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赵怀歌 给各位分享广西属于什么风貌地区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西桂林的地形概况(广西桂林的地形概况图片)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广西桂林的地形概况

地形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台地。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111°29',北纬24°15'--26
°23’,其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面和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东面与贺州地区毗邻,区位条件比较优越。桂林市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桂林市属**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环境
桂林城市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2011年,桂林市森林覆盖率69.0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内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几年来也保持100%,污水处理率名列全国前茅。桂林市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第15位,在中国十大最有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桂林排名第六。大规模改造后的桂林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大中型水厂5座,自来水年供水9038万平方米。至2003年底,桂林市有污水处理厂4座,年处理污水能力达6515万吨。桂林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44平方米,整个城市为世人展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独特风貌。

广西是什么地貌?

广西桂林的地形概况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其特征是: 1、盆地大小相杂。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绿城南宁

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占广西总面积23.5%;海拔400—800米低山次之,占广西总面积15.9%。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广西第一高峰,也是南岭最高峰。越城岭—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中河流沿岸,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柳来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其中浔江平原最大,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广西柳州那里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柳江穿越市区,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座城市。

各种地理地貌及代表地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架,这是**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中国地貌类型
  主要有下述五种:
  构造剥蚀中--低山地形 位于县区西北部,有车上、黄岗、双峰、潭山等乡(镇)。山体岩性为花岗岩和元古界双娇山群浅变质岩系。本区群峰林立,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标高500-1400米,山峰因剥蚀作用,峰顶均呈弧形,山坡坡度为40度-50度,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树枝状溪沟发育,沟谷多呈“U”型,泥质岩地段则多呈“V”型,纵坡坡降约15度-20度。
  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形 位于县区北东部,有花桥、同安、天宝等乡。山体由花岗岩组成,标高200-500米。山坡较缓,山顶**形。冲沟发育,山间洼地、小型冲积锥或洪积扇较为常见。
  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 位于县区中部,包括芳溪--村前公路线以北的芳溪、桥西、天宝、敖桥、澄塘、棠浦和新庄等乡的部分地区。山林由元古界双娇山群浅变质岩组成,标高200-500米。山坡坡度35度-40度。山顶多呈尖楞状,沟呈“U”型。地势自东向西增高,山坡变陡,山顶尖棱。植被自东向西逐渐繁茂。
  构造剥蚀低丘、岗阜地形 分布于县区南部,即芳溪--村前公路线以南地区,属宜丰盆地的一部分。主要由白垩系红砂岩及二迭系灰岩等**组成,标高70-150米。丘顶多呈馒头状、桌状,坡角约10度-20度,常见短浅沟谷。砾石组成的丘岗多光秃。砂岩、泥沙岩分布地区,植被覆盖率30-50%。本区植被曾被破坏,土壤遭侵蚀,部分地方表土流失,***露。
  河谷堆积地形 分布于锦江石市段及其支流耶溪、长塍港、棠浦河两岸,组成阶地及河谷地貌。一级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阶层宽0.5-1.5公里,地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高出水位2-5米;二级阶地主要分布于锦江支流河谷,面积较小;**阶地零星分布于锦江支流两岸,阶面起伏约0.5-2.5米,阶地前缘陡坎明显。本区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是粮食的主要产地。大家保护地球

广西属于什么气候?

广西属于**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贵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

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 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 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 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 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 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参考资料

贵州气象在线:http://****gzqx.gov***/climate/description/2012/121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