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沈博夏 给各位分享标准枝法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林木种子检验是什么?(林木种子检验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林木种子检验是什么?
(tree seed testing)
(陈幼生)
鉴定林木种子播种品质的工作。目的在于保护林木种子贸易中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主要是:①确定各种批对播种的适宜程度;②为合理制定种子价格提供依据;③发现种子质量问题及其原因,为改进林木种子的培育、采收、调制、贮藏、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工作寻求线索。世界上第一个种子检验站出现在1869年。1908年美国和加拿大建立的北美官方种子分析人员协会(AOSA)以及1924年以欧洲种子检验协会为基础改名建立的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都把林木种子检验作为重要内容。ISTA设有专门的林木种子技术委员会。许多国家都有林木种子检验制度,订有林木种子检验规程。中国的林木种子检验在50年代已有一定的发展。1982年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2772—81)》。1983年中国在北京和南京分别建立北方和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种子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取决于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验手段等因素。但检验结果能否说明整个种批,关键在于送检样品对于种批是否具有代表性。途径是改进抽样技术并对抽样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建立相应的抽样制度。
常规检验项目有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和发芽能力。净度测定已逐渐摒弃精确法而改用快速法。千粒重的测定已少用千粒法而多用百粒法。含水量测定以105℃烘干法为标准法,同时容许对富含挥发性物质的种子采用甲苯蒸馏法。现在已有多种快速测定仪,机体轻小,能瞬时显示种子含水量,特别适于在种子收购现场使用。发芽能力是播种材料必须具备的品质,在充分满足所需的水分、氧气、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条件下,即在室内受控制的环境中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重演性。时间紧迫或条件不足时可以测定种子的生活力,用有生命的种粒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表示。测定方法有碘化钾法、硒盐法、靛蓝法等。60年代以后用得较多的是四唑法。切开种子观察胚和胚*的大小、颜色、光泽、气味等表现能对种子品质作出大致的判断,称为切开法。所得结果用优良种粒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称为优良度。生活力和优良度的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应当用发芽测定来检查。60年代发展起来的软X射线摄影术,能使林木种子之类的供检材料在摄影胶片上清晰成象。这就为林木种子提供了目前唯一的无损检验手段,很有发展前途。
果树按枝条的长短怎么分类?
不同地区对不同果树的枝条在长短上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与标准。分类方法有粗分和细分两种,粗分可分为短枝、中枝、长枝三种,细分可分为叶丛枝、短枝、中枝、长枝、旺枝五种。分类标准主要因树种不同而异,一般苹果、梨、山楂等仁果类果树,叶丛枝小于0.5厘米,短枝0.5~5.0厘米,中枝5~15厘米,长枝15~30厘米,旺枝大于30厘米。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则分别为小于1厘米,1~15厘米,15~30厘米,30~60厘米,大于60厘米。
不同长短的枝条在整形修剪上各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说,中、短枝容易成花结果,是培养结果枝的基础。长枝不易成花结果,但是培养树冠骨干枝的重要基础,与树体的扩大和负重、抗灾能力有密切关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枝条的长短分类是人为从整形修剪的角度上所进行的大致分类,在实际应用中无需死抠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教条,定性要准,定量要活。不同果树的发育枝与结果枝在长短分类上的具体方法与标准,详见第三部分各论。
什么是林副产品
林副产品是林业生产除主产品外的产品,林业生产的主产品一般为木材等,副产品一般为木材以外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如福建林区林副产品资源主要有油茶籽、油桐籽、乌桕籽、松脂、生漆、五倍子、棕片、笋干、紫胶、栲胶、橡胶、山苍籽等。
针叶树比叶面积如何测定
是说针叶树树叶的面积么?
拿很多并排放在一起 无缝 算总面积(可以再坐标纸上画轮廓然后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