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耿尘雁 给各位分享湖冰多久厚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贝加尔湖为什么结冰时间晚?(贝加尔湖为什么结冰时间偏晚)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贝加尔湖为什么结冰时间晚?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一年之中,尽管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但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促进了它们的发育生长。据水下自动测温计测定,冬季贝加尔湖的底部水温至少有-4.4℃,比湖的表面水温高。贝加尔湖可调节湖滨的**性气候。所以贝加尔湖结冰的时间比较晚。

冬天湖水结冰是从湖心结,还是从岸边结?

贝加尔湖为什么结冰时间晚?

是从岸上开始结的。因为岸边的水比较浅,相对湖心来说不易保持热量,再加之岸边的水不活跃,所以易凝固。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发信岸边的冰比较厚些,由此就可以证明了。

贝加尔湖的气候类型?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月~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一年之中,尽管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但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促进了它们的发育生长。据水下自动测温计测定,冬季贝加尔湖的底部水温至少有-4.4℃,比湖的表面水温高。贝加尔湖可调节湖滨的**性气候。

冰川湖为什么是蓝色的?

水是无色无味的。然而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偏离原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

南极冰层有多厚?

南极的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冰山的总体积约2800万立方千米,所以被称为“冰雪世界”;而在北极地区,冰川的分布面积要比南极小得多。冰层厚度一般约2~4米,冰川的总体积,不到南极的1/10。南极和北极纬度高低是一样的,都位于地球的两极,太阳照射的角度和时间长短也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南极的冰比北极的多呢?原来在南极地区是一块很大的陆地,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号称世界“第七**”,陆地储热能力差,夏季获得的太阳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而北极地区北冰洋占去了很大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水的热容量大,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然后慢慢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