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令狐春玉 给各位分享国内女高音歌曲排行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求国语女高音流行歌曲!(国内女高音歌曲)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国语女高音流行歌曲!

张靓颖 《画心》《我们说好的》《天下无双》
蔡依林 《假装》《非卖品》
梁静茹 《可惜不是你》
阿妹 《手心的太阳》《如果你也听说》《别在伤口洒盐》
张韶涵 《欧若拉》
R.I.R 《你的微笑》《我们的爱》

适合女生唱的好听的歌曲有哪些?

求国语女高音流行歌曲!

在我个人看来,我喜欢这些好听的女生英文歌曲。

NO.1 Oh sunshine ----beautiful。这首歌从前奏就爱上了,单曲循环啊,是现在的最爱,没有之一,共有两个版本,英文版和日文版都很喜欢。No.2 Nancy Elizabeth----feet of courage。一位唱民谣的姑娘,很喜欢她的嗓音,这首歌不同与一般的民谣小调,有着别样的韵味。NO.3 Corinne Bailey Rae ---- trouble sleeping。中学时真是不喜欢她啊,现在却越来越喜欢,淡淡的爵士味道,舒缓的旋律,如何让人不爱呢。NO.4 Emiliana Torrini----big jumps。如流水般清澈,轻松的小调带着点小情绪,轻轻哼唱,不知不觉就让人把各种不顺心抛之脑后。NO.5 Haroula Rose----brand new start。最近新听到的一张砖,很清新的民谣,声音很慵懒,很容易抓住人的耳朵。

NO.6 Xoe Wise----silent rain。同样是很舒服的民谣曲,Xoe Wise 的音乐听起来总是暖暖的,就像现在的暖阳一般。NO.7 2raumwohnung---- Weil Es Liebe Ist。啊。原谅俺的孤陋寡闻吧。其实一直都是。最近才从猪那知道这个德国二人组合,真心是很喜欢啊,不过德语完全不懂啊,哈哈~NO.8 twin sister----I WANT A HOUSE。又是一首十分喜欢的歌啊。无限循环啊。twin sister 的气质和音乐是那么吸引人。NO.9 Sarah Russell---- you are。干净到不能再干净的声音了。淡淡的木吉他。安静的吟唱。唱着纯洁和美好。because you are。NO.10 Elizabeth & the Catapult----momma’sboy。最后送上一首节奏跳动的歌曲。知道他们是因为那可爱的专辑封面啊。女主唱的声音清澈而跳跃。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有哪些好听的女高音或花腔美声歌曲

很多啊。比较著名的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

求中文流行女高音歌曲

郭采洁:
I
Need
You(真音&假音都是2点Do)
诚实地想你(真音&假音都是2点Re)
张惠妹:
哭不出来(真音2点Fa)
戴爱玲:
对的人(真音2点Fa&假音2点Sol)
爱了就知道(真音2点#Fa)
卓文萱:
想家(真音2点#Re)
张韶涵:
梦里花(真音2点#Re)
郭静:
我不想忘记你(真音2点#Do)
S.H.E:
我爱你(真音2点Re)
Belief(假音2点Si)
F.I.R:
爱过(假音3点#Fa)
玛丽亚凯莉:
Emotions(海豚音3点Sol)

女高音流行歌曲

李佳薇的“煎熬”,音很高,我最喜欢唱的一首

张靓颖的“天下无双”,以前很喜欢唱这首

戴爱玲的“千年之恋”,是首合唱歌,不过一个人也能唱

刀郎的“爱是你我”,合唱歌,如果能找到男生和你搭档。。我至今没找到。。。

莎拉布莱曼的“Scarborough Fair”这首也是高音歌,但比前面两首稍低一些,也还凑合

张靓颖的“画心”,这首歌不算高,重要的是中间海豚音的部分,每次去KTV只为海豚音才点这首,唱起来很爽

金莎的“梦千年之恋”,比前面的差了一档,高音歌曲太少了,还算凑合,跟“因为爱情”是一个级别的

目前我找到的满意的高音歌曲就这些,我也喜欢飙高音,相信我~

女高音歌曲有哪些

1.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它的艺术性、人民性和时代性都闪耀着异彩,是中国大型声乐作品所达到的第一高度,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佼佼者。

2.普契尼的歌剧《强尼·史基基》中一首著名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内容是女子恳求父亲答应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旋律极为优美,深情而动人。

3.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是一首典型的戏剧女高音独唱曲。《阿依达》后来被迪士尼影院改编为2幕的音乐剧,由艾尔顿强作曲,提姆莱斯(Tim Rice)填词,Linda Woolverton、Robert Falls、David Henry Hwang 编剧。

4.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唱段《复仇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烧》。此音乐的华丽与力度非比寻常,是花腔女高音声部技巧与表现力高水平体现,它被视为这一声部在歌剧曲目中难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5.意大利作曲家贝内狄克特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是由花腔女高音独唱,歌曲中带有大篇幅的华彩唱段。

扩展资料:

女高音(soprano)音域指成年女歌手能达到的声音频率最高的(通常是c1-c3,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范围。

女高音(Soprano)是歌唱中最高的声部,她们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

世界知名女高音歌唱家:

1.玛丽亚-卡拉斯 (Maria Callas)。1923年12月3日出生于美国的纽约市,原籍是希腊,她的音乐和戏剧方面的多才多艺,是她成为她那一代人中的绝对第一女高音。

2.玛丽琳-霍恩(Marilyn Horne),于1972年9月19日扮演比才的《卡门》中的主角,开始了在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季节,获得评论界及公众空前的赞赏。

3.格温尼斯-琼斯(Gwyneth Jones),1936年11月7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威尔士的庞蒂浦。嗓音美而亮,但有时尚嫌浓度不够,尤其是在需要深刻表达感情的时候。

参考资料:

女高音-百度百科

高考声乐民族女高音曲目

1、《花儿》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2、《信天游》

信天游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3、《爬山调》

爬山调的音乐大都高亢粗犷。它的曲调常以其流行的地区命名,如“河套调”、“后套调”、“土默川调”、“大青山调”、“伊盟调”、“河路调”等。歌曲的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8个小节构成的乐段为它的基本结构形式。

声乐高考的注意事项:

1、应提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坐车路线以免迟到误事(现在各大城市堵车严重特别是北京)、了解考场、厕所等准确位置。

2、考试前一天一定要睡好。不要唱的过多,可以采用在心里默唱的形式,把演唱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遍一遍地过脑子。由于考前的过度紧张和兴奋,多数考生睡不好觉。

有了好的休息才能保证考试的正常发挥。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临睡前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听、看节奏过于强烈的音乐或电视节目。睡前最好喝一杯热牛奶,或用热水烫一下脚,都可以促进睡眠。

3、考试前一定要把声乐活动开,有时在考场外等待的时间过长,会觉得本来已经练开的声乐又发干、发紧,这时可以让自己深呼吸,平静一下心态,然后小声用哼鸣来上下活动声乐,调节自己的兴奋度。

4、考前与钢琴伴奏老师多合几次很有必要,请钢琴伴奏把考试曲目多合几次,做到心中有数、相互默契。

一般考场都会提供钢琴伴奏服务,但是由于考生较多,时间有限,彼此又没有合作过,就需要考生提前把自己的要求(速度、强弱变化、处理等)明确地标记在谱面上,合伴奏时与钢琴伴奏交代清楚。

5、在去考场的路上或者考场外尽量避免说话,因为考试时间一般都在2、3月份,为了保护我们的喉咙还是尽量不要在室外说话。进了考场侯考区就不同了,那些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考生都可以随意地小声聊聊天,这样一来可以更进一步让声乐自然地舒缓开,另外也有利于放松心情。

6、进考场前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千万不要紧张。

介绍几首好听的女生美声歌曲

1、《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首歌由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金婷婷演唱。

2、《大海啊故乡》:

朱明瑛演唱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该歌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3、《小河淌水》:

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挚、内在,音区较高,音域较宽,表现出少女的活力与纯情,是一首经典的民歌作品,黄虹、朱逢博、龚琳娜、谭晶等歌唱家都曾演唱过该歌曲。

4、《铁蹄下的歌女》:

是由许幸之作词,聂耳谱曲,创作于1935年,全曲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整个作品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 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5、《蓝色爱情海》:

由樊孝斌填词,印青谱曲,王莉演唱的歌曲,收录于专辑《蓝色爱情海》中。是为**电视台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而创作的一首参赛歌曲。歌手王莉因演唱这首作品荣获美声唱法专业组个人"金奖",随后歌曲简谱版发表在《北方音乐》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