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赵灿露 给各位分享室内水质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生活用水标准是什么?(生活用水标准值是多少)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活用水标准是什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随着经济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越来越引起**和广大居民的关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卫生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该规范共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水质指标共96项,常规检测项目3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2项,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比,增加和修改了某些指标,加强了对有机污染的监测,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指标限值更加严格。基本上是一个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通过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宣传贯彻,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
 今后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公告,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规范,随时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更贴近群众的生活,在保护人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家标准饮用水,值是多少

生活用水标准是什么?

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扩展资料: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微生物”。

1.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2.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4.菌落总数(CFU/mL) 100。

二、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氯消毒时,mg/L) 0.7。

三、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1类2类3类水质标准是什么

1、1类2类3类水质标准是: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2、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法令,是判断水质是否适用的尺度,是水质规划的目标和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对于不同用途的水质,有不同的要求,从而根据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经济水平、损益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水质标准。

3、目前中国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水污染排放标准”等等,使水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拓展资料:目前我国的水质标准以水化学和物理指标为主,体系尚需完善,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尚需努力。现行的水质标准是根据不同水域及其使用功能分别制定的,某些水质标准与WHO水质准则和美国水质标准或基准限值不仅在指标项目方面有所区别,而且在指标限值方面也有差异。

我国的水质标准值比世界卫生组织或美国环境保护局给出的标准或基准限值更为严格,且我国现行标准增加了较多国外基准表中没有给出推荐值的污染物项目,例如,优先控制污染物金属银,非优先控制污染物金属铝,有机农药类污染物包括对硫磷、马拉硫磷和内吸磷,以及消毒副产物氯化物。

水质标准—百度百科

什么叫水质指标?它分为哪三类

一、物理性指标

1、感官物理性指标

感官物理性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浑浊度、透明度等。

2、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

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总固体、悬浮性固体、固定性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

二、化学性水质指标

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有pH值、硬度、碱度、各种离子、一般有机物质等。

三、生物学水质指标

生物学水质指标一般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等。

扩展资料

养殖水质好的标准是“肥、活、嫩、爽”,这四个字与水体藻类指标相关:

(1)“肥”指水色浓,藻类数量高,透明度在25~40cm,浮游植物浓度20~50mg/L。

(2)“活”指藻类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质循环良好。水色和透明度经常有变化,包括日变化和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就是所谓的“早青晚绿”、“早红晚绿”等,周期性变化指水色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重复性。

(3)“嫩”指水肥而不老,即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繁殖快,但细胞未老化,水色鲜嫩,易消化的浮游藻类多。

(4)“爽”指水质清爽,水中悬浮或溶解有机物较少,清爽不粘,水面无漂浮油污,无泡沫,无蓝藻、*甲藻等形成的水华,无浑浊感。

调水的目的是调节水中的藻相和菌相,使水体达到藻相平衡、菌相平衡,本质是为了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藻相平衡指养殖水体中藻类的数量及藻类种类的比例,不同藻类都有且有益藻类占多数,主要反映指标为透明度和水色 。养殖水体藻类光合作用产氧旺盛,而且一部分作为鱼的食物易于消化,藻类不能形成水华。

菌相平衡指的有益菌类,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等对养殖水体有益的菌类占据优势菌群,厌氧菌等致病菌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质指标

水质检测指标有哪些

水质检测指标有以下几种: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剂**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 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9)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 常居菌 ,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其中一类, 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 E***li )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但当它们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进入到机体其他部位时,能引起感染发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简而言之,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