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雷义宇 给各位分享太仓边是什么海域地区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太仓历史有哪些?(太仓历史有哪些名人故居)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太仓历史有哪些?

  太仓,亦名娄东。她以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璀璨的文化,在素称“人间天堂”的江南享有“金太仓”的美誉。
  太仓地处我国的东海之滨,扬子江口。境内错综交织的河流,青黄相间的田野,温和湿润的气候,是孕育太仓古代文明的摇篮。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二、三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鱼稻文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楚君,在此屯粮置仓,供奉朝廷,这也许就是太仓地名的由来。
  西门街一角
  太仓为“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奠定这一基石的,当推元代。在元,太仓不仅设卫垒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防前哨,更为重要的是元统治者开发漕运,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拓展海上对外贸易的治国兴邦之策,加快了太仓农副产品、水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太仓在不到百年的短短时间内,成为了“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四方谓之天下第**头”的东南大港。随着经济的繁荣,人口的遽增,完成了从一滨海集镇到“朱门大宅,不可胜记,琳宫梵宇,列若鳞次”的港口城市的飞跃。而港口城市的形成,则为太仓种下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至明,永乐帝为扬威天下,敦睦友邦,先后七次派遣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出发,扬帆西洋,又为太仓积淀了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财富。地处江海之交的太仓,正是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冲撞,因此早在明代中叶,已形成了亦耕亦渔、亦工亦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孕育了义利兼顾、革新务实的人文精神。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太仓不仅是个“漕舟之津”、“商货之区”,还是人文荟萃之地。繁荣的经济,宽厚外向的民风,吸引了天下无数英才在这里汇集。明清时期,太仓的文化随经济的发展而显活跃,经祖籍或客居太仓的鸿儒先贤、仁人志士的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在经史理学、文坛艺苑、科技工艺等方面,涌现了数十名史有所载的著名人物。如胸怀雄才大略、忠心报效国家的祖孙宰相王锡爵、王掞;大思想家陆世仪;复社领袖张溥;抗倭名将熊桴、任环;吴中水利专家郏亶;才华横溢、独步文坛的王世贞;大诗人吴梅村;“明四家”之一的大画家仇英;执清朝画坛三百年牛耳的娄东画派开创者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昆曲的创始人、戏曲音乐学家魏良辅;博古通今、道德化人的经史学家毕沅、陈瑚;教育家陆宝忠、唐文治;****先驱俞剑华;还有巧夺天工、蜚声朝野的雕刻大师陆子冈,以及冶炼、制造、航海、地理、医学、园林等诸方面的名师大家。至今,在太仓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保留着他们不少珍贵的文物遗迹,流传着他们大量的趣闻轶事,绵延着他们留下的优秀传统。
  太仓港中远国际城
  太仓这块富庶之地,也历经战火,几遭摧残;这个优良之港,也数次开闭,几度兴衰。及至解放前夕,已是百业不举、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和人民**的领导下,太仓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尤其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郑和的探险精神和吴健雄的科学精神,取得了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精神文明与日俱长的辉煌成就。处于世纪之交的太仓人民正按照“科教兴市、以港兴市、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面向蔚蓝辽阔的海洋,面向精彩多姿的世界,向着建设社会**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太仓在哪里?

太仓历史有哪些?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22.90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38.4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4.44平方公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凡能进入长江口的船舶,无需候潮,可全天出入港口,长江口暗沙整治后,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直达港口。

太仓属北**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2002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平均偏高1.4℃,冬、春、秋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接近常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7.0℃,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数出现3天,比常年平均少一倍。年降水量1236.4毫米,比常年偏多15%;冬、夏季雨水正常,春季雨水偏多,秋季雨水偏少。梅雨正常,但梅雨期较短。对太仓有影响的台风有1次。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驻地城厢镇。全市辖7个镇、226个行政村、3908个村民小组、56个居民委员会。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 全市年末总人口44.93万人,农业人口26.49万人,非农业人口18.4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94‰,死亡率7.93‰,自然增长率-1.99‰。

太仓在哪里?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22.90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38.4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4.44平方公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面高程:东部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西部2.4米~3.8米。

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太仓市东部。口岸位于长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浏黑屋,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纬31°37′00",东经121°14′00"。口岸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距吴淞口仅13海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区范围内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是长江下游地区最佳港址之一。凡能进入长江口的船舶,无需候潮,可全天出入港口,长江口暗沙整治后,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直达港口。

太仓属北**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2002年,平均气温16.9℃,比常年平均偏高1.4℃,冬、春、秋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接近常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7.0℃,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数出现3天,比常年平均少一倍。年降水量1236.4毫米,比常年偏多15%;冬、夏季雨水正常,春季雨水偏多,秋季雨水偏少。梅雨正常,但梅雨期较短。对太仓有影响的台风有1次。

太仓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市人民**驻地城厢镇。全市辖7个镇、226个行政村、3908个村民小组、56个居民委员会。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 全市年末总人口44.93万人,农业人口26.49万人,非农业人口18.4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94‰,死亡率7.93‰,自然增长率-1.99‰。

太仓的地理位置特色

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太仓属于什么地方

太仓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介于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之间。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总面积809.93平方公里。太仓市属北**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截至2020年4月,太仓辖6个镇、1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市**驻娄东街道县府东街99号。截至2020年末,户籍人口51.0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