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万采武 给各位分享青南地区是指哪些地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青藏高原青南地区和干南地区在哪个具体位置(青藏高原南面是什么高原)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青藏高原青南地区和干南地区在哪个具**置
青南地区是青海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一级区。位于青海南部,包括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间整个地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多。绝大部分地面海拔在4000—5000米以上。西部和北部地面较平缓、完整,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因河流切割多高山峡谷。
甘南地区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境内草原广阔。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无霜期短,日照时间时长,是典型的**性气候。因行政区域在甘肃省南部,并以藏族为主体自治民族而得此名。
青海湖流域附近主要以什么植被为主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四大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分别包含着哪些省?
南方地区:江苏(大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海南,香港,**,**。北方地区:江苏北部,山东,河南大部,山西,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地区:陕西,新疆,***,宁夏。青藏地区:西藏,青海,四川西部,新疆南部边缘,甘肃西南部。 要是城市的话实在是太多了……就给你列举一些主要城市。南方地区主要城市:南京,苏州,杭州,义乌,上海,厦门,福州,广州,桂林,昆明,成都,重庆,武汉,合肥,长沙,贵阳,南昌,海口,港澳台。北方地区主要城市:济南,青岛,郑州,洛阳,太原,北京,石家庄,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西北地区:西安,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青藏地区:拉萨,西宁。 END。全部是自己归纳的。
我国北方、南方、西北、西藏四大地区包括的省有哪些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等国相邻。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界线和划分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理和气象学上的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而民间则一般将长江作为南北方的分界。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青、藏、川、滇、 鄂、 湘、赣、皖、苏、沪分别是哪个省和市的简称
青——青海省;藏——西藏;川——四川省;滇——云南省;鄂——湖北省;
赣——江西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沪——上海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扩展资料
中国各省的简称是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众多省份简称中,还保留先秦时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两个:冀和豫。从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继承中原文化正统,优势得天独厚。不光如此,“豫”字,还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国地理气候大变迁。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个人看着大象。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也经常发现商朝贵族田猎捕象的信息。这说明,在商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
野象、犀牛等种群的存在,证明中原地区曾经长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气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到商朝这段时间。进入周初,气候发生显著变化,野象栖息的地域也整体南移到淮河流域。
金文中,粤字是由“雩”演化而来,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气流受阻,巫师祈求降雨。《诗经》里,粤常和“越”通用,含义也是一样。
在先秦文献中,中原文化对长江以南沿海部族,统称为“百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骆越、于越等。从简称上看,粤(通“越”)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和越文化有关的省份。
广东的“粤”起源于南越国,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权,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赵佗,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县。
在南越国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经完成了大范围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逃亡被捕者、入赘者和贾人进入百越。这批人口共有50万,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见,岭南人的经商血统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我国东北受什么影响青藏地区受什么影响
东北和青藏地区气温都是我国气温较低的地区。东北地区受纬度影响,纬度高,气温低;青藏地区受地势影响,地势高,气温低。
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跨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份是哪个省
A.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故不正确.
B.四川省跨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故不正确.
C.山西省位于北方地区.故不正确.
D.甘肃省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故正确.
故选:D.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各是什么?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区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
)为界
青藏地区鱼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横断山脉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