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孟初斌 给各位分享液压设备故障的定义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计算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计算设备故障率

计算设备故障率的方法如下:

如何计算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时间:指从发现设备故障开始到第一台合格品产出前的时间(不包含第一台合格品加工和检验等时间)。

扩展资料:

设备故障率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

一、Ⅰ期,一般称之为初期故障期, 这时故障的原因主要由于设计、制造**,保管、运输不慎。

所以, 设备在运转初期故障较高,经过运转、跑合、调整、维修,故障率将 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

二、Ⅱ期,称之为偶发故障期,此时设备的零部件均未达到使用寿命,不易发生故障, 但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在一部分 零件上积累了超过设计强度的应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时期的 故障处于一种不可预测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故障基本保持一定比例而无规则地 发生。

三、Ⅲ期,称之为磨损故障期,此时期由于零部件的磨损、腐蚀以及疲劳等原因,造成 故障率上升。

这时,如加强维修,及时更换即将到达寿命的零部件,则可降低故障率。

但维修费用过高时,则应考虑设备更新。

设备故障的原因:

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

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或效率降低而影响生产。简单地说是一台装置(或其零部件)丧失了它应达到的功能。

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待机的定义:设备在完好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投入正常运行。因此,将待机时间归入运行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设备故障率

液压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液压系统的主要故障分析,工程机械的液压传动系统如果维护的好,一般说来故障时比较少的。由于密封件老化、变质和磨损而产生外泄是很容易观察到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法排除。但是如果液压元件的内容发生了故障观察不到的不容易一下子就找出原因,有时虽然是同样的故障现象,但产生的原因却不一定相同,需具体问题分析。
2、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往往不容易从外部表面现象和声响中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熟悉并掌握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准确迅速地查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原因及其排除方法,是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机械营销网 ****jixieying***m
问:液压油:液位太低,吸油管插入页面深度不够,油液粘度太大,过滤堵塞
答:加油管、吸油管加长亲到规定深度,再换适合粘度液压油i,清洗过滤器。
问:系统压力唱时间大于液压元件或辅件额定工作压力
答:元件壳体内压力不应大于油封许用压力,更坏油封。
问:回油管在液位以上,空气进入机械论坛 bbs.jixieying***m
答:检查管路连接及密封是否正常可靠。
问:系统中由于泄漏,机械膜材造成功率损失过大
答:检查泄漏,改善密封,提高运动部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和润滑条件。
问:泵转向错误,转速过低或动力不足

常见的液压系统故障有哪些?

1、随新油进入的。
2、在装配过程中系统内部的。
3、随周围空气进入的。
4、液压元件内部磨损产生的。
5、通过泄漏或损坏的密封进入的。
6、在检修时带入的。
污染物的清除与控制需要使用过滤器,液压系统可能装有很好的过滤器,安装位置也很合适,但如果不精心保养和及时维护,过滤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浪费了所花的费用。所以应做好下例工作:
1、制定一个过滤器的维护日程表并严格执行。
2、检查从系统中更换下来的滤芯,找出系统失效及潜在问题的预兆。
3、不要把泄漏出来的任何油液倒回系统中。
二、泵、阀的故障。
泵如果正确的安装使用,液压泵可连续使用多年而不需要维修。一但发现问题,应该及早找出原因并尽快排除。借助于液压图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工作就要简单的多。液压阀的制造精度高,只要合理装配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般很少泄漏,并可精确地控制系统内的油液压力、方向和流量。油中的污染物是阀失效的主要原因,少量的纤维、脏物、**物或淤渣都会引起故障或阀的损坏。如果采用信得过的制造厂的产品,设计不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引起泵、阀的故障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外界条件
1.1紧固螺栓的松动,由于紧固过度造成的变形与破损。
1.2负荷的剧烈变化。
1.3振动、冲击。
1.4组装、拆卸、修补做业和顺序的错误,工具的好坏,零件的破损、变形以及产生伤痕和丢失。
1.5配管扭曲造成的变形与破损,或配管错误等。
2、液压油条件
2.1混入杂质、水、空气及劣化。
2.2粘度、温度是否合适。
2.3润滑性。
2.4吸入条件是否良好(防止气*、过大的正压或负压)。
2.5异常的高压、压力波动。
3、元件本身的好坏
3.1结构、强度。
3.2零部件(轴承、油封、螺栓、轴)的品质。
3.3滑动部分的磨损、划伤、粘滞。
3.4零部件的磨损、划伤、变形、劣化。
3.5漏油(内泄漏、外泄漏)。
为使阀的维修工作安全可靠,应遵循下例原则:
1、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切断电源,以免系统意外启动或使工具飞出。
2、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将阀的手柄向各个方向移动,以便将系统内的压力释放。
3、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将液压传动的所有工作机构锁紧或将其置于较低位置
三、蓄能器的故障
蓄能器是贮存高压油的装置,当泵处于正常的无负荷状态或空转状态,就可给蓄能器充油。蓄能器贮存的高压油在需要时可以释放出来,补充泵的流量,或在停泵时给系统供

液压系统在使用中会出现哪些故障?

在使用液压设备时,液压系统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故障,这些故障有的是由某一液压元件失灵而引起的,有的是系统中多个液压元件的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液压油污染造成的,即使是同一个故障现象,产生故障的原因也不一样,尤其是现在的液压设备,都是机械、液压、电气甚至微型计算机的共同组合体,产生的故障更是多方面的。因此,发生液压故障之后必须对液压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以确定液压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及产生故障的性质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1、液压设备调试阶段的故障液压设备在调试阶段的故障率最高,经常出现的故障有:(1)外泄漏严重,主要发生在接头和有关元件的端盖处。(2)执行元件运动速度不稳定。(3)液压阀芯卡死或运动不灵活,导致执行元件动作失灵。(4)压力控制阀的阻尼小孔堵塞,造成压力不稳定。(5)阀类元件漏装弹簧、密封件,造成控制失灵。2、液压系统运行初期的故障液压设备经过调试阶段后,便进入正常生产运行阶段,此阶段的故障特征有:(1)管接头因振动而松脱。(2)密封件质量差,或由于装配不当而被损伤,造成泄漏。(3)管道或液压元件流道内的型砂、毛刺、切屑等污物在油流的冲击下脱落,堵塞阻尼孔和滤油器,造成压力和速度不稳定。(4)由于负荷大或外界散热条件差,油液温度过高,引起泄漏,导致压力和温度的变化。3、液压系统运行中期的故障液压系统运行中期,故障最低,这是液压系统运行的最佳阶段。应控制油液的污染。4、液压系统运行后期的故障液压系统运行到后期,液压元件因工作频率和负荷的差异,易损件开始正常性的超差磨损。此阶段故障率较高,泄漏增加,效率下降。针对这一状况,要对液压元件进行全面检测,对已失效的液压元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液压泵系统的常见故障?

一般液压泵系统中常见故障归纳可为四类:重负荷不能进行提升作业;在提升过程中速度缓慢,并时伴有抖动现象;空负荷不能提升作业;提升后,当操纵手柄置于中立位置时,农具下降较快。
徐州奥德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空负荷不能提升

首先松开油泵与油缸连接管路接头,观察油泵工作情况。如果不能泵油,就证明有以下故障。


(1)连杆与内提升臂的连接部分折断,造成连杆脱落,使内提升臂得不到动力。诊断方法是:在液压泵正常工作时,用手扳起外提升臂数次,感觉内提升臂是否推动活塞,如果无任何力感,可基本判定内提升臂与连杆脱开。此时应分解后盖检查,如果是内提升臂与连杆的连接销折断,可更换一个稍细的销子,使销子不直接承受力,而使连杆球面与内提升臂凹面直接接触传递动力,否则销子会继续折断。连杆与内提升臂连接销子折断后,连杆球面有可能直接顶在内提升臂凹坑的边缘,这样等于加长了连杆。提升时活塞不能按时到达泄油位置,因此,连杆有可能把内提升臂顶断,甚至顶破后盖。这种故障发生时伴有一定的响声,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车,更换新件。


(2)油缸与活塞卡死不能动,那就证明液压油太脏,拉伤活塞与缸壁;或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太小,工作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活塞胀死在缸套里。诊断方法是:在油泵正常工作时,松开油泵与油缸之间的油管接头,可发现有高压油喷出,但外提升臂无提升动作。排除方法是:分解油缸。如果油缸与活塞损伤严重,就应及时更换新零件;如果拉伤部位较轻时,可用细砂布把拉伤处抛光,再重新安装使用。


中国工程机械圈-是工程机械行业信息商家的联盟集中营,厂家,商家,用户,客户,供求,供应,更多信息,更全资料, 更快更新,更好互动的一站式平台。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用户,工程机械厂家,工程机械商家,工程机械维修,液压原件,动力装置,底盘传动,精密件,工程机械公司,信息全程互动,尽在工程机械圈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有哪些,试说明其中一种故障的解决方法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解决方法:

1、检查电动机转向;

2、更换泵或配键;

3、清洗检修溢流阀 ;

4、更换弹簧;

5、清洗、修研或更换;

6、检查泵、缸、阀内易损件情况和系统各连接处的密封。

二、流量不足

解决方法:

1、检查电动机转向,调整泵的转速符合要求;

2、更换适合粘度油液;

3、补充油液至游标处;

4、更换弹簧 ;

5、加大吸油管直径,增加吸油过滤器的通油能力,清洗滤网,检查是否有空气进入 ;

6、拆修或更换有关元件;

7、调整或更换有关元件;

8、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油封是否可靠。

三、系统有振动和噪声

解决方法:

1、拧紧泵的连接螺栓及管路各管 螺母或更换密封元件;

2、修复或更换。

四、系统发热油温升高

解决方法:

1、适当增大油箱容量、更换或增设**装置;

2、选择粘度适合的油液;

3、改进系统设计,重新选择回路或液压泵。

五、油液中进入了空气

解决方法:

1、紧固各管道连接处,防止泄漏;

2、油箱中进出油管应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也可以设置隔板,将进出油管隔开;

3、加足油液,应保持油液不低于油标指示线;

4、调整密封装置,或更换已损坏的密封件;

5、保证系统各部分能经常充满油液,在液压泵出口处应安装单向阀,在回油路上安装背压阀;

6、清除附着于滤油器上的脏物;

7、设法防止系统各点局部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

六、系统过热

解决方法:

1、使用质量较好的油;

2、及时更换受损的零件;

3、注意容器内的油平面不能过高;

4、调整回油阀时应注意操作得当;

5、不要长时间使其工作。

液压泵一般故障如何处理解决?

一、油泵(液压泵)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1、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按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电机转速。2、系统中有泄漏---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3、由于油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适当拧紧螺钉。4、吸入管道漏气---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5、吸油不充分:①油箱内油面过低---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②入口滤油器堵塞或通流量过---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油泵流量2倍以上的滤油器;③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油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④油粘度过高或过低---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6、变量泵流量调节不当---重新调节至所需流量。二、油泵(液压泵)压力升不上去1、油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同前述排除方法。2、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重新调试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3、系统中有泄漏---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4、由于油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适当拧紧螺钉。5、吸入管道漏气---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6、吸油不充分---同前述排除方法。7、变量泵压力调节不当---重新调节至所需压力。三、油泵(液压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1、原动机与油泵旋向不一致---纠正原动机旋向。2、油泵传动键脱落---重新安装传动键。3、进出油口接反---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4、油箱内油面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提高转速达到油泵最低转速以上。6、油粘度过高,使叶片运动不灵活---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7、油温过低,使油粘度过高---加温至推荐正常工作油温。8、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9、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按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10、系统油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拆洗、修磨油泵内脏件,仔细重装,并更换油液。11、小排量油泵吸力不足---向泵内注满油。12、吸入管道漏气---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坚固。

液压机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现 象

原 因

消 除 方 法
工作时升降杆不上升或保压时压力明显下降

高压泵内有脏物或油封损坏

清洗或更换

控制阀中有脏物、磨损或油封损坏

研磨或更换

油泵反转

重接马达线

安全阀未调好

调好安全阀

油箱内油液不足

加足油液
压力不稳或爬行现象

油液不洁或泵、阀不洁

更换油或拆除

油液或管道中有空气

空行程数次

高压泵内或控制阀中油封损坏

更换

油液不足使油泵出现吸空现象

加足油液
漏 油

油封损坏、螺塞未拧紧

拧紧螺塞

液压机的常见故障

成套的四柱液压设备一般由动力源 控制系统(二通插装阀集成系统) 执行结构 其他辅件构成

常见的有差动快慢速 增速快慢数度 自重快慢速 直动单速 油泵增减快慢速保养维护 1工作用油推荐32号 46号 抗磨液压油 使用温度在 15~60摄氏度范围以内 2油液应进行过滤后放入油箱 3液压油定期更换周期为一年 4滑块要经常注入润滑油 5机器长期停用,应将各部位擦洗干净并涂以防锈油 安全事项 1不了解结构性能或操作程序的不应擅自开动设备 2设备工作过程中,不得进行检修 3机器发生严重漏油以及其他异常应停机 排除不得带病生产 4不得超载或超过最大偏心距工作 5严禁超过滑块最大行程 6电气设备必须接地可靠 7每日工作结束应将滑块落至最底部 调试及故障排除

液压机一般出现问题以三梁四柱,含带主缸和顶出缸,自重快下为例,调试使用维修时结合液压原理图,动作顺序表,细观察,勤动手,多动脑

一:局部漏油渗油,焊接点漏油时注意泄压放油,密封圈漏装或损坏,加工安装过程中密封槽有毛刺或超差

二:压力问题(无压力,系统静态高压,压力不足)

1液压机无任何动作各油缸不上不下首先看在系统是否有压力可以观察系统压力表,(一般泵站上会有三块压力表BP1系统压力表BP2主缸上腔电接点压力表BP3顶出缸无杆腔压力表)BP1如果没有压力,先观察油泵电机转向,是否吸空,排除油泵自身溢流,系统上单动系统阀,排除插件中间**式阻尼孔堵塞,插件卡死,先导溢流阀进去异物,先导电磁阀不工作

2. BP1开泵后居高不下,系统插件卡在闭合状态,先导电磁阀卡在吸合状态,先导电磁阀异常带电,盖板中间阻尼孔堵塞。3.BPI压力不足达不到额定压力时一般拆开系统阀看是否有异物,密封圈是否有破损或老化。插件是否变形造成密封不严电磁阀内泄,确认后检查油泵,拆开油泵上面泄油孔看回油是否过多。液压油粘度达不到,或油温过高如果BPI正常而BP2压力异常除检查相应溢流阀外还要排除油缸充液阀。4调试过程中远程调压阀管路上混入空气会出现升压滞后,油泵流量变小会出现升压速度变慢。

三:动作异常

一般动作为:主缸快下,慢下加压,保压,泄压,回程,顶出,顶退,静止

[主缸无杆腔即A腔,杆腔为B 腔 顶出缸有杆腔C顶出无杆腔D]

1无快下:机械上四柱,横梁,防尘套调整不当过紧或螺栓调整不当

检查二级支撑阀,快排插件以及此组电磁阀

检查充液阀是否吸油正常

2无慢下:正常慢下时背压调在5~10兆帕,过高系统容易发热,B腔安全溢流阀调整在15兆帕,过小容易下滑,过高插件故障时容易憋压爆管

如BP1无压按以上方法排除,BP1有压,BP2无压需排除主缸上腔安全溢流阀无溢漏,

排除充液阀卡在张开状态由此泄漏,

BP1和BP2都有压力无慢下主缸上腔进油阀未正常打开给油.

3保压:主缸不保压一般四点 外部泄漏可观察 充液阀内泄检查 主缸串油到有杆腔,可持续加压打开有杆腔口看是否有有持续流出判断 插装阀单向阀泄漏 以上四点在不保压严重的情况比较容易排除泄漏缓慢时排除较为麻烦需仔细观察。

4泄压:正常泄压压力一般调整在3~5兆帕 时间2~3秒两者配合调整不当会出现异响,震动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等

当出现不能泄压时需注意 电信号得当 充液阀正常 低压系统和电磁阀

5回程 正常回程力也是以上所说的有杆腔安全溢流阀调整在15兆帕左右即可,

过大上限为开关失灵时B腔压力过大进而缸头冲撞过猛

5.1过小客服不了横梁自重使之不能回程,(此单元卡在张开状态不回程)

5.2主油缸内串由,于A腔大于B腔内串不但不能正常回程反而会出现压制动作

5.3进油方向阀未打开也会出现不回程,(BP1有压力,BP2无压力)

5.4充液阀未打开(BP2有压力且低于BP1)

6顶出和退回动作出现问题时参照此上,注意电气信号,限位开关的正常 相应阀组单元正常工作,观察相应压力表进行判断。

备注:

活动横梁下滑时 注意管路的外漏,防止B腔油串入A腔,

系统上漏点较多 下B腔排油单元插件电磁阀先导溢流阀

B腔进油单元 插件 电磁阀 梭阀有二级支撑的先检查此处安全溢流阀(DBD)。

四:异响

除以上所说泄压不当外,还有机械的调整不当, 油泵吸油不足 ,进油口吸气,油泵与电机连接不同心,油泵质量问题, 管路过急 ,液压系统中阻尼脱落元件弹簧损坏 ,动作之间不正常交替或重叠交替造成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