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董以康 给各位分享高山地区都有什么地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原地区一般地貌有哪些(高原地区一般地貌有哪些类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高原地区一般地貌有哪些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较完整的大片高地.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原有青藏高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拉雅山以北,横断山以西,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公里.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甘肃、四川和新疆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纵横 交错的山脉分隔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谷.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为发展工业和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高原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分布广泛,冰川及冰缘地貌广泛发育,冰雪融水往往成为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马鬃山,南至祁连山和长城,东至大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高原坦荡开阔,地面起伏和缓,广大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高原形态比较明显的高原.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哀牢山以东,雪峰山以西,大娄山以南,广西北部山地以北的地区,高原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钭,平均海拔1000~2000米.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很广,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石林、石芽、峰林等地貌随处可见,尤其在南盘江北部最为典型.高原上有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民称为坝子,是主要耕作地区.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
简单地说: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具体: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山地按照高度可分为哪些级别?
名山泛指有较高知名度的山,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它有一定的地理位置、范围界限,有决定其成名的丰富的内涵,是经过历史筛选淘汰、约定俗成,为社会所公认的山。名山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给游人以雄、奇、险、秀、幽、旷等多种美感,又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是旅游观光、登山活动的场所,又是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普及知识的“户外博物馆”(见图5-1)其具有美学、科学、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价值,可供游人欣赏、游览
山地类型众多,按其高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等级别。中山和低山丘陵往往因环境宜人、风景秀丽而吸引游人,高山和部分极高山则是科学研究和登山旅游的理想场所
名山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它们的动人景致是大自然的恩赐,各自的特征都是绝无仅
名山
有、不可移置的。在山地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要进行开发模式的创新,找准创新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关联,避免过度开发,要保持其天然风貌,提升名山旅游形象,赋予名山更多、更新的文化内涵。
高原地区一般地貌有哪些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较完整的大片高地.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原有青藏高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拉雅山以北,横断山以西,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公里.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甘肃、四川和新疆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纵横 交错的山脉分隔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谷.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为发展工业和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高原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分布广泛,冰川及冰缘地貌广泛发育,冰雪融水往往成为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马鬃山,南至祁连山和长城,东至大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高原坦荡开阔,地面起伏和缓,广大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高原形态比较明显的高原.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哀牢山以东,雪峰山以西,大娄山以南,广西北部山地以北的地区,高原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钭,平均海拔1000~2000米.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很广,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石林、石芽、峰林等地貌随处可见,尤其在南盘江北部最为典型.高原上有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民称为坝子,是主要耕作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和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全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著名高原,有中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原和黄土高原,美国西部高原,南美玻利维亚高原和东非高原等。
分布 高山高原气候一般是指在大型高原和大型山地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点是海拔高而名之。它们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高原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等),帕米尔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东非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等。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垂直变化显著。在低纬度地区,自下而上有热带、**带、温带、亚寒带和永久积雪带,反映出完整的垂直气候带谱。高原高山气候的总体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特点 1、大气压力按指数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晴空条件下,无雪盖的高山白天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和夜间有效辐射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因坡向不同,阳坡和*坡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并因此影响气温和气流的分布。
2、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气温垂直递减率在一年中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山脉走向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产生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气候现象。
阳坡气温高,变化大,*坡气温低,变化小。山顶和山坡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小,而且有秋温高于春温的现象,山谷和山间盆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大,而且有春温高于秋温的现象。
3、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随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在一定高度以上的山地,由于气流中水汽含量减少,降水量又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的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高度。
坡向对降雨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雨量多于背风坡。特别是高大山脉两侧,雨量的巨大差异造成植被景观的很大变化。
什么是陡崖,山顶,山脊,鞍部?还有什么地形部位名称?都代表什么意思?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山顶就是一座山最高的地方,一般图里会有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另外你会发现山顶处等高线是封闭的圆圈.
鞍部:两山中间比较平缓的地方.(其实想想骆驼就知道了,凸起的两个点就是山顶,凹下的就是鞍部)
陡崖:也称断崖.近于垂直的山坡.(悬崖绝壁)在地形图上看就是N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也就是一条线上有很多短短打横的线的那里)
山谷: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 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在地形图上分辨山谷山脊的顶好方法:用尺子(一开始用后来熟了瞄一眼就知道了)放在凸起或凹下的等高线上的点上.发现点处等高线比两旁高的是山脊,比两旁低的是山谷
或
山顶: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里边的圆圈地势高,外边的地势低.
山谷:也是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有的是半圆,但它和山顶不同的是,里边的地势低,外边高.
山脊:它和半圆圈相套的山谷正好相反,里边的半圆圈地势高,外边的地势低.
山峰:就是一个小三角.
鞍部:就是两个靠的很近的山顶,看上去就像个奶罩.
陡崖:就是一个山顶从中间切去一半,那个切线就是陡崖.
我国有几大盆地,几大平原,几大高原,几大丘陵?
我国有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四大高原,三大丘陵。
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
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大致分可以分为**阶梯,第一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二级以山地地形为主,第**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第一级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玛拉雅山、横断山脉等。
第二级1000-2000米,高原、盆地为主。包括***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
第**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扩展资料: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以北以东的***、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第二阶梯由***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理