��磺寤蚴в铮�械幕褂型吠础⑴煌隆⑹泳跄:�⒁馐墩习�⒋笮”闶Ы�认窒蟆;颊叻⑸�砸缪�螅�沂粲��薪艏本然ぁ?
1.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将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震荡,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2.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3.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5.患者大小便**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6.在患者病情稳定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脑梗塞脑溢血

*首先需要卧床休息,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要有充分的信心,与我们密切配合,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手脚不能活动、无力,或者出现暂时性的不能说话,可能在日后生活中有一定影响,您对自己的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只要及早药物控制,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如数数、看图说话等),并持之以恒,这对瘫痪的手脚及语言功能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饮食上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如鱼类、豆制品、五谷、黄豆等,忌辛辣**、油腻食物(如浓茶、咖啡、油炸食物),多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有面肌瘫痪者,可进半流质,如奶糊、粥,进食时需向健侧(无**处)输送食物,喂食速度要慢,避免病人呛咳,造成窒息。如病情危重,吞咽困难,医生会予以插胃管,给予鼻饲流质,保证营养供给。


*患者因为肢体受疾病的影响出现对冷热**感受迟钝,所以提醒家属禁忌在天冷时用热水袋等暖具帮助取暖。否则会造成烫伤等严重后果。


*病员肢体活动不利伴大小便**,注意保护皮肤,每次便后清洁*周会*皮肤,保持干燥,可适当涂抹爽身粉,每二小时护士会予病人翻身、拍背,避免瘫痪肢体皮肤长期受压坏死,发生褥疮。


*发病后1~2周内,病情基本稳定时,可及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20次不等,进行按摩、被动活动,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以后可增加锻炼次数,帮助尽早康复。


锻炼方法:


*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
*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等。
*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


如何与失语患者沟通?
1).说话时用短而清楚的句子,速度比正常缓慢一点。
2).鼓励说话,不要强逼,发问时用简单直接的问题,使病人能答“是”或“不是”。
3).对于有严重沟通问题者,可以用手势及面部表情表达你的意见,亦可鼓励病人用手势去沟通。
4).每次与病人交谈时,要给予足够时间让他思考、组织说话内容。
5).用他熟悉的名称及术语跟他交谈。

什么是脑溢血?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排除外伤性脑出血,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诱因。如果有人突然剧烈头疼、头昏伴恶心、呕吐,手、脚活动不利或突然间不能说话,神志不清,大小便**,血压升高,就可能发生了脑溢血。
健康宣教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脑溢血病人的饮食

病人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

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首先,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其次,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第四,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五,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第六,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家有中风病人,一般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溢血后遗症——康复有绝招

脑溢血患者经过治疗,有一部分性命保住了,但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尤其是患者的手,总是象握拳似的掰都掰不开。我们家祖传一个绝招,通过按压患者的手指甲根,可以使手伸开,如果每天压一次,经过按压七、八次,即使恢复不到原来好手的程度,自由伸展是不成问题的。
具体的作法是:施术者,用两手的大拇指甲,按压患者的患侧手甲根。要求是必须压到指甲根上,不许压指甲肉上。位置找好了,轻轻的一使劲,患者的手指当时自己就伸开了,时间不要超过30秒,如果加上意念更好。施术者和患者都念“经络畅通,脑血管畅通”。按压的顺序是:先压中指和拇指甲根(一使劲手指就伸开了),再压食指和无名指甲根,最后重复压中指甲根配合小指甲根,前后压共三次即可。(吉林省长岭县孙宏德)

脑溢血患者度过急性期后,以下问题应当注意:

(l)心理护理: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部分病人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要志坚;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否则,急于求愈,则容易急躁,反而不利。

(2)注意合理用药:由于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或多种症状,本来医生开给的药物已有多种,亲友或家属不要自行再加用许多药物。过多、过乱的应用药物,对胃、肝、肾或造血系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不但不能加快恢复,反而可引出其他问题。

(3)防止脑卒中再发;在恢复期预防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

(4)做好家庭康复:康复期一般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属应了解如何做好家庭康复。这一时期药物已不是主要疗法。

(5)注意康复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视具体病人、病情施护,如对鼻饲管、尿管、褥疮的护理等。

(6)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脑卒中病人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7)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时泡开水、麻仁润肠丸、果导等。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66896.html?si=2

脑溢血后怎样康复?

脑溢血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李文贤华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综合症、脑血管疾病的医治。

脑溢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

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

(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

(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三、手术治疗

四、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预防】

高血压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血压,并避免剧烈变动、饱餐、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等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项部痛、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突发脑溢血怎么办?

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

脑溢血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的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这时病人常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跌倒,或手中的物品突然掉地;同时,病人还会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有的还有头痛、呕吐、视觉模糊、意识障碍、大小便**等现象。患者发生脑溢血后,家属应进行紧急救护。

1.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将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震荡,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2.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3.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5.患者大小便**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6.在患者病情稳定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脑梗塞脑溢血

*首先需要卧床休息,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要有充分的信心,与我们密切配合,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手脚不能活动、无力,或者出现暂时性的不能说话,可能在日后生活中有一定影响,您对自己的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只要及早药物控制,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如数数、看图说话等),并持之以恒,这对瘫痪的手脚及语言功能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饮食上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如鱼类、豆制品、五谷、黄豆等,忌辛辣**、油腻食物(如浓茶、咖啡、油炸食物),多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有面肌瘫痪者,可进半流质,如奶糊、粥,进食时需向健侧(无**处)输送食物,喂食速度要慢,避免病人呛咳,造成窒息。如病情危重,吞咽困难,医生会予以插胃管,给予鼻饲流质,保证营养供给。

*患者因为肢体受疾病的影响出现对冷热**感受迟钝,所以提醒家属禁忌在天冷时用热水袋等暖具帮助取暖。否则会造成烫伤等严重后果。

*病员肢体活动不利伴大小便**,注意保护皮肤,每次便后清洁*周会*皮肤,保持干燥,可适当涂抹爽身粉,每二小时护士会予病人翻身、拍背,避免瘫痪肢体皮肤长期受压坏死,发生褥疮。

*发病后1~2周内,病情基本稳定时,可及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10~20次不等,进行按摩、被动活动,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以后可增加锻炼次数,帮助尽早康复。

锻炼方法:

*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

*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等。

*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

如何与失语患者沟通?

1).说话时用短而清楚的句子,速度比正常缓慢一点。

2).鼓励说话,不要强逼,发问时用简单直接的问题,使病人能答“是”或“不是”。

3).对于有严重沟通问题者,可以用手势及面部表情表达你的意见,亦可鼓励病人用手势去沟通。

4).每次与病人交谈时,要给予足够时间让他思考、组织说话内容。

5).用他熟悉的名称及术语跟他交谈。

什么是脑溢血?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排除外伤性脑出血,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诱因。如果有人突然剧烈头疼、头昏伴恶心、呕吐,手、脚活动不利或突然间不能说话,神志不清,大小便**,血压升高,就可能发生了脑溢血。

健康宣教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脑溢血病人的饮食

病人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

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首先,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其次,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第四,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五,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第六,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家有中风病人,一般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剂: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溢血后遗症——康复有绝招

脑溢血患者经过治疗,有一部分性命保住了,但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尤其是患者的手,总是象握拳似的掰都掰不开。我们家祖传一个绝招,通过按压患者的手指甲根,可以使手伸开,如果每天压一次,经过按压七、八次,即使恢复不到原来好手的程度,自由伸展是不成问题的。

具体的作法是:施术者,用两手的大拇指甲,按压患者的患侧手甲根。要求是必须压到指甲根上,不许压指甲肉上。位置找好了,轻轻的一使劲,患者的手指当时自己就伸开了,时间不要超过30秒,如果加上意念更好。施术者和患者都念“经络畅通,脑血管畅通”。按压的顺序是:先压中指和拇指甲根(一使劲手指就伸开了),再压食指和无名指甲根,最后重复压中指甲根配合小指甲根,前后压共三次即可。(吉林省长岭县孙宏德)

脑溢血患者度过急性期后,以下问题应当注意:

(l)心理护理: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部分病人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要志坚;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否则,急于求愈,则容易急躁,反而不利。

(2)注意合理用药:由于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或多种症状,本来医生开给的药物已有多种,亲友或家属不要自行再加用许多药物。过多、过乱的应用药物,对胃、肝、肾或造血系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不但不能加快恢复,反而可引出其他问题。

(3)防止脑卒中再发;在恢复期预防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

(4)做好家庭康复:康复期一般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属应了解如何做好家庭康复。这一时期药物已不是主要疗法。

(5)注意康复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视具体病人、病情施护,如对鼻饲管、尿管、褥疮的护理等。

(6)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脑卒中病人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7)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时泡开水、麻仁润肠丸、果导等。

脑出血出血量多少?要做手术吗?颅内出血

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病情严重程度跟很多因素相关,有的部位出一点血就能要命,有的部位出血多一点也没事,还有血肿有没有破入脑室,现在颅内压情况,止血情况等等都有关系,是否手术应该在跟管床医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自行决定,没有人会为你担这种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