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呼延霸强 给各位分享飞机雷达故障的原因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航飞机失踪为什么雷达检测不到(马航失踪为什么找不到)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马航飞机失踪为什么雷达检测不到
问:一架飞机如何定位?
答:有两个系统:一是通过雷达站。雷达站发射信号,从信号的返回可判断距离、角度,从而定位。但雷达站的监测范围有限,取决于信号强度及其它外部因素。无论如何,到地球的弯面,雷达站就**为力了。在越洋远程飞行中,飞机很快就离开了雷达站的监测范围。二是飞机自身系统,不断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发送地点和飞行高度。但是,只在最远约370公里的距离内有效。
问:在这一距离之外,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如何获知一架飞机的位置?
答:每隔一定的距离,我们就在规定的通讯点发送我们的位置。方法是通过无线电,经常是手动操作,或者,像在北大西洋,是通过卫星自动传输数据。我们同时也会发送预期抵达下一个通讯点的时间。在北大西洋,通讯点比较密集,在南大西洋,两个通讯点之间最长可能需要1个小时15分钟。
问:在两个通讯点之间,地面人员如何确定飞机的位置?
答:通过预计。路线和速度是已知的,从上一个通讯点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接下来每个时刻飞机大致的位置。
问:难道没有其它的定位方法吗?
答:当然,大部分飞机都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GPS)。但在海上不像在陆地上,到处都有移动电话基地站,卫星连线等等。距离海岸100公里,手机已经收不到信号,也无法用来定位。
问:为什么马航的这架飞机在精确定位中无法找到?
答:在这一事件中确实很难准确查出这架飞机的具**置。如果一架飞机在高空解体,碎片会分散在很大的面积里。许多碎片不会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海底。比如,洛克比**中碎片分布在约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海中还有风和洋流的影响。
问:从最后一个通讯地点的信息不能较准确推测发生这一状况的位置吗?
答:有报道称,这架飞机在消失前掉头,据称是雷达画面显示的。果真如此,原本应该可以相对清楚地确定飞机的位置。这的确有矛盾。但是,如果是出现技术故障,或者启动水上迫降程序,那么,飞行方向还会发生改变。或许飞行员因为出现问题而驶向其它机场,或尝试靠近陆地。
问:有没有可能这架飞机在雷达没有监测到的情况下降落在其它地点?
答:理论上有,但可能性极小。因为一旦靠近海岸,就会再次进入雷达覆盖范围,从而出现在屏幕上。此外,陆地上的人也应当可以目击到这架飞机。
问:如果始终可以通过无线电联络,为什么没有收到马航这架飞机发出的紧急求救?
答:对此我只能猜测。有些情形非常危急,以至于没有时间发出紧急求救,不过也有可能是技术故障导致无法发出紧急求救。在紧急情况下的原则是:先飞行,再无线电联络。发送紧急求救是次要的。
飞机从雷达上消失的几种可能
“失联”是什么意思
要说飞机是如何失去联系的,那就得从飞机如何与地面联系说起。飞行员在飞行中主要的与地面管制人员联系手段是使用甚高频(VHF)无线电进行通话,通过甚高频无线电飞行员可以在万米高空向飞行情报区的地面管制人员通报自己的状况,而地面管制人员也能相应的发布指令。除了无线电通讯之外,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重要手段,管制雷达分成两部分,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一次监视雷达显示效果示意图
然而一次雷达所能发现的只有这些光点,屏幕上的小光点分别是哪些飞机就无法分清了,这时候就需要二次监视雷达获取信息。二次管制雷达向空中的飞机一个个发去问询信号,飞机上的自动问答机收到问询信号后,将管制雷达所发出的信息要求发回去,如航班号,机型,机号,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
而这次马航370航班失去联络,所指的就是地面与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地面管制人员彻底失去了与飞机的联系。当油料所能坚持的最大时间超过之后,所有人不得不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准备。
在**发生的第一时间机组很可能忙于抢救飞机而无暇发出求救信号,或者飞机失事时的状态,如失速,**时机组已无力求救。
为何搜索如此困难
失去联系那么久,为何还没找到飞机?为何这么大一台飞机就找不到?当飞机在天上时,还能通过雷达来进行搜寻。然而此次马航370航班失联事件,几乎可以认为飞机迫降了或者坠毁了。雷达自然不可能发现飞机的踪迹。而当飞机失事之后,会启动失事信标,发送无线电信号来标明自己的方位。由于遇难信标的功率并不大,只有在飞机失事地点附近才能准确接受到遇难信标并进行定位。至于用GPS定位一说,那只能说对于GPS的原理根本不明白。GPS定位是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来获得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方式,完全不可能用于寻找到使用GPS信号的装置的位置。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飞机最后的坐标是在泰国湾海域上空,在越南老挝领海交界处。要进行搜索也只能以最后失去联系的地点为圆心展开搜索。
然而很不幸的是距离失去联络海域最近的是柬埔寨与越南,两者海空搜索能力本来就不强,更不用说越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南海海域,而非泰国湾。对于只有3架C212小型执法飞机的越南搜救力量而言,或许这个考验太难了些。而随着进入黑夜,搜索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最新获得的消息称,美国将派出飞机与水面舰艇一同参与搜救。有着丰富搜救经验与高技术装备的美国海空军参与搜救,这将是一个好消息。
失联原因的分析
截止到晚上8点为止,依然没有飞机的任何蛛丝马迹,这基本排除了飞机迫降附近机场,或者成功迫降海面的可能性了。如果迫降成功,哪怕在海面上,也会第一时间通过紧急救援频道呼叫。在此或许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沉重的事实,那就是马航370航班已然失事。
通常来说飞机事故多发阶段是起降阶段,这两年来发生的主要空中事故也都是在起降阶段发生的。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最后与地面的联系是在0120,起飞后 40分钟。这时候已经处于高空平飞阶段了,高空平飞阶段并不是一个事故多发的阶段,但目前看来马航370航班就是在这个时候失去联系的,也可以推断在那个时间段发生了事故。
Flightaware网站上所公布的马航370飞行数据记录,网站上最后更新的时间为凌晨1点02分,此时飞机已飞到万米高空,开始停止爬升进入平流层巡航阶段。
从目前已知信息,机组突然与地面失去联系来看,基本可以排除发动机失去动力这一个可能。暂且不说波音777是双发机,就算双发失效了也在滑翔,机组有足够的时间与地面联系,或者使用紧急救援频道呼叫mayday。哪怕由于发动机失效,停止供电,飞机上也有相应的紧急电源。
至于劫机这个可能性,机组也该有机会与地面联系,或者应答机设置为7500(意为机上发生**事件)劫机者也会找个机场降落并提出条件,目前已经可以排除这一种可能了。
而恐怖袭击**高空**这种可能性存在也无法排除。截止到3月8号晚,笔者发现了一条未经证实的令人震惊的新闻,被认为在马航370航班上的意大利籍旅客Luigi Maraldi并未登上飞机,目前正在泰国,去年8月护照被偷。而今天凌晨,有人手持这本护照登上了马航370航班。排除重名等因素,如果有人手持这本丢失的护照冒充Luigi Maraldi登上了这班载满中国旅客飞往北京的航班,那这个人又是谁?为何要冒充他人登机?这人与航班失联又有何关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8日晚召开记者会时,在被问及此次失联飞机是否有可能涉及恐怖袭击时表示:“任何原因都有可能,但目前就下定论为时尚早。”——注)
最后则是机械或人为事故了。高空巡航阶段人为操作失误可能性不大,但是考虑到法航447事故就是巡航阶段人为操作失误所引发的灾难,也不能彻底排除这种可能性。那么就剩下机械故障了,发生如此迅速以至于机组都来不及向地面求救的故障,所能想到的就是飞机在空中解体了。这架机号为9MMRO的波音777-200飞机在前年就发生过事故。2012年8月9日浦东机场,注册号为9MMRO的马来西亚航空B772与东航飞机发生了剐蹭事故。从当时拍摄的事故现场图片来看,可以较模糊的看到该飞机尾部9MMRO字样的机号,与本次马航370失联事故飞机机号相同。
从图中清晰可见,该飞机右翼翼尖损伤严重。如果该飞机由于两年前的剐蹭事故导致机翼结构受损,在之后的维修中并没有彻底修复,给机翼结构带来隐患。有可能在执行马航370航班时机翼结构隐患爆发,导致右翼解体从而引发飞机失事。
截止到今晚9点,海空搜救行动还在持续展开,已经有7国共同参与搜救行动。最新的消息是越南空军飞机发现了两条疑似与马航370相关的油料带,很可能是该飞机所留下的。
衷心希望搜救人员能尽早寻找到失联飞机,也祝愿能有幸存者被成功营救。
为什么雷达探测不到低空飞行的飞机?
就像人的眼睛一样,一般对空搜索雷达水平转动的扫描。就像我们站在地上转一圈平视,不低头能看到周围地面的情况吗?同样的道理。 利用雷达也有盲区的**,可以让飞机超低空飞行接近目标后进行攻击,能在战术上降低飞机被发现的可能,从而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力。
朝鲜飞机坠毁家门口,是雷达没发现吗?
别上当
肯定是美国故意弄的,想讽刺中国防空,煞一煞中国的威风!
鄙视他们!!!
雷达为什么探测不到**飞机?
**战斗机是指雷达一般探测不到得战斗机。其原理是指战斗机机身通过结构或者涂料的技术 F-117“夜鹰”隐身战斗机使得雷达反射面积尽量变小。雷达是靠发射电磁波然后检测反射回来的信号再通过信号的放大进行工作的 . 所以就存在反射面积的大小问题。**战斗机则是通过特殊结构设计使得雷达波出现漫反射和通过特殊涂料吸收雷达波 使得反射面积在雷达天线检测下只有零点几个平方米。**战斗机是利用其独特的外形来实现分散雷达波。雷达发现战斗机是利用发射雷达波,当雷达波遇到物体时会反弹会来,雷达接受到之后就会显示出物体的位置。而**战斗机通过去外形大都是直角直楞的结构,使雷达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雷达接受到。当雷达波的量不能达到雷达探测物体所必须接受到的量的时候,就不会显示物体。**战斗机主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实现**的。当然,飞机上也会涂上吸波材料来吸收雷达波。 所以**战机被形象地喻为“空中幽灵”,它们行踪诡秘,能有效地躲避雷达**。多亏有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才使**战机能轻而易举地从雷达眼皮底下逃之夭夭。 不过**战斗机不是一点也看不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就会发现它。而且它有个弱点,就是去外形独特,牺牲了飞机的机动性能。不过F-22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飞机的**性和机动性的结合,所以我们说F-22是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
韩国飞机坠机事件发生后,为什么当时飞机会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我们自然想到了百慕大三角之谜,其实,哈奇森效应是百慕大种种怪现象的完美再现。哈奇森发现的众多效应仿佛一致模拟了百慕大各种报道中的现象——古怪的旋涡云团和光亮、绿光和磷光、电磁异常。
但是电磁可以导致飞机和船只消失吗?哈奇森说:这极有可能,自然界可以自发地形成这些场,然后制造出某种适当的情况,使得船只和飞机完全碎裂,或者消失到另外的维度、领域中去。
哈奇森效应一经传播,全球轰动,那些研究各种“灵异”现象的科学家们都颇有启发,有的甚至豁然开朗。稍微比较一下各种实验的和自然的现象,我们就能看出,这些长久以来困惑人们的现象中,有的是哈奇森效应中的一种现象,有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发生的类似哈奇森效应的“翻版”。
人们纷纷开始重视自然界中和人群中种种现象发生的背后有没有电磁“旋涡”的存在。显然,有太多关于电磁的秘密我们还没有了解,电磁很可能是通向大自然更多惊人现象的大门,它的潜力是无限的。
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往科学家、哲学家的梦幻,如今都在慢慢地变成现实。我们应当更深刻地去认识自然界的潜在能量和力量,无论这种潜力对我们来说有没有直接的效益,我们都应当开始重视它。从这一点来说,哈奇森贡献恐怕还在于,他发现的效应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巨大潜能
飞机上安装雷达有什么作用?
飞机上安装雷达主要用于控制和制导**,实施空中警戒、侦察,保障准确航行和飞行安全。
不同雷达的作用:
1、截击雷达,用于为空空**、火箭和航*等提供目标数据,它与火控计算机、飞行数据测量和显示设备等组成歼击机火控系统,截击雷达一般有搜索和**两种功能。
2、轰炸雷达,主要用来为瞄准轰炸、制导空地**和领航提供目标信息,可单独工作,也可与光学瞄准具、计算机配合使用,构成轰炸瞄准系统,轰炸雷达按搜索方式可分为前视和环视(亦称全景)两类。
3、空中侦察与地形显示雷达,用于提供地(海)面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的位置和地形资料,通常是一种侧视雷达,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其天线安装在机身两侧,波束指向载机左右下方并垂直于航线,随载机飞行向前扫瞄,侧视雷达分为真实口径侧视雷达和合成孔径侧视雷达两类。
4、航行雷达,用于观测载机前方的气象状况、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保障飞机准确航行和飞行安全。
有一类专门用来保障飞机低空、超低空飞行安全的航行雷达,叫地形跟随雷达和地物回避雷达,通常装在执行低空突防任务的飞机上。
地形跟随雷达与计算机和飞行控制系统配合,控制飞行高度随地形起伏变化,使飞机始终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
地物回避雷达为飞行员显示选定高度上地面障碍物的分布情况,提供回避信号,使飞机绕过障碍物,保证飞行安全。
5、机载预警雷达,是预警机的主要电子设备,用于空中警戒和指挥引导,也可用于空中交通管制。
它已成为现代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地面对空情报雷达相比,它的盲区小,发现低空、超低空目标的距离远,机动性较强。
扩展资料:
1、雷达的起源:
(1)、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一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
(2)、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3)、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等新的雷达体制。
(4)、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5)、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
2、应用: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等)。
星载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成为当今遥感中十分重要的传感器,以地面为目标的雷达可以探测地面的精确形状。
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几米到几十米,且与距离无关,雷达在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载机雷达
百度百科-轰炸雷达
百度百科-雷达
失联飞机到底怎么了
目前还没有确定原因
盘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踪的8种可能原因
核心提示:搭载有239人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在气象状况良好和飞机顺利进入平流层巡航后突然失踪事件,继续让各国航空专家迷惑不解。不少专家和媒体纷纷猜测飞机失踪原因。
失联的MH370航班,最后传出信息是在35000英尺(10668米)的高空。专家表示,距离地面约11公里的高空平稳飞行时很少出现故障。因此MH370号客机的突然消失让人们不禁疑惑,到底在飞机上发生了什么,让飞行员甚至**出紧急呼叫的时间都没有。
专家称,无论假设如何,现在确定各种可能性都太早。只有恢复飞机的数据、声音记录仪和检查残骸后,人们才会找到问题真正的线索。美国媒体分析称,该事件可能会让调查员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来确定到底在航班上发生了什么。
猜测
1 Q:遭遇**恐怖袭击?
A:传统劫机犯会提出要求
假护照引发人们对恐怖袭击的猜测。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表示,人为破坏,如携带**引爆而引发空中解体,“这也是一种可能性,如果**发生得很诡异的话,肯定会怀疑这方面的问题了。”此前确有飞机曾因**而发生**。如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航班、1985年印度航空班机等。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军说,如果是恐怖袭击,袭击者应该在客舱里,不可能冲入驾驶舱,威胁到驾驶员,所以驾驶员应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如果劫持者引爆**物,将造成飞机空中解体,这种客机通常会携带很多行李,如果解体,**海域将会有漂浮物被发现。所以这种判断也有不合理之处。
专家称,传统的劫机都会将飞机劫持到某个机场,并且提出相应要求。类似于“9·11”事件中,一架飞机被恐怖分子胁迫坠海的劫机的事件少之又少。
2 Q:通讯系统失灵致失联?
A:很难发生在波音777上
MH370失联已经超过48个小时,是否是通讯系统出了问题,导致飞机不能与外界联系?
有着多年飞行经验的资深机长表示,飞机与地面沟通有4种方式,但这次所有的通讯都失效。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表示,“波音777的飞机,可靠性和性能是很高的,要想所有的东西都坏掉几乎是不可能的。肯定是遇到了外界不可抗拒的力量”,“机组和地面联系不上,所有通讯系统全部丧失,这种可能性不大。”飞机有两台发动机,上面各带有发电机,此外还有应急电源,这些全部功能丧失而导致飞机断电的可能性也极小。如果发电机全部失效,依然可以靠电池继续工作30分钟,给予充分的时间发出求救信号。
3 Q:雷暴湍流袭击飞机?
A:飞机基本处在晴空**的气象条件下
尽管飞机被设计为可以抵御最强级别的风暴,但恶劣天气依旧是安全危害之一。国内知名民航公司飞行员王先生表示,马航MH370的情况,有可能是遭遇恶劣天气,致飞机仪器失灵,飞行员将空天概念搞反,将海面当成陆地导致悲剧。这种情况在夜晚的海面飞行中,更容易出现。一是由于飞行员疲劳,二是海天一色,更难分辨。但一般飞行员都有反应时间,一点信号没发出,基本不可能。
不过,根据MH370当天的天气实况显示,天气很好,风也很小,对流也很小,基本上是“风平浪静”的状态。只有9%的灾难发生在飞机平稳飞行阶段。
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说,飞行器飞到1万米以上,飞机已经进入巡航阶段,马上脱离对流层,雷电、雷暴等都在飞机以下的低空形成,飞机处在基本上晴空**的气象条件下。不过,此时在对流层的边缘,还是可能会出现湍流,但顶多只会给飞机带来一些颠簸而已。“就像开汽车上了高速公路一样,始终保持稳定,没有什么车。”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军说,一般航路上的雷雨是可以提前预见的,这种情况下航班就可能会推迟,并调整时间。
4 Q:引擎失灵飞机失控?
A:失灵后有充足时间紧急呼叫
美国一名航空顾问公司Leeham Co.的管理主任斯科特·汉密尔顿分析称,如果引擎全部失灵,飞机还可能滑行20分钟,这使飞行员有很充足的时间进行紧急呼叫。2009年美国航空一架空客A320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不久就丧失了引擎动力,尽管飞机距离地面很近,机长仍然有很长时间与塔台进行联系,并且将飞机迫降在哈得孙河上。
5 Q:万米高度空中解体?
A:空中解体的一个可能性是飞机结构受到破坏
失联客机调查组人员表示,初步调查显示客机空中解体可能性增大。“至今尚未发现任何可被完全确认的遗骸,很可能是飞机在一万米高空发生空中解体。如果飞机完好地坠毁水中,残骸将会非常集中。”
周济生认为,从现有的信息判断,飞机发生空中解体,飞机没时间向地面报告的可能性比较大。
造成飞机空中解体的一个可能性是飞机结构受到破坏,如机体直接断裂,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疲劳”的问题,“跟人一样,干活会累,飞机材料也会出现裂缝。”再好的飞机也存在疲劳问题,正因为如此,飞机需要经常检修、更换零部件,也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需要飞机制造方持续跟进,航空公司及时认真维修、翻修、检查,以及当地**的监管,属于三方责任。11岁的波音777处于使用寿命之内,并不存在老化的问题,但飞机此后保养和维修方面如果缺失,可能还是会出现疲劳问题。
6 Q:未查明的不可抗力?
A:“很多事情超出想象和控制”
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昨日表示,“大家要有耐心,很多事情超出了想象和控制力。”针对失事原因,周济生也表示,这事超越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是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现在也增加了很多的想象空间,“我们需要往非传统的方向考虑。”他说。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军认为,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从不同角度看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很快也都会被**,所以在最后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能做太多的判断。
7 Q:飞行员故意驾机坠海?A:**曾有发生,“很冷门”
美国媒体称,上世纪90年代发生过飞行员**导致的**。一架埃及航空的飞机曾因飞行员意图**而故意将飞机开进了海里。尽管**调查员从未正式公布这种**方式,但研究**事故的专家都确信想要**的飞行员有选择这种行为的倾向。
如果是飞行员无意中解除飞机的自动驾驶功能,而造成坠毁。这种情况下飞机可能**在距离其最后联络地点5-6小时的距离以外。但这种情况,雷达应该会检测到飞机。
飞行员王先生表示,飞行员**等冷门的猜测,当然也不能排除,不过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有可能飞行员遭遇前所未有的紧急情况。他表示,类似MH370飞机的情况极端少见。飞行员当时可能遇到了超出平时应急训练和预案的紧急情况,或者飞行员根本没有经历过、甚至见过这种情况。导致操作失误,来不及发出信号。
8 Q:太空垃圾?军事袭击?
A:系统会提前几十秒预警
擅长“*谋论”的美国媒体猜测,飞机是否无意中被一些国家的军事**击中。1988年7月,美国海军军舰文森号错误地将一架伊朗航空的飞机击落,造成机上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1983年9月,一架大韩航空公司飞机被俄罗斯战斗机击落。
飞行员王先生说,现在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防撞系统。民航客机都有既定的飞行线路,平时基本不会相撞。如果万一系统发现可能会与另外飞行器相撞,则会提前几十秒发出预警。另外,在如此高空中,鸟类的撞击一般不可能,即使碰撞,也不至于如此。
周济生表示,可能是外面突然来了外来物,如太空垃圾,或如同此前曾经发生过的先例被军方击落等,也并非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
地面可以知道飞机上所有信息
有着多年飞行经验的资深机长表示,通过以上这些沟通方式,地面可以知道飞机上包括航班号、高度、速度、航向等所有信息。
●如飞机**
应答机上可以显示出飞机的高度变化,此外,飞机上的各种设备数据,都会在地面上实时传输。
●如机械故障
比如发动机失效,或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地面监控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系统知道飞机故障的编码。
●如发生撞击
无论是陆地还是水面,飞机自带的应急定位信号发射机会自动发送定位信号,不过如果水太深,可能信号会衰减。
失联手机为何能拨通?
如果运营商找不到,打通是乌龙,无法定位
据央广网报道,昨日北京丽都饭店有一个家属提到,他曾经打在失联飞机上的哥哥的电话,有接通的声音,但是响了两三声之后又断了,这个手机号是一个新加坡的手机号。
马航发言人昨日否认此号码可拨通。新加坡方面的电讯公司回复是,这个号码是一个欠费号码,所以不可能存在此前人们猜测的“呼叫转移”的情况,可能是国际长途在转接当中出现这样的声音。
通讯业内人士陈先生介绍,如果电话真的打通了的话,那么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定位到手机的所在位置的。“运营商定位一般不是靠GPS,而是靠基站,一个基站覆盖的范围只有方圆几公里,所以只要他开机注册了,运营商是可以找到他所在的范围的。”该业内人士说,“比如你在曼谷,你的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那么你开机之后,首先是向曼谷运营商注册,再通过一套交换系统将信号回馈给中国运营商。这样中国运营商就知道你在曼谷某地了。”
他还指出,如果运营商愿意配合的话,只要电话真正打通了,那么电话转接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本机接听的,运营商都可以查得到。
如果运营商也找不到,说明这个手机就没有开机,打通是一个乌龙,有可能是串线。
此外,世界上每一部手机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所以只要手机开机,通过此识别码在技术上都有可以定位到手机位置的可能。
黑匣子为何没起作用?
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在其附近才可能找到
广东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表示,黑匣子本身并非黑色,而是耀眼的极红色,外面有反射条带,此外,其还带有水下信标,即使掉到水里,也能发出信号来。
但是,周济生表示,如果黑匣子掉到海底,被很多物体覆盖,反射条带被盖住,水下信标可能会被屏蔽,信号就会变得很弱,因此并不容易找到。
周济生表示,黑匣子因为需要电池维持很长时间,因此功率设计得很小,定位信号不强,需要在其附近才可能找到它。
另有专家认为,不能武断地说黑匣子没起作用。黑匣子平时不发射信号,坠毁以后才会发射信号。黑匣子向外发射无线电信号,如果在深海、远海,陆地探测器也难以发现,等到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相关国家来接收的时候,有可能电源就已经失效了。
静电干扰失联飞机?
飞机本身有屏蔽静电能力,还可以防雷击
据外媒报道,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之前,另一架波音777客机的机师在越南空中交通控制中心的要求下,曾与马航MH370客机取得联系。
这位要求匿名的机师指出,当时作答的可能是机长或副机长。
“有很多干扰……静电干扰……但我听到从另一端传来喃喃自语的声音,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与他们取得联系,之后就无法联系上对方。”
周济生认为,媒体报道的静电之说听起来不可理解,而如果真的有这回事,只会让此次事故原因变得更加诡异。
“静电是摩擦造成的,对飞机来说,最大的静电威胁是来自雷电。”他表示,马航飞机已经飞到几乎平流层高度,不可能出现雷电,“高空哪来的雷电?”
此外,飞机本身是有着强大的屏蔽静电能力的,可以防雷击,即使有雷电,飞机也能进行自我保护。
而飞机内部也基本不产生静电,周济生表示,飞机内部的空气主要来自空调的换气量,温度湿度都是人为调节好,很难产生强大摩擦导致的静电,即使是像人们平时生活中在干燥的冬季触碰人造纤维产生的静电,能量也很快通过小火花释放掉了。
此外,他表示,要产生影响飞机的大能量静电,也不是人为能够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