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宋冰空 给各位分享明朝的湖广指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里的“广”,是不是指一个地方?(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谁大)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里的“广”,是不是指一个地方?
大清王朝地方行政官吏最高职务为“总督”,其全称通常为“总督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从其全称可以看出,总督对其所管辖地区行政、民生以及军务有全权之责。
有清一朝,地方总督共九处,每处设一人职,共有九人。
这九位总督所辖省份数目并非一致,有一至三省之不同,同时更也以辖区重要程度不同而区分地位的高低。如直隶总督,虽然仅督辖直隶一省,但因直隶乃畿辅之地,重要程度绝非他省可比。
尤其是到了晚清,更是兼职北洋大臣,因此直隶总督也成为了总督之首。
上图_ 前往总督衙门的清朝官员
由于总督全称冗长,因此对其都以简称称之,也就是以所督辖省份(简称)冠以总督之前而名之,如上文举例的直隶总督。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大部分的总督以这种简称便可知其所督辖省份,但是个别总督的名称就会令我们对其所督辖区产生混淆,甚至是搞不清楚。
如湖广总督所督辖区域究竟为哪几个省份?同时还有一个两广总督,这与湖广总督的“广”又是不是一个地方呢?倘若不是又各指何处?
想要解答问题,我们先得搞清楚这湖广总督的督辖范围。
湖广总督,全称“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顾名思义,湖广总督所督辖区域为湖北与湖南两省,似乎与“广”并没有关系,这个“广”从何而来呢?
上图_ 元代分省图
实际上“湖广”是一个地名。
大元王朝统治中原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个“行中书省”,乃国家一级行政单位,其中“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乃其中之一。
元朝时期湖广行省辖境区域十分广阔,包含了现今的湖南、湖北大部分,广西、海南全境以及贵州、广东一部分,治所(首府)设在武昌。
其名“湖广”也因地而来,两宋统治时期,行省级以“路”为称,以洞庭湖为界,分为“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与“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广西地区所属行政区域为“广南西路”(广东地区所属行政区域为“广南东路”),故此而名之。因此在元朝时期,“湖广”中的“广”确与广西有关。
上图_ 明朝 湖广布政司
大明王朝统治初期,“湖广”这一行政区域依然存在,并设有“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湖广藩司)”,地位等同于元朝的“行中书省”。
但是明朝并没有完全沿袭元朝行中书省的行政区域,就“湖广”而言,其辖区照比元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广西等地已经脱离“湖广”而单独成为行省,而今湖北与湖南全境并在一起成为一个“藩司”,仅沿用元朝“湖广”名称而已。也就是说,
明朝时期,“湖广”的“广”已经与广西无关(与广东就更没有瓜葛了)。
大清王朝建立之后,在沿袭明朝藩司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对明朝的两个藩司之辖区进行了大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分割,一个是南直隶和西北腹地湖广。为什么清王朝会重点对这两个地区下手呢?这两个地方有两个共同之处:一个是富饶;另一个是明王朝帝王的龙兴之地。显然后者被清王朝统治者所忌惮。
古代称中原 是指现在的哪些地区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主要指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是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在西晋以前都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1、中原狭义指的是
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中州”“中土”“华夏”“神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原地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起到最主要决定性作用。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上下5000年来,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
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2、中原广义指的是
黄河中下游流域以河南为中心与重心向河南临近省份渗透形成的,自古以来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当前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主导地域和未来中国发展的看好地带。
目前,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以河南郑州为中心,以河南洛阳为副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巩义、新密、禹州、新郑、偃师、荥阳、登封、舞钢、汝州、辉县、卫辉、沁阳、孟州、长葛等23个河南城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
扩展资料
中原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中原文化以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
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中国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原文化
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 ) A.湖南和广
C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除了满足本地粮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徽州等地。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