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叶春竹 给各位分享画唐卡的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卡详细制作工艺?(唐卡详细制作工艺视频)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唐卡详细制作工艺?
唐卡的制作工艺(上) 许多年以来,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凭借着她独特而迷人的高原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一首藏族民歌这样唱道:“美丽的蓝天是松石的宝盆,灿烂的阳光是纯金的装饰。” 在这片散发着神秘与独特魅力的高原上,生活了千百年的藏族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的文明和无数的文化瑰宝。现在您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幅幅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图画便是我们今天要像您介绍的藏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唐卡。 唐卡是藏文译音,意思为可以卷起来的,它是画在棉布上的一种布画.由于两端穿有木轴,因此也被称为卷轴画。它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唐卡构图严谨,笔法精细,着色浓艳,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属于笔彩的画法。同时,唐卡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彩绘唐卡、印刷唐卡以及刺绣唐卡等等。 唐卡题材广泛,无所不含,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它的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历史故事、宗教教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布局等等,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无以记数的大小唐卡,为藏学研究的诸多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随着文化的发展,如今,唐卡画已经摘掉了它神秘的面纱,从寺庙中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唐卡的绘画手法和艺术形式来进行装饰的家具或建筑比比皆是,特别是时下旅游经济异常火暴,唐卡也成为了许多游客与收藏家们争相购买与收藏的艺术珍品。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唐卡中最具代表性的彩绘唐卡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唐卡的制作工艺。 一、 制作唐卡的主要原料、工具及用途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初步了解了唐卡之后,我们首先向您介绍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工具及主要原料。 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 画布 画布是唐卡绘画的载体,一般选择白色或*白色的棉布作为画布。 矿石粉 将矿石粉、牛胶和水混合后刷在画布上,可以提高画布的着色能力。 矿物颜料 矿物颜料是在矿石中提取出的彩色颜料,比较珍贵,目前大部分需要从印度进口,它是绘制唐卡的主要颜料。 牛胶 牛胶是用牛皮熬制出的一种胶体,用水溶解后具有一定粘性,为画布刷浆、制笔以及调制颜料的过程中都会用到它。 狼毫 狼毫通常指黄鼠狼尾巴上的粗毛,它软硬适度、质感挺拔是制作唐卡画笔的最佳原料。 制作唐卡所需要的主要工具有: 画框 唐卡的画布要先缝制在画框上才能进行绘画。画框一般由两长两短四根木棒组合而成,长短要根据画布的大小来定。 打磨石 打磨石选用普通的鹅卵石就可以,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它主要是在画布刷好浆后用来打磨布面。 打磨板 打磨板是在打磨画布时垫在画布下面起支撑作用的一块木版。 针线 针线是用来将画布缝制在画框上。 碳笔 碳笔主要是用来打草图。 毛笔 毛笔主要是用来勾勒线条、上色或晕染。 制笔模具 制笔模具用来制作绘画唐卡所需要的毛笔。 老鹰羽毛 老鹰羽毛在绘画过程中充当着橡皮的角色,在打草图的时候如果是画错,就要用老鹰羽毛在画布上轻轻刮擦,直到将碳笔痕迹刮掉。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较柔软的一侧羽毛用来刮擦碳笔痕迹轻的地方,较坚硬的一侧羽毛用来刮擦碳笔痕迹重的地方。 手垫儿 手垫儿正面为动物毛,背面有一个圆环。使用时将小拇指套在圆环内将手垫儿垫在掌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手掌蹭到颜料而污染画面。 圆规 圆规主要是用来在画布上确定所要绘画唐卡的尺寸以及在打草图时用来保持所绘中心人物各部位的比例关系。 弹线尺 弹线尺主要是在打草图之前用来画出定位线。使用时将弹线尺上装有画粉的粉包从线上滑过,这样线上就会沾上画粉,然后将线从起始点和终结点固定住,轻轻拉起在画布上一弹,就会显现出一条印记。 二、 制作唐卡前的准备工作 在了解了制作唐卡所需的工具和原料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制作唐卡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 选择画布 制作唐卡一般要选择白色或*白色的浅色棉布作为画布。画布要有少许弹性,不能过厚或过硬。选择画布时要认真检查画布表面是否有破损、污染或其他瑕疵,如果有要立即更换。画布的大小可根据所要绘制的唐卡的尺寸来进行选择。但是一般情况下都选择尺寸大一些的画布,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张画布上绘制几幅小尺寸的唐卡。 2、 组装画框 画框一般由两长两短四根木棒组合而成,木棒长短要根据画布的大小来定。其中两根较长的木棒两端要打出契口,两根较短的木棒两端要做成“品”字形,且要与契口大小吻合。将品字形一端分别插入契口中,这样,画框就组装完了。 3、 缝制画布 为了便于绘画,在画唐卡前都要将画布缝制在画框上。首先用针穿过画布的一角,用线在画框衔接的地方缠绕并打结,然后再用针穿过画布向上,使线缠绕在画框上后再向下穿过画布。重复这一动作,直到画布四周都已经缝制在画框上后,在画框衔接处再打结完成收尾,这样,画布就缝制好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画布一定要绷直绷紧。 4、 刷浆 为了提高画布的着色能力,要对画布进行刷浆。这时就要用到矿石粉和牛胶了。首先在牛胶中倒入少量清水,放在一边让它自行融化。再取一些矿石粉放在盆中倒入清水搅拌。搅拌过程中要将没有溶解的残渣滤掉。然后再倒入融化的牛胶继续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矿石粉、牛胶和水的用量要根据画布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水、矿石粉、牛胶的比例为3比2比1。以上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刷浆了。刷浆时用毛刷蘸取浆液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将画布两面全部刷完,同时要保证力道均匀,不可胡乱涂抹,尽量使浆液覆盖的薄厚程度统一。刷完一遍后一定要进行检查,颜色发浅或浆液厚薄不均匀的地方还要进行补刷,直到颜色与薄厚程度基本一致。再有就是要检查刷好的地方是否沾有刷毛,如果有要立即清除,以免以后影响唐卡的品质。 5、打磨画布刷好浆后就要对画布进行打磨。打磨分湿磨和干磨两部分,其中用来绘画的一面要进行湿磨,背面进行干磨。湿磨时首先将打磨板垫在画布下面,然后用洁净的毛刷在布面上刷上清水,最后用打磨石细细的进行打磨,当布面上的清水被磨成泥浆状,被打磨处变得细腻光滑为止。一处磨完后继续进行下一处,直到整张画面都被打磨完整后将画布反转,在背面进行干磨,干磨就是不用水,直接用打磨石在布面上进行打磨。干磨好的布面看起来光滑、平整,用手敲击会发出类似打鼓似的“咚咚”声。这样,一张画布就打磨完成了。 6、 制笔 由于唐卡笔法十分精细,因此有一些笔还是需要自己动手去制作。制笔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用剪刀在黄鼠狼尾巴上剪下一小撮毛,剪下毛的多少可根据自己需要来定,剪的多一点可以做一个笔尖粗一点的毛笔,相反,则可以做一个笔尖细一点的毛笔。刚剪下的毛中会含有一些绒毛,这些绒毛不适合作笔,我们可以拿一根竹签在这一小撮毛中来回滑动,将其绒毛刮掉。然后将剩余的一小撮硬毛放入制笔模具的圆孔中,轻轻震动模具,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插入模具的一端硬毛变的整齐。再将这一端轻轻蘸取少量溶解的牛胶,这样笔尖部分就做好了。然后取一根鸡或鹰的羽毛,在羽毛的根部剪下一节毛梗儿,长度应为刚才做好的笔尖长度的1/2左右。最后,将作好的笔尖插入到毛梗儿中,再将竹签的一端蘸取少量的牛胶也插入到毛梗儿中,用手指搓一下使它成为笔尖的形状,这样,一根唐卡画笔就算制作成功了。 7、 调配颜料 制作唐卡所使用的矿物质颜料一般呈块状或粉末状。使用前要先进行调制,调制颜料时在颜料中加入清水和融化的牛胶,颜料、清水、牛胶的比例一般为2比1比0.5,将颜料调制成粘稠状就可以使用了。矿物颜料与其他颜料一样也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混合来调制出不同的颜色。下面我们列出几种最常用的颜色的调配公式来供大家参考:(读法:6份淡红色与4份白色混合可得出粉红色)淡红6/10+白色4/10=粉红 桔红4/10+黄6/10=桔**桔红3/10+黄2/10+白5/10=淡桔红色 黄6/10+白4/10=淡**赭石6/10+黄2/10+白2/10=淡茶色 桔红2/10+朱红1/10+白7/10=肉色 三、 唐卡的绘制 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要开始绘制唐卡了。唐卡的绘制主要流程有画定位线、打草图、白描、上色、晕染、开眼、勾金线和点睛等八个部分。 1、 画定位线 画定位线前首先要确定唐卡的尺寸,如果所要绘画的唐卡的边线长度大于画布边线长度的1/2,就要在整块画布上画定位线,相反,如果所要绘画的唐卡的边线长度小于画布边线长度的1/2,那么就要将画布平均分成4份,在其中一份上进行绘画。画定位线时要首先画出中线,方法是,在画布的上沿处确定出中心点的位置并标记,然后将弹线尺的上端固定于中点处,弹线下端系一重物,使它自然垂直并固定,拉起弹线轻轻一弹,这时画布上所显现出的一条印记便是中线了。中线画好后再将弹线尺两端固定于画布的两个对角处,画出对角线,再按同样的方法画出另一条。这样,定位线就画好了。 2、 打草图 打草图就是用碳笔在画布上先描绘出一个底稿来,在这里有一个规定,绘画唐卡中的中心人物或佛像必须要先根据中心人物或佛像的比例关系画出比例格,其他部分可以自行安排,但一般都要保持对称。在这里我们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唐卡绘画中所特有的比例单位。唐卡绘画中有四大计算尺寸的名称,从大到小分别为:拓、缩、刚巴和乃。在实际绘画中,我们将所要绘制的中心人物或佛像的眼睛的宽度定为一缩,它与其他三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拓=12缩,1缩=4刚巴,1刚巴=2乃。换句话说,这四个单位并没有实际的大小,他们只是根据所要绘制的中心人物或佛像的大小自由放大或缩小,但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不变的。了解了比例关系后我们再以这幅释迦牟尼像为例,向大家简单介绍如何绘制头部和身体的比例格: 绘制头部比例格,首先打好顶线和中线,然后中线两边的脸宽各六缩,耳宽各两缩,共五条纵线。从顶线起宝顶两缩,顶髻四缩,发厚四缩,发迹至眉线四缩,眉线至眼上线一缩眼宽一缩,眼至鼻下线为两缩,鼻下线至下颌为四缩。从下颌线与中线交叉点往两边各留两缩,这两处和发际线与中线交叉的两边连接所出现的立三角形中得出两眼之间的距离、鼻头宽度和嘴的两角点。发际与中线交叉点到脸边线与鼻下线交叉点左右两点的连线得出眼外角位置,眉线和脸外线交叉点与立三角形下颌底线两边相连得出鼻和嘴的范围。 绘制佛身比例格,从中线向左右各画一拓缩宽的腋位线,再向外打四缩宽的肩内线,然后打二缩宽的肩外线,再打八缩宽膝外线,左右各四条垂直线。颈长四缩,胸长十二缩,胸至脐孔十二缩,小腹四缩,耻骨联合八缩,双脚盘压点四缩,再到膝底线四缩。 从肩线和肩内线左右交叉两点与中线和膝底线交叉点两边相连接形成一个倒立等边三角形,从中可得知胳肢窝与胸的宽度,又从肩内线和膝底线左右交叉两点与肩线和中线交叉点两边相接形成一个直立等边三角形,从中可得髋部的宽度。倒、直立两个三角形交叉的两点为腰的位置,从脐孔点到耻骨线与膝外线交叉左右两点相连所得的三角形中可知盘坐时的大腿位置。从耻骨线和肩内线交叉点与直立等边三角形的底部两角左右相连的交叉点为双脚盘压点。 按照以上的方式打好比例格后,就要用碳笔在比例格内绘制出中心人物以及一些装饰性辅助图案的草图。绘图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碳笔,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整体顺序进行绘制。我们现在所画的虽然是草图,但它可是一幅唐卡成败的基础,可大意不得,画草图时讲究的是笔锋流畅,线条饱满,布局对称,不能将人物画歪,或两边大小不一,这就要求绘画者绘画功底深厚并且经验丰富,何时起笔何时收笔都要心中有数。起笔果断,自然笔锋流畅,运笔自如,必然线条饱满。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绘画所使的用碳笔的笔尖不要过粗,下笔不要过重。画出的线条粗度在1~2毫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线条过粗或者过重都将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在本集节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制作唐卡所需要的工具、原料、准备工作以及唐卡画打草图的方法。之后还要经过白描、上色、晕染等数道工序,一幅精美的唐卡才能够绘制出来,那么这些工序又是怎样完成的,我们将在下集节目中为观众朋友们详细介绍。
画唐卡的人叫什么?
画唐卡的人叫一般称为画师或艺人,达到国家认可级别后则可称为“唐卡大师”。
画唐卡的人,一般称为唐卡画师,画师一般均称为艺人。画师达到专业级别,并被国家文化部门授予工艺美术大师及唐卡大师的,方可称为唐卡大师。
唐卡的摆放有何讲究
1、关于唐卡的摆放。各类唐卡在开过光的情况下都是不适宜摆放在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因为开光就是被加持,也就是说,唐卡就等于佛、菩萨。出于尊重,就不适宜摆放 在以上处所了。坛城类的唐卡适宜摆放在玄关处,可以更好的起到镇宅避邪祈福的作用。佛像类的唐卡比较适宜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处,观礼供奉易用。
2、关于唐卡的装裱。唐卡的装裱分为两种,一种是藏式装裱,一种是汉式装裱(装框)。藏式装裱类似国画中的卷轴装裱,将唐卡和布料缝合在一起,木条作为两轴。如果您 选用了此种方式,建议您以后不要把唐卡拆除装裱进行其他样式的再装裱。因为若是拆除,那么在唐卡的四周会留下**。汉式装裱是和装饰画一样的,用卡纸(一般须在两层以 上)隔开唐卡和玻璃的空隙,装在木框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在您选用木框的时候,建议您选用质量较好的材质,以免木框的变型对唐卡有影响。藏式装裱据我所知内地是没有的 ,需要在藏区进行装裱。一般来讲,藏式装裱适合北方,因为北方天气干燥,而南方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对唐卡的长期保存有些不利。所以请唐卡在北方的朋友可以按照个人的 喜好来选用装裱方式,而请唐卡在南方的朋友,建议您最好选用汉式装裱。
3、关于唐卡的清洁。由于唐卡是矿石粉沾胶绘制而成的,所以唐卡很怕沾水。在清洁唐卡的时候建议您选用柔软的干毛巾,轻拭唐卡即可。藏式装裱的唐卡每月一次,汉式装 裱(装框)的唐卡一年一次就可以了,不必天天进行清洁。
唐卡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1、、固定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3、上胶和打磨: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4、矫正画布:正其经纬。
5、打线:画出主要的定位线。
6、勾草图: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
7、上色: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
8、勾线: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
9、开脸:开眉眼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足指甲等,是唐卡绘制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
扩展资料
1、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2、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也有以下五种:
绣像“国唐”:用各种不同的丝线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
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丝贴“国唐”:将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
手织“国唐”:用丝线经手编织而成的唐卡。
版印“国唐”: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然也用铜版或铁版。
3、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
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版印“止唐”:这种唐卡的制作方法与制作版印“国唐”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贡唐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卡
什么是唐卡?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进行描绘,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朱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历经百年仍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生动地描绘了宗教文化,使其中的各种形象栩栩如生。目前,“百度网盘朝云数字藏品平台”就推出了唐卡数字藏品,制作精美,种类丰富,有护国佑民的广目天王和白伞盖佛母数字藏品,还有彰显圆满智慧的时轮金刚和忿怒金刚数字藏品等等,9月14日中午12点开始发售,全球限量1000份,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打开百度网盘APP,点击“我的”——“更多服务”——“数字藏品”,就能进入该平台的数字藏品商城。
唐卡如何鉴定??
收藏唐卡还有两大难点:一是判断真假,二是判断新旧。 鉴别真假唐卡主要从题材、内容、制作工艺、材料、画工等方面进行判断。大部分唐卡都挂在寺庙或家中,常年有香火熏染,形成自然的陈旧色,用干羊毛排笔或干棉球拂扫轻拭表面上的灰尘可见到颜色沉着自然,色泽均匀;而造旧的唐卡也采取烟熏、烟土涂抹造旧,但手感粗糙干涩,陈旧色不自然,色泽也不均匀。 其次是颜料的渗入度,旧唐卡可把颜料“吃”进去,而造旧的唐卡明显可看出颜料还只是“浮于表面”;旧唐卡的摩擦、折痕、剥落、腐蚀都非常自然,整体和谐,而用酸碱等化学物质处理过的造旧唐卡明显生硬;旧唐卡的边角一般可能有破损、虫叮鼠咬,还可能有微小的虫卵。 至于画工方面,19世纪以前的唐卡风格朴素简单,而且由于颜料是纯天然矿物质,所以颜色强烈、厚重、生硬,色彩也不太丰富,多为红色、蓝色、黑色、金色、银色(即白色),人物的面部颜色偏黑(高原色);而19世纪以后受到**渲染、烘托、勾勒的影响,多使用晕染和24次明暗渲染等手法。当代也多用植物提取颜料,比较柔、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