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白迎寒 给各位分享中国地区时间是什么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总共有跨越了多少个时区(中国总共有跨越了多少个时区和时间)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总共有跨越了多少个时区
5个时区,自西向东分别是:东五区(**经线东经75度),东六区(**经线东经90度),东七区(**经线东经105度),东八区(**经线东经120度),东九区(**经线东经135度)。
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中华**时期中国**共分五个时区: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子午线。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子午线。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子午线。
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子午线。
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子午线。
扩展资料
中国首都北京位于东八区,东八区的标准时就是中国的标准时间。但中国的授时中心却建在陕西渭北。北京时间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的**钟确定,其误差率每30万年小于1秒。授时中心以BPM短波和BPL长波发出标准信号,各地的专用授时单位和广播电视系统以此为基准,校正自己的时钟后再公开向社会发布时间信息。
时区范围是**经线的度数向左右分别减加7.5度,即东西方向跨越15度,以东八区为例,其时区范围是东经112.5度至东经127.5度。用该地的经度除以15度,当余数小于7.5度时,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当余数大于7.5度时,商数加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如已知某地位于145度E,用145/15,商数为9,余数为10>7.5,商数加1即为该地的时区数,所以该地位于东10区。再假如某地位于65度W,用65/15,商数为4,余数为5< 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则该地位于西4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区
中国属于哪个时区?
什么是时区?中国时区是多少?
我们中国的时区是多少嗄?
我们中国的时区是东八区。
中国标准时间是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绍兴(东经120°)常州(东经119.95°)、泰兴(东经120.02°)、永康(东经120.02°) 这四个城市的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国家授时中心一致。
公元1902年,中国海关曾制定海岸时,以东经120度之时刻为标准。公元1912年,位于北京的**观象台将全国分为五个时区,**28年(1939年)3月9日中华**内政部召集标准时间会议,确认1912年划分之时区为中华**标准时区。分别为:
昆仑时区GMT+5.5 新疆西部与部分西藏
新藏时区 GMT+6新疆及西藏
陇蜀时区 GMT+7 中国中部
中原标准时区 GMT+8 中国海岸
长白时区 GMT+8.5 中国东北
1949年之后,中国将“中原标准时间”改称“北京时间”,并在全国(**、港澳、**)统一使用该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的时台选址
中国全境(**、港澳、**)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的新疆、西藏等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和邮政通讯费用优惠分界点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时,如中国电信的长途电话优惠时段,在新疆、西藏推迟两小时走。
而在新疆民间(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中间),使用UTC+6的情况更为普遍。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与少儿频道使用北京时间,维语频道与哈语频道使用新疆时间。
我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而后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台发播。然而上海偏居东南一隅,发播信号无法覆盖全国范围,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因此,在1955年,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将在内陆筹建一个能覆盖全国、精度达到毫秒量级的授时台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初步将台址选在了甘肃兰州市,但是由于和当时的苏联专家意见相左,建台计划暂时搁置。
196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重提建设授时台计划,科学院再次派专家赴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勘址,并将台址预选在陕西杨陵。1966年授时台台址最终确定在陕西蒲城县,并以“326工程”为代号开工建设短波授时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标准时间
中国有几个时区?分别是哪几个?
中国横跨5个时区,分别是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为了统一时间,都执行东八区,北京时间。【摘要】
中国有几个时区?分别是哪几个?【提问】
中国横跨5个时区,分别是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为了统一时间,都执行东八区,北京时间。【回答】
中国的时区是多少GMT+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个中国定立了统一的GMT+8时区,称为北京时间(或称作中国标准时间)
中国属于全世界24时区的哪一个
中国属于全世界24时区的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
24个时区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它们是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地理时区
中国时区横跨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等五个地理时区.每十五度一个时区,相差8小时,中华**宪法列明中国地域之广,有必要分为五个时区,是为昆仑时区、回藏时区、陇蜀时区、中原时区、以及长白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所有区域使用的标准时间均为东八区(UTC+8)时间,比协调世界时或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快8小时.中国**的时间标准被称为北京时间;**的时间标准称为**时间、中原标准时间或国家标准时间,亦称为台北时间;香港的时间标准称作香港时间;**的时间标准称作**标准时间[3]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我国跨五个时区,但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
拓展资料
24时区是指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总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许多不便。百度百科-24时区
中国现在正确的时间
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标准时间为东八区区时(GMT+8)。**称为北京时间,香港称为香港时间,**称为台北时间。
中国的时区,是从五个统一到一个
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从东五区到东九区横跨五个时区。在**时期,中国也划分了五个时区。1918年,**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长白时区(GMT+8:30)、中原时区(GMT+8)、陇蜀时区(GMT+7)、回藏时区(GMT+6)以及昆仑时间(GMT+5:30)。
1938年,内政部对20年前的方案有所调整,不过还是分为五个时区,并决定在193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是,内政部同时决定在抗战期间,全国一律暂用同一时刻,以陇蜀时区为标准时。抗战胜利后,内政部又对五时区方案有所调整,并将回藏时区更名为新藏时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单一时区制,以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标准时。中国的五时区划分制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区外,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西藏地区在**改革后也基本使用北京时间。显然,这种统一,会让人们对“大一统”的印象更加深刻,深入日常生活,也更加有利于各个省份、自治区的**经济融合。
当然,虽然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作息,以避免遵照同一个标准的不便。比如东北地区的很多人在5点左右就会吃晚饭,9点左右就准备入睡;而青海的小伙伴们可能到晚上8点才开始吃饭。
在中国,时间问题上只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例外。新疆自治区革委会办公厅在1977年向全区发出通知:全区工作、开会等一切作息只用乌鲁木齐时间(GMT+6)。九年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决定,从1986年2月1日起,全疆使用乌鲁木齐时间,凡必须使用北京时间的单位,在行文时要说明是北京时间。
直到现在,新疆仍然会使用当地的乌鲁木齐时间。新疆广播电视节目报上的新疆地方台节目用乌鲁木齐时间列出,**台节目会特别注明是北京时间。而学校上课和**办公一般使用乌鲁木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