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楚求刚 给各位分享西北地区什么特点干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列表归纳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列表归纳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温带**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河流和湖泊:以内流河、内陆湖为主,河湖较少,水量较少,季节变化明显;
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西部植被很少,有大面积沙漠;
土壤:以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为主,土壤发育较差。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列表归纳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1、 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
2、地面多沙质沉积物,风沙剱害严重.
3、地表径流少,河流欠发育
4、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5、冬季吹干燥的西北风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4—5题。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小题2:为了为改善西部环境,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小题1:B
小题1:C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故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也应从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角度分析,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能分析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维。
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在分析成因时用到的知识主要就是气压带和风带,要先了解其主要特点再看下面的内容会事半功倍。
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南北纬10度之间。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处于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暖热,干湿季节明显。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东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注意这是较特殊一种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在**东岸才有季风气候;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天刮来自**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南北回归线显的干湿季节。
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30度之间**西部和内陆。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终年干旱少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要注意一下。
5、**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25度——35度之间**的东岸。这也是特殊的气候类型:只有**东岸才有;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
6、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40度之间**的西岸。注意:只有**西岸才有;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7、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气候类型,主要北纬35度——50度之间的东部。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的结果,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热而多雨。
8、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西部。注意:只有**西岸才有;终年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
9、温带**气候,主要是内陆地区。终年受海洋影响小的缘故。
10、亚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都是因为纬度高的缘故,冬季漫长而寒冷。
11、高山和高原气候,气温对高度增减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照强,风力大。
总之,第一,热带有四种气候类型,**带有两种,温带有三种,其他的自己看书就行了。第二,**西部才有的类型有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及成因

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什么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干旱少雨,荒漠植被为主,

西北地区大**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包括***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西北部。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西北地区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扩展资料: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西北地区大部属中温带和暖温带**性气候,局部属于高寒气候。吐鲁番盆地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区。托克逊为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腹地,除秦岭以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属**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

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

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原因主要有两个:
(1)海陆位置:身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群山环抱,南部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受地形影响,水汽被阻隔难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