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耿九凡 给各位分享草果作用与功效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草果的功效与作用(草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味,增进食欲,是烹调作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草果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草果的功效:
①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
兼辟瘴解瘟。
②草果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③草果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④草果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草果的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2.抗炎、抗菌作用
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3. 其它 作用
小剂量香叶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大鼠口服香叶醇能抑制胃肠运动,小量口服有轻度利尿作用。香叶醇还有驱豚鼠蛔虫作用。
草果的常用偏方
①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②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济生方》清脾汤)
③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④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⑤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⑥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小孩,老人不宜吃草果。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作调味香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果实入药,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
药用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扩展资料:
食用禁忌:
1,草果对于一些气虚以及血亏的人是不适合食用的,尤其是体内无寒湿实邪者也要禁止食用,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2,草果对于由于火气大而引起的腹痛不适,以及暑气外侵而导致的滞下赤白,暑气热引起的不适均不宜食用草果。
3,草果对于气虚以及血虚的体质是不宜食用草果的,容易损害身体的正气,另外对于*虚火旺者也不可服草果,容易温燥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