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蔡震达 给各位分享西藏地区夏季吹什么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西藏南部是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会在哪里有季风气候?(西藏受西南季风影响吗)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西藏南部是不是**带季风气候?为什么会在哪里有季风气候?
该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之一的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南主要是因为背靠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碰到喜马拉雅山脉停住,形成了丰富的降水。同时藏南地区的海拔又相对比较低,很多地方海拔已接**原水平,相比西部绝大部分地区,藏南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亚洲东部和南部都是典型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什么方向
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南部盛行西南季风
青藏高原为什么夏季风吹的上冬季风吹不上?
因为夏季那里是底气压气流由高气压流向高气压,到了冬季那里附近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高气压中心西伯利亚高压,所以冬季吹不上风
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
D 试题分析:受冬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冬季的寒冷,受夏季风影响表现为夏季的降雨。藏北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与夏季风都难以爬上去。加之四周有高山阻挡,因而夏季风与冬季风都难以影响到。云贵高原,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双重影响,甚至在冬季也受西南季风影响(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之一)。四川盆地,不能说不受冬夏季风影响,而是由于盆地地形,它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地区来说,较为不明显。塔里木盆地靠近冬季风源地,是受到冬季风影响的。
昆明.深圳.拉萨汕头四季天气(英语回答)
These city are green all year.
为什么西藏冬季风最大?
气候就是这样的,西北的风都很大。
西藏季风的成因是什么?冬季和夏季
第一个问题,西藏夏季不受西南季风影响,因为西藏地势高,并且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的阻挡。
第二个问题,印度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三个问题,热带季风区的“热季”有季风,是东北季风,东北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增温,加上降水少,晴天多,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形成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个月。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的成因:亚洲**与印度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向北移动);印度北部低气压中心使西南季风势力加强。
南**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年分凉、热、雨三季。干季:凉季:每年十月的次年二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凉爽;热季:每年三月到五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炎热;雨季——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高温、湿、降水丰沛。
青藏高原为什么不属于非季风区
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季风到达不了,影响不到,所以是非季风区。不过,藏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季风区。
青藏高原的季风环流是怎么一回事?
青藏高原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1、在一个大范围地区内因地表陆地、形成陆地和散热速度不同,而此情况延伸到长时间的季节时,也因季节天气的不同,其盛行风向或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度变化,便形成了季风环流。
2、对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来说,从3~9月是个热源,导致印度低压形成,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对于季风环流的作用: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的作用,是西南季风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由于强烈的辐射**,青藏高原不仅是个冷源,而且由于大地形的阻挡作用,冷空气进入南亚后强度明显减弱。
扩展资料
青藏高原季风环流的季节变化:
1、夏季风一般经历爆发、活跃、中断和撤退4个阶段。从5月上旬开始,到7月下旬趋于稳定,通常在9月中旬开始回撤。
2、冬季,**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低,**上出现冷高压,气流大范围从**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风环流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在哪几方面产生影响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D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D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表6?10中A、C、E三站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气温皆分别比同纬度、同高度的B、D、F三站为高,其中尤以C、D两站的差异最大。这是由于D站沅陵正位于高原以东的平原上,寒潮畅通无阻,而C站德里又位于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应十分显著的缘故。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高原地-气系统逐月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如表6?11所示。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区范围很广,整个对流层的温度都是高原比四周高,再往高层暖区范围扩大,到了100hPa层上,温度分布出现高纬暖、低纬冷的现象。
从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看来,具有如下特点:
(1)地球的第三极地: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特别低,它虽位于副热带、暖温带的纬度上,但在高原主体北部祁连山以及巴颜喀拉山东部1月平均地面气温出现-16?D-18℃的闭合等温线,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积平均气温<8℃,冬夏皆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平均气温低18?D20℃。
(2)气温日、年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
(3)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温强度大,特别是当积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高原因受强烈的日射,增温甚快,秋季降温速度亦快,春温高于秋温,例如高原上的班戈4?D10月气温差为2.8℃,而汉口同时期温差为-1.4℃。
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高原气温具有**性气候的特征。
二、高原季风
在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冬季高原上出现冷高压,冬季出现热低压,其水平范围低层大,高层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风的季节变化,一般是高原北侧开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东侧再次,高原南部最迟。
高原季风对环流和气候影响很大,首先它使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的季风厚度增大。我国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在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应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这与由海陆热力差异所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遂使我国西南部地区季风的厚度特别大。
高原季风的更大影响还在于它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由于高原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相当强大,冬季厚度可达5km,夏季可达5?D7km,因此从海平面至5?D7km高度,冬季空气由高原向外辐散,夏季向高原辐合,加之高原大地形的强迫作用,造成高原上深厚气层的升降运动,形成强的季风经圈环流。冬季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似的环流。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反的环流,空气在高原上升,到了高空流向低纬,下沉,到达地面后折向较高纬度流去,这对南北半球间空气质量的调整亦有很大的作用。
三、对降水的影响
一、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极广,据最新气候模式研究结果: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风只能到达印度洋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西风和西北风,受下沉气流控制。因此**将是水汽很少的干燥气候,即使印度和缅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沛雨量。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大规模气流的影响,首先诱使热带西南季风向印度、缅甸侵袭,造成高原雨季,同时西南季风的一部分长驱深入,到达我国东部形成江南雨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为严重,东部也将属于干旱气候。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约距今几千万年以前,从我国北方到长江流域都是广阔的干旱气候带。
二、高原本身的降水分布
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特丰,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齐其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达26461.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西南季风到达高原上空时,水分已经大大减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例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约为4300m,年降水量仅为318.5mm,[再跨过高原,降水量更少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