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董安天 给各位分享排涝站设计要求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城市排涝标准是什么(城市排涝标准最新)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城市排涝标准是什么
第二节 防洪排涝工程
第171条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潮)标准:主城区近期100年一遇,远期200年一遇;其余片区近期50年一遇,远期100年一遇。山洪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防潮50年-100年一遇。排涝标准:近期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远期按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中顺大围),在遭遇5年一遇的外江水位,以及1994年以来4次洪涝灾害的外江最高水位中最高值作为外江设计水位,要求达到2天排干。
第172条 防洪(潮)堤
防洪(潮)堤走向尽量与现状堤防和沿江道路结合。在用地紧张、拆迁困难、无规划道路通过的地段,可采用防洪墙设防。堤顶高程要综合考虑防洪和城市景观要求,在保证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活岸线堤顶高程。
第173条 排涝方式
城市排涝采用自排方式,并通过新开、拓宽和清淤河道,拆除阻水建(构)筑物,新建、改扩建水闸,保留农田低地和城市水面等措施提高排涝标准。
城市排涝用什么样的水带更好,有什么硬性指标吗?
硬性指标恐怕就是身体和学历(英语水平)了(正常情况下)身高(cm)—100=体重(kg),自己按这个标准算算,上下幅度15%视力好像是C字表如果楼主和航空公司或者民航局有很强硬的人际关系,那以上都是浮云~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哪些要求
6.2.8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及混凝土试块验收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l混凝土试块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l)标准试块:每构筑物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工作班、每拌制100
m3混凝土为一个验收批,应留置一组.每组三块;当同一部位、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拌制200m2混凝土为一个验收批,应留置一组,每组三块;
2)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根据施工方案要求,按拆模、施加预应力和施工期间临时荷载等需要的数量留置;
3抗渗试块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l)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构筑物按底板、池壁和顶….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吗?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排污口污水排放标准通常被称为污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结合环境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水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允许排放量或限值。
扩展资料: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关规定:
1、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或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全国范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为:专门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专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废气的排放和污泥处置的排放与控制管理。
3、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4、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第1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根据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专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本标准实施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和污泥的排放不再执行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噪音控制仍执行国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求最新给排水设计规范
3 给 水
3.1 用水定额和水压
3.1.1 居住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用水量确定: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2 公共建筑用水量;
3 绿化用水量;
4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5 道路、广场用水量;
6 公用设施用水量;
7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8 消防用水量。
注: 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属正常用水量。
3.1.2 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和表 3.1.9 的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3.1.3 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按其使用性质、规模,采用表 3.1.10 中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3.1.4 居住小区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 1.0~3.O L/㎡ ? d 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公用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水景用水量按 3.9.17 、 3.9.18 、 3.11.2 条的规定确定。
3.1.5 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 2.0~3.OL/㎡ ? d 计算。
3.1.6 居住小区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现行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
3.1.7 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15% 计。
3.1.8 居住小区内的公用设施用水量,应由该设施的管理部门提供用水量,当无重大公用设施时,不另计用水量。
3.1.9 住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等因素,可按表 3.1.9 确定。
表 3.1.9 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住宅
类别 卫生器具设置标准 用水定额
(L/人?d) 小时变化
系数K
普
通
住
宅 Ⅰ 有大便器、洗涤盆 85~150 3.0~2.5
Ⅱ 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热水器和沐浴设备 130~300 2.8~2.3
Ⅲ 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集中热水供应(或家用热水机组)和沐浴设备 180~320 2.5~2.O
别墅 有大便器、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洒水
栓,家用热水机组和沐浴设备 200~350 2.3~1.8
注:l 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按当地规定执行。
2 别墅用水定额中含庭院绿化用水租汽车抹车用水。
3.1.10 集体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可按表 3.1.10 确定。
表 3.1.10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序
号 建筑物名称 单位 最高日生活
用水定额
(L) 使用
时数
(h) 小时变化系数K
1 单身职工宿舍、学生宿舍、招待所、培训中心、普通旅馆
设公用盥洗室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洗衣室
设单独卫生间、公用洗衣室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50~100
80~130
100~150
120~200
24
3.0~2.5
2 宾馆客房
旅客
员工
每床位每日
每人每日
250~400
80~100
24
2.5~2.0
3 医院住院部
设公用盥洗室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
设单独卫生间
医务人员
门诊部、诊疗所
疗养院、休养所住房部
每床位每日
每床位每日
每床位每日
每人每班
每病人每次
每床位每日
100~200
150~250
250~400
150~250
10~15
200~300
24
24
24
8
8~12
24
2.5~2.0
2.5~2.0
2.5~2.0
2.0~1.5
1.5~1.2
2.0~1.5
4
养老院、托老所
全托
日托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100~150
50~80
24
10
2.5~2.0
2.0
续表 3.1.10
序
号
建筑物名称 单位 最高日生活
用水定额
(L) 使用
时数
(h) 小时变化系数K
5
幼儿园、托儿所
有住宿
无住宿
每儿童每日
每儿童每日
50~100
30~50
24
10
3.0~2.5
2.0
6
公共浴室
淋浴
浴盆、淋浴
**浴(淋浴、按摩池)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100
120~150
150~200
12
12
12
2.0~1.5
7 理发室、美容院 每顾客每次 40~100 12 2.0~1.5
8 洗衣房 每kg干衣 40~80 8 1.5~1.2
9 餐饮业
中餐酒楼
快餐店、职工及学生食堂
酒吧、咖啡馆、茶座、卡拉OK房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每顾客每次
40~60
20~25
5~15
10~12
12~16
8~18
1.5~1.2
1.5~1.2
1.5~1.2
10 商场
员工及顾客 每㎡营业厅
面积每日
5~8
12
1.5~1.2
11 办公楼 每人每班 30~50 8~10 1.5~1.2
12 教学、实验楼
中小学校
高等院校
每学生每日
每学生每日
20~40
40~50
8~9
8~9
1.5~1.2
1.5~1.2
13 电影院、剧院 每观众每场 3~5 3 1.5~1.2
14 健身中心 每人每次 30~50 8~12 1.5~1.2
15
体育场(馆)
运动员淋浴
观众
每人每次
每人每场
30~40
3
—
4
3.0~2.0
1.2
16 会议厅 每座位每次 6~8 4 1.5~1.2
17 客运站旅客、展览中心观众 每人次 3~6 8~16 1.5~1.2
18 菜市场地面冲洗及保鲜用水 每㎡每日 10~20 8~10 2.5~2.0
19 停车库地面冲洗水 每㎡每次 2~3 6~8 1.0
注 :1 除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用水定额中含食堂用水,其它均不含食堂用水。
2 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 40~60L 。
3 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 空调用水应另计。
3.1.11 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供水延续时间、供水水压等,应根据现行有关消防规范执行。
3.1.12 工业企业建筑,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可取 30~50L/ 人?班;车间工人的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宜采用 30~50L/ 人?班;用水时间为 8h, 小时变化系数为 1.5~2.5 。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确定,一般可采用 40~60L/ 人?次,延续供水时间为 lh 。
3.1.13 汽车冲洗用水定额,应根据车辆用途、道路路面等级和沾污程度,以及采用的冲洗方式,可按表 3.1.13 确定。
表 3.1.13 汽车冲洗用水量定额 (L/ 辆?次 )
冲洗方式 软管冲洗 高压水*冲洗 循环用水冲洗 抹车
轿车 200~300 40~60 20~30 10~15
公共汽车
载重汽车 400~500 80~120 40~60 15~30
3.1.14 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应按表 3.1.14 确定。
表 3.1.14 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
连接管公称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
序
号
给水配件名称
额定流量
(L/S)
当量 连接管
公称
管径
(mm) 最低工
作压力
(MPa)
1 洗涤盆、拖布盆、盥洗槽
单阀水嘴
单阀水嘴
混合水嘴
0.15~0.20
0.30~0.40
0.15~0.20(0.14)
0.75~1.00
1.50~2.00
0.75~1.00(0.70)
15
20
15
0.050
2
洗脸盆
单阀水嘴
混合水嘴
0.15
0.15(0.10)
0.75
0.75(0.50)
15
15
0.050
3 洗手盆
感应水嘴
混合水嘴
0.10
0.15(0.10)
0.50
0.75(0.50)
15
15
0.050
4 浴盆
单阀水嘴
混合水嘴(含带淋浴转换器)
0.20
0.24(0.20)
1.00
1.20(1.00)
15
15
0.050
0.050~
0.070
续表 3.1.14
序
号
给水配件名称
额定流量
(L/S)
当量 连接管
公称
管径
(mm) 最低工
作压力
(MPa)
5 淋浴器
混合阀
0.15(0.10)
0.75(0.50)
15
0.050~0.100
6
大便器
冲洗水箱浮球阀
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0.10
1.20
0.50
0.50
15
25
0.020
0.100~0.150
7 小便器
手动或自动自闭式冲洗阀
自动冲洗水箱进水阀
0.10
0.10
0.50
0.50
15
15
0.050
0.020
8 小便槽穿孔冲洗管(每m长) 0.05 0.25 15~20 0.015
9 净身盆冲洗水嘴 0.10(0.07) 0.50(0.35) 15 0.050
10 医院倒便器 0.20 1.00 15 0.050
11 实验室化验水嘴(鹅颈)
单联
双联
三联
0.07
0.15
0.20
0.35
0.75
1.00
15
15
15
0.020
0.020
0.020
12 饮水器喷嘴 0.05 0.25 15 0.050
13 洒水栓 0.40
0.70 2.00
3.50 20
25 0.050~0.100
0.050~0.100
14 室内地面冲洗水嘴 0.20 1.00 15 0.050
15 家用洗衣机水嘴 0.20 1.00 15 0.050
注 :1 表中括弧内的数值系在有热水供应时,单独计算玲水或热水时使用。
2 当浴盆上附设淋浴器时,或混合水嘴有淋浴器转换开关时,其额定流量和当量只计水嘴,不计淋裕器。但水压应按淋浴器计。
3 家用燃气热水器,所需水压按产品要求和热水供应系统最不利配水点所需工作压力确定。
4 绿地的自动喷灌应按产品要求设计。
防震减灾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防震减灾规划应包括的内容是:
(1)准备好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
(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离;
(4)建立报警系统和实施通讯保障;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6)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重视、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多路探索,群防群测,专群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的要点。
三大体系建设组成了人类对付地震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部门首先要做好地震的监测预报。这个做好,不是说大部分或者是百分之百地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而是充分运用现有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监测预报的水平。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和前提。
第二道防线是震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在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难题的条件下,必须有对付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的措施,并作为经常性防范措施。这是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
工程性措施叫做工程抗震设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①对重大建筑物、构筑物、开发区建设要在立项前依法进行充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工程的选址和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②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一般工民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确保在6级左右地震条件下的安全。
③对国家划定监视防御区的老旧楼房,特别是人口**的公共场所,进行抗震性能的鉴定,不合格和不安全的要进行加固改造,使其能够具备法定的抗震能力。
各类建筑物只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抗震设计加固改造,就可以达到小震可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基本安全效果。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则是除专业部门的地震监测和工程建设以外的一些**和社会防御措施。主要是震害预防和应急对策。这是《防震减灾法》赋予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包括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各级组织、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模拟地震来临的应急演习训练等。
第三道防线是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通过前两道防线,仍然不可能解决防震减灾中的一切问题,而地震的发生又是短暂的几秒、十几秒时间。如果地震发生在夜晚,居室里的人又很多,加上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等许多不利因素,紧急救援问题是必须采取的第三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