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夏侯一国 给各位分享陕西自然风光地区特征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详细介绍一下天津的地理位置(天津的地理区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详细介绍一下天津的地理位置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北南长189千米,西东宽117千米。

详细介绍一下天津的地理位置

陆界长1137千米,海岸线长153千米。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扩展资料生物资源:

天津地区植被大致可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农田种植植物等11种。

地热资源:

天津地区地热资源属于非火山沉积盆地中、低温热水型地热。水温多为30℃至90℃,具有埋藏浅、水质好的特点,已发现的10个具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面积2434平方千米,热水总储藏量达1103.6亿立方米,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

陕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陕西省 按地理方位划分 属于 西北地区 ,位于第二阶梯,北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坡,南部有关中平原,渭河谷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比较少,晴朗天气居多。
陕西省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景点以文化古迹为主,而省会城市西安则是我国的著名古都,现在则是西北五省最大的综合经济中心。关中八景很是著名,西安东区临潼有声势浩大的秦兵马俑,北部延安为著名红色旅游圣地,西线则有法门寺,太白山等著名旅游资源。总的来说,陕西的旅游景点门类丰富,特别是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游客,是一个很值得旅游与学习的地方!

简述陕西省北部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气候比较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地理环境.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历史文化.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风土人情.自2006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起,到2009年,是第四次全球华**聚会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使全球华人聚首黄帝故里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全球华人唱响了“同一首歌”.

郑州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上古时期的历史遗迹,而以黄河游览区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也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关中自然环境的特点500字

如果问大家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珍贵,可能有的人会说当然是黄金和钻石最珍贵,当然黄金和钻石当然很珍贵,但是我觉得美丽的大自然会更加珍贵,应为大自然有一年四季,在一年四季中花草树木会变化,所有景物都随之而变。不信就看着吧!
  春天,万物复苏,小河正敲打着鼓呢!它们叮叮咚咚的流着,因为河流哥哥正向远方奔腾呢;小草弟弟从大地里探出小脑袋来呢,他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看着那虽然干枯的大树又长高张粗,心里还十分不服呢;大树哥哥并没有干枯死掉,他现在又长出了新的叶子,大树哥哥又开始了他一个新的开始;几株野花也开了;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美丽极了!
  在炎热的夏天,大树哥哥的枝叶也越来越茂盛成为一个茂盛的大树,小草弟弟看见大树哥哥长得那么大也不甘示弱,努力的长大,小朋友在草地里玩累的就到树荫下去乘凉。处处在炎热里欢笑。
  秋天处处金灿灿的一片:稻子金灿灿的,果实金灿灿的挂在树梢,农民伯伯脸上也是金灿灿的笑容。菊花在路边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在林子里,一片片树叶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美丽极了!
  冬天,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可是也不寂寞,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可快乐了。
  大自然很美,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东亚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资源

亚洲东部,除我国外,从东到西,还有日本、朝鲜和蒙古三个国家。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日本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隔海与我国、朝鲜、苏联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 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区,占日本面积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平原。本州东南部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着许多活火山,号称“圣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日本多地震海啸。
日本矿产贫乏,只有硫磺储量较多,但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不多,地狭人稠。

(二)海洋性季风气候 岛国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调节。日本与亚洲**相比,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十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各地为小,降水则较多。盛行东南风的夏季,太平洋一侧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风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纷飞。6—7月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

(三)发达的资本**经济 日本是发达的资本**国
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的特点是现代化程 度高,对外依赖性大,分布偏于“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则需要出口。京滨区(东京—横滨)、阪神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临海工业区。近年来,电子等新兴工业,因原料和成品都较轻便易运,但需要洁净的环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扩展的趋势,并把九州岛建立为“硅岛”,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渔业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东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是重要港口和重工业中心,第三大城市。

二、朝鲜
朝鲜是与我国唇齿相依的邻邦,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我国相望。东北角与苏联接界。东南以朝鲜海峡与日本为邻。东、西两侧濒临日本海和黄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告终。但朝鲜北部和南部未获统一,广大朝鲜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祖国。

(一)朝鲜自然概况 朝鲜半岛的3/4是山地和高原。地势从北部和东部向南和向西倾斜,平原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朝鲜的温带、**带季风气候,具有从海洋性向**性过渡的性质。降水较为丰富,水资源充足。森林广布,北部高原和东部山脉等地的林地,占半岛面积的3/4。黄海沿岸各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等,盛产苹果和人参。朝鲜矿产丰富,菱镁矿、钨、石墨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煤、铁、金矿也不少,北部高原山区,是矿产的主要基地。
(二)重工业较发达的朝鲜北部 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机械、化学、纺织等。大同江下游地区和东北部沿海各港口城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壤是朝鲜****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

(三)发展较快的朝鲜南部 近二十多年来,朝鲜南部发展较快,石油化工、机械、造船、电子等部门产值在工业中已占有较**重。汉城是朝鲜南部最大的城市。

三、蒙古
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高原国,位于中、苏两国之间,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170多万。地广人稀。
蒙古位于蒙古高原的北半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势较高,东南部较为平坦,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性气候,夏短而热,冬长而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和北部的一些山地有森林,东南部为戈壁,(粗砂和砾石)。全境草原广阔,畜牧业是蒙古的经济命脉,主要畜种为羊、马、骆驼等。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北部色楞格河一带有麦田,是主要的耕作区。
首都乌兰巴托,是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毛纺、皮革等工业较发达,有铁路通中、苏两国。

指亚洲东部,从地理上看,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这些国家都可以理解为是东亚国家,他们中有的就是完全东亚国家,有的有一部分领土延伸至东亚,所以在地区意义上东亚可以分为六个国家所有,所以我们只要理顺这些国家的关系,那么东亚的区域合作甚至经济一体化就能被提上日程。在这里最有争议的所谓东亚国家,可能就是**,但考虑到**的领土有很大一部分延伸至东亚区域,所以抛开他来谈也是不合适的,起码在能源上**的远东地区就可以成为东亚经济强劲的推动力,还有广博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工农商三业潜力,所以**被排上东亚国家也是种无奈,是本人的无奈。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多。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